日本一家非盈利機構“日本弱勢男性中心”,本計劃在11月17日當天,租用大阪地鐵的一節車廂作為“男性專屬車廂”,來慶祝11月19日的國際男人節。
“日本弱勢男性中心”是專門支持日本社會中的弱勢男性群體的,在平時為需要幫助的“弱勢男人”提供一些生活保障金和搬家服務。據了解,他們支持日本設立“女性專屬車廂”,但是同時也希望有“男性專屬車廂”,從而保護男人被猥褻或者被誣告猥褻。
實際上,這項活動并不是第一次舉辦。在2022年的父親節和國際男人節、2023年的國際男人節都曾舉辦過,不過地點選擇的是東京。因為前幾次活動開展的很順利,所以“日本弱勢男性中心”的代表藤倉健就想把這個活動帶到更多的城市去,于是選擇了大阪。
但可能是由于這項活動過于“超前”,不太符合大阪的氛圍,所以大阪地鐵運營公司最終沒有和該組織合作。藤倉健代表還在網上發文批評地鐵運營公司,并且向所有期待這項活動的人致歉。
這個“國際男人節”又是什么呢?竟然有如此小眾的節日?
這一節日最早出現在1992年,但是在1999年才確定了具體日期,那為什么是11月19日呢?因為主張恢復男人節的Jerome Teelucksingh,他的生日在這天......他是一名醫生,呼吁大家多多關注男性的貢獻和心理健康問題。
但......女性的貢獻當然也需要關注。
如今,性別平等是全球關注的話題,在任何地方展開討論都會激起千層浪,甚至可以稱得上“敏感”。而絕對的平等不會存在,就像地鐵不會像廁所一樣分男女,社會的差異也會一直存在。不過互相尊重從來都是對話開展的大前提,大家的對話也是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其實大家放寬心,每天都能是屬于自己的節日,不再局限于男人節還是女人節。而在性別議題上,更是需要回歸理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