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都來自于國際新聞報道,請各位讀者自行甄別。
曾經的朝鮮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甚至已經半只腳踏進了發達國家行列,人均GDP僅次于日本,位列亞洲第二,
但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到新世紀初期,在這十年里,朝鮮內部爆發了一場較為嚴重的糧食危機。
在此期間,朝鮮有多達數十萬人因饑餓而亡,不僅有大量的農民,更還包括了一部分的軍工廠工人和基層官員。
經歷過朝鮮戰爭后,朝鮮這個國家為何能快速起飛呢?又是為何迅速跌下神壇,陷入了大饑荒之中?
要了解這點,我們還得仔細梳理一番。
先說說戰后的朝鮮為何能夠迅速起飛背后共有兩大功臣。
第一個功臣:中國。
在朝鮮戰爭中,朝鮮人民軍本來已經被美韓聯軍追趕到了鴨綠江邊。
若不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挺身相助的話,也許就沒有后來的朝鮮了。
因此,中國人民志愿軍絕對算得上朝鮮的大恩人。
在停戰初期,為了防止美韓聯軍有異動,仍有數十萬志愿軍駐扎在朝鮮境內。
在農忙時候,志愿軍戰士們幫助朝鮮人民種田、插秧、收割、脫粒。
還有修橋鋪路、建造學校等事情,志愿軍戰士們也做了不少。
不僅如此,盡管當時的中國的工業也是剛剛起步,但為了兄弟中國的革命友誼。
中國特地從東北地區運了一些工廠設備到朝鮮,幫助朝鮮建立了十多家加工廠。
第二個功臣:蘇聯。
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領頭羊、我們曾經的老大哥,在自身實力雄厚的同時,確實也給予了周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小的幫助。
可以說,朝鮮工業體系的建立,蘇聯是最大的功臣,也是對朝鮮的經濟發展幫助最大的國家。
不僅如此,蘇聯還把朝鮮納入了經濟互助組織,這是一個以蘇聯為主導、十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為成員的經貿組織。
在此體系下,朝鮮得以享受到了價格低廉的石油、化肥以及大量的免息貸款。
憑借以上這些物資條件,朝鮮成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在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能把多余的糧食賣到國際市場,賺取了不菲的外匯收入。
隨著經濟的提升,朝鮮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不僅超過了鄰居韓國,更成為了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富裕國家。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蘇聯和中國的大力幫助。
而朝鮮之所以產生糧食危機,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蘇聯的解體。
蘇聯解體后,經濟互助組織也自行宣告解散了。
這樣一來,朝鮮所享受到的廉價石油沒有了,便宜化肥沒有了,就連拖拉機上的零配件也沒了。
朝鮮的農業從機械化又回到了人工化,糧食大幅度減產。
第二:朝鮮本身適宜的耕地就很少。
朝鮮是一個多山的國家,百分之七十的國土都被山地所覆蓋,導致了朝鮮的耕地面積很少。
第三:洪澇災害。
在20世紀90年代,朝鮮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旱澇災害,導致了很多良田被沖毀,糧食大減產。
第四:干旱。
真是禍不單行,同樣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朝鮮還遇到了旱災,某些區域連續兩三個月沒下雨,導致了很多耕田顆粒無收。
正是因為以上四種原因,導致了朝鮮爆發了長達十年的饑荒。
當此事被國際社會得知后,中國、美國、韓國等紛紛獻出了愛心,捐贈了大量的物資,幫助朝鮮人民渡過難關。
又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朝鮮的農業生產已經逐步恢復了穩定的局面。
但仍然受限于化肥、機械等因素,導致了朝鮮每年的糧食生產量抵不上糧食消耗量。
朝鮮目前每年能生產400萬噸糧食,而要滿足全國人民的各種需求的話,得需要500萬噸糧食,缺口達100萬噸。
所以,朝鮮每年都得花費外匯資源從泰國等地購買大米,然后再優先供應給軍人,剩下的則分給平民老百姓。
在金正恩的治理下,朝鮮人民的生活已經比二十多年前好得太多了,住房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祝福他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