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當選總統后,特朗普按照約定任命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兩人主管即將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宣傳將通過該部門來實現自己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消滅“深層政府”的競選承諾。該部門實際上只是一個為總統和白宮提供削減政府規模和開支方面建議和規劃的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如何在新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提出的規劃和建議的實際作用和影響力如何,有待觀察。
2. “政府效率部”首先面對三座大山:該部門想要推動的改革,理論上依舊需要美國國會批準,否則特朗普和馬斯克需要另辟蹊徑,且面臨被法律訴訟的風險;馬斯克本人與其持有公司的特殊性可能為“政府效率部”帶來法律問題;“政府效率部”的預算、人員、工作安排等方面目前暫無定論。
3. “政府效率部”提出的“削減兩萬億政府開支”提議恐難以實現,民主黨、司法部都將成為預案決策過程中的阻力。特朗普和馬斯克無法過多干涉國會財政的決策過程。他們還面臨美國政治雷區3塊難啃的硬骨頭:老年保健醫療制度、醫療補助計劃和社保。如果特朗普無法真正撼動聯邦政府的支出體系,國家財政赤字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
作者丨旅美觀察學者 王浩嵐
編輯丨宋東澤 莊雯蔚
美國時間11月12日,剛剛當選美國總統,正在組織內閣班底的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聲,證實了此前他承諾將由世界首富馬斯克領銜的“政府效率部”將正式“掛牌”,由馬斯克和另一位特朗普的富豪支持者,曾參加2024共和黨總統初選的拉馬斯瓦米兩人共同領導這一旨在全面改革美國政府支出和公務員體系的新“部門”。
特朗普團隊成立專門的“政府效率部”來清理官僚體系和優化美國政府結構的想法,受到阿根廷總統米萊去年上任后成立政府改革部并大規模削減政府部門和員工數量的做法啟發。馬斯克在X平臺上公然發言呼吁美國也要通過類似的做法來進行政府體制革新,進而消除阻撓進程的“深層政府”并控制聯邦政府的開支水平。
與此同時,發明了 “政府效率部”(DOGE)這個概念的馬斯克,如此大張旗鼓地宣傳DOGE打頭的政府概念部門,恐怕也和他一直鼎力支持縮寫同名的虛擬貨幣“狗幣”離不開關系。
| “狗幣”自美國大選日以來上漲了153%,成為市值第六大加密貨幣。同期比特幣漲幅僅為30%。消息來源: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
特朗普和馬斯克為什么要設立“政府效率部”?
不管起源和背后原因如何,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在特朗普當選之后已經成了既定的政治現實,也變相凸顯了馬斯克這次選舉中公開大力為特朗普站臺助選的豪賭成功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雖然“政府效率部”名字聽起來很有權威性,但根據特朗普的聲明來看,這實際上并非是一個新成立的政府常設機構,而是一個獨立于政府體系之外,依托于白宮預算和管理辦公室(OMB),類似于顧問委員會的建言渠道。
特朗普的安排應該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是美國的行政權雖由憲法規定總統全權支配,但行政權之下部門的成立和廢除,都是需要國會立法批準并允許撥款的。因此,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想要具備真正的官方職能,需要讓參眾兩院通過專門的立法。
在現有的政治環境下,即使共和黨控制兩院,也無法阻止必定對此事持一致反對意見的民主黨人利用參院冗長議事的規則阻撓相關法案的落地。與其浪費時間與國會扯皮“政府效率部”該怎么運作、具體負責哪些事務、有多少預算等不一定能夠落地的瑣碎細節,還不如直接設立一個獨立政府之外的機構來高效執行任務。
其二,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兩人都屬于億萬富翁階層,尤其是坐擁多家上市公司的馬斯克。如果馬斯克真的要擔任公職,無疑需要經過背景審查并暫時性地放棄其他私營部門的領導權,這對無法放棄商業帝國的馬斯克來說并不合算。成立一個介于正式政府機關和純私營組織之間半公半私卻無比靠近權力中心的“部門”,既能給馬斯克實現政治抱負的空間,同時也不會限制他繼續維持商人和企業家的身份。
|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4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海湖莊園舉辦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晚會。圖為馬斯克。
“政府效率部”真的會提高美國效率嗎?
“政府效率部”這樣類似總統顧問委員會的組織成立,無疑會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
首先,沒有 實際法律賦予權力的“政府效率部”到底能做什么?“政府效率部”不是政府的組成部門,意味著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無法直接操刀他們想要的大規模削減政府雇員數量和年度預算等一系列改革,只能通過給特朗普提供建議,讓總統來推動行政權的革新。至于總統能不能采納實際上就是高級顧問委員會的“政府效率部”提出的規劃和建議,想要采納多少,都還是個巨大的未知數。
其次,就算“政府效率部”的性質只是一個總統的顧問委員會,此類實質參與政府決策的外部委員會依然需要遵循相關法律來規范成員(FACA)和運作委員會本身。
此前特朗普執政四年中,自由派組織已經有成功通過訴訟來限制阻撓當時他的顧問委員會做出的建議和決策的先例,新的四年內自然少不了類似的針對行動。屆時,馬斯克作為SpaceX這樣擁有許多政府雇傭合同、參與政治決策存在巨大潛在利益沖突的特殊存在,恐怕將給“政府效率部”帶來巨大的法律麻煩。
第三,“政府效率部”的預算誰出,人員怎么安排、具體怎么運作都尚無具體定論。目前唯一確定的是特朗普設立一個“政府效率部”完成工作的截止日期——2026年7月的美國250周年大慶前。
馬斯克半開玩笑的在X平臺上招聘“免費干活,一周工作80個小時,致力于削減政府規模提高政府效率的高級人才”來為“政府效率部”工作,但現實中顯然不可能指望“部門”雇員純粹為愛發電。但若要依托于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的專門撥款來運作,那又會涉及到一系列預算撥款相關的法律問題,可能會讓本就不簡單的“政府效率部”工作變得更為復雜。
| “政府效率部”在X平臺上“招聘”員工。
橫跨在“政府效率部”面前的困難與障礙
放眼未來兩年,“政府效率部”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是機構和馬斯克/拉馬斯瓦米所想要推動的改革,理論上只在國會點頭放行的情況下才能兌現。無論是像拉馬斯瓦米所說的“迅速開除優化70%的聯邦政府雇員”,還是如馬斯克所倡導的“從政府年度預算中砍掉兩萬億支出”,本質上都是只有立法權才能推進的專屬權力。
如果國會不通過,特朗普和“政府效率部”的兩位負責人只能另辟蹊徑,通過其他手段和操作來盡可能推動改革。 盡管特朗普并不排斥通過在既定法律或政治規則邊緣跳舞的野路子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但畢竟要面臨美國制度韌性,特別是法律訴訟環境下,“政府效率部”依舊面臨重重阻撓。
解雇超過半數以上的聯邦雇員,意味著不包括美軍在內總數兩百萬公務員的政府團隊中將有百萬余人失業。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除了四千名總統有全權決定去留的“政治官員”外,其余的政府雇員都是屬于受到聯邦法律保護的公務員,不能被單純的政治手段左右去留。
但這一事實沒有阻止對官僚體系怨恨極深的保守派和特朗普本人多次嘗試引入改革。2020年10月特朗普就曾頒布一份行政令,把相當一部分政府公務員歸入可以被總統直接解雇的職員類別當中,但該行政令在實施之前就被法院叫停,相關訴訟也在拜登上臺后撤銷行政令不了了之。
此番卷土重來,特朗普已經準備好重新發出擴大規模版的調整公務員保護機制的行政令,這或許將是“政府效率部”大展拳腳的一個機會。不過最終效果如何,依舊得看司法系統如何判定特朗普行政令的合法性。
|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4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其首席律師托德·布朗奇(Todd Blanche)擔任其就任總統后的司法部副部長。
至于削減兩萬億政府開支的提議,恐怕會是“政府效率部”即將面臨的最大挑戰。近代美國政治中立法權力因國會立法機制衰敗不斷被行政權侵蝕的現象屢見不鮮,總統在關稅等傳統立法政策領域的話語權無限擴大就是最好的例子。然而涉及到最后自留地錢袋子——預算撥款方面時,國會還在始終堅持底線,絕不輕易向白宮放權。每年聯邦政府有多少預算、具體部門應該花多少錢,都是國會通過預算法案規定好,政府部門只管執行花錢。
哪怕是此前特朗普執政的四年中,特朗普也無法過多干涉國會的財權決策過程,最終結果是財政赤字年年攀升,政府支持不降反增。畢竟相比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削減開支得罪選民,兩黨負責撥款談判的國會議員更傾向于赤字財政。反正多花錢總有政治利益可以交換,容易出政績避風險——共和黨想要更多國防預算,只能靠滿足民主黨想要的民生開支增加進行交換。
且近年來由于共和黨內部常年在預算問題上分歧巨大,參院通過預算法案又需要60票超級多數,所有的預算法案都需要民主黨人作為出票主力。因此,即便2025年后共和黨全面執政,在兩院都是在野黨的民主黨依然在預算方面有巨大的話語權。顯然,民主黨是不會幫助馬斯克實現兩萬億開支削減計劃的。
只要國會這一基本運作邏輯不變,特朗普政府未來四年也不太可能真正撼動聯邦政府的支出體系,反而可能因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減稅讓財政赤字問題更加突出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再怎么計劃,也不可能跳出這種既定政治現實。
更何況,美國聯邦實際每年討論的預算支出總額不過1.6萬億,全砍了也達不到削減2萬億的目標 占據實際上高達6.5億的聯邦支出三分之二的真正大頭是醫保、社保等福利項目。想真正替聯邦預算瘦身,肯定要觸及老年保健醫療制度、醫療補助計劃(Medicare/Medicaid)和社保“三塊難啃的硬骨頭”。
美國政治中的一項鐵律就是“誰動福利項目誰死”。 改革福利體系,特別是削減選民已經到手的既有福利項目,是兩黨都不敢觸碰的絕對政治雷區。 特朗普或許在其他問題上可以我行我素,但在福利問題上卻非常現實,一直承諾不會觸碰這三大福利開支。所以無論怎么看,“政府效率部”削減兩萬億開支的目標,都將難以實現.
結語
無論“政府效率部”未來前景如何,是否能干出真實的政績,都無法掩蓋馬斯克通過成功押寶一躍進入美國未來權力中樞的豪賭成功。哪怕“政府效率部”無法起到太多明面上的作用,馬斯克都可以憑借著這個身份和特朗普的信任在未來美國政壇中持續發揮臺前幕后的作用。
而有馬斯克和“政府效率部”這樣的先例,未來在總統大選中公開站臺支持候選人的大金主和幕后人物,將多出一個除金錢資源投放之外,影響政治的新路徑和新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