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推出的 X-M5 相機以其小巧精致的設計和卓越的性能,讓深耕攝影領域多年的職業攝影師莉莉劉感到了驚喜。通過人像創作的實戰經歷和深入訪談,莉莉劉為我們揭示這款相機如何成為激發創意的理想伙伴。
編輯:姚燚垚 圖、文:莉莉劉
— 攝影師 —
莉莉劉
富士膠片(中國)合作攝影師
富士膠片(中國)簽約講師
POCO 實力攝影師
— 使用器材 —
富士 X-M5
2610 萬有效像素
X-Trans CMOS 4 背照式傳感器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器
425 點混合自動對焦系統
30fps 電子快門、8fps 機械快門
支持 6.2K/30P、4K/60P、FHD/240P 視頻
Vlog 模式支持豎屏視頻
內置三向麥克風
約 355g 機身重量(含電池和存儲卡)
F2.8,1/250 秒,ISO200
01
輕便與簡約的設計
深得我心
剛拿到這款機器后,就被它的小巧便攜所驚艷。相較于已經非常緊湊的機型 X-E4 和 X-100VI 來說,這款機器要更小一圈,這對于年輕群體或者女性攝影師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優勢。即使是夏天穿著輕薄,一個隨身小包或者掛在身上出街拍攝也毫無壓力,真正可以做到隨手掏出便可使用。
正是為了突出這個優勢,我們期待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周圍被郁郁蔥蔥的綠色所包圍,光斑能夠灑落一地,用這樣的氛圍和場景來體現這款機器能夠隨時隨地讓我們充滿攝影的激情。
新相機延續了 X-T50 的優勢,把調整最為頻繁同時最具亮點的膠片模擬設計在機身頂部轉盤,大大方便了用戶隨時更換喜歡的膠片模擬。而更多的功能選擇集中到了菜單里面,使得機身面板更加簡約,當需要調整拍攝參數時,可以通過 Q 鍵喚出常用參數界面,以快速調整,這種集成化的設計可以讓用戶不用面對太多的按鈕而手忙腳亂,更加有利于專注拍攝。
02
利用光線將靈感創意表達
此次創作過程中,加入了一些比較靈動的道具來配合情緒的表達,比如鮮紅的石榴、舊舊的紅色椅子等。在滿是綠色的環境中,可以體現盛夏的清涼,同時還可以作為視線的聚焦點,讓拍攝的畫面更加生動。還用了白色薄膜掛在樹枝上,在薄膜上收集了很多斑駁的光影,加上輕薄的薄膜隨風飄動,制造出了一種靈動自然的場景。
另一個場景則選擇了一段筆直的鐵路,茂密的植被從兩邊向著中間匯集,形成一個鐵路穿過植物山洞的夢幻場景,好似很多動漫里出現過的夢幻世界一般。在這個場景里拍攝,運用了更多的動態抓拍,并用噴壺制造了下起太陽雨的浪漫時光,讓模特在雨滴、陽光中舞動,最終拍到了一組漫畫一般的情境。
最后是在暮色下的湖邊,遠處層層疊疊起伏的山巒若隱若現,湖面還透著星星點點的漁船燈光,煙花的加入讓整個靜謐的場景顯得更加生動,這樣藍調天空下的岸邊突然就有了溫熱的花火,整個片子營造出了冷暖對比的視覺沖擊力。
F2.5,1/400 秒,ISO 500
F2.5,1/800 秒,ISO 500
· 重點解讀
機頂膠片模擬轉盤讓可玩性大大提升
動態視頻。頂部左側裝有膠片模擬撥盤,總共 20 種膠片模擬模式,可以根據拍攝對象與拍攝環境的不同狀況直觀切換,體驗豐富多彩的色調表現。無論是對于色彩有著精準把控的職業攝影師,還是喜歡嘗試不同創意的膠片愛好者,都可以通過轉動調整不同的膠片效果來實現創意自由。
03
簡單不減配的全能表現
得益于這款新相機配備的圖像處理器,搭配 425 點混合自動對焦系統,在我們抓拍模特跑動和舞動裙擺時,完全沒有出現對焦猶豫和連拍卡頓的情況,應對生活場景中的移動目標或是抓拍孩子玩鬧時完全能夠勝任。在機身無防抖的前提下,我們只需要設置好足夠的安全快門,就能夠保證圖片的清晰。
一般情況下,我都會把圖像格式和畫質調到 JPEG 的最高級別,如果是商用的拍攝,我還會使用 RAW 格式來追求更好的畫質。在光比大的光線下拍攝,我會把陰影加高、高光降低,讓原片可以看起來“灰”一些,以方便用膠片模擬來填充畫面的顏色。色彩是我常常調整的一個選項,利用白平衡和色彩偏移,對照片色調的表達最為直接,也會根據當下拍攝時需要的情緒而較多地調整不同的冷暖效果,來讓原片看起來就情緒十足。
因為經常拍攝人像主題,所以我非常在意背景虛化的程度控制,在背景較為干凈的環境中,例如大海、天空、曠野等場景下,我會適當把光圈收小,用小光圈來獲得最優的畫質,同時體現環境的宏大和色彩。如果在光影或燈光較為豐富的場景,我會選用鏡頭的最大光圈來體現柔美炫麗的焦外虛化。在弱光下拍攝,會用最大光圈配合道具小燈的暖光,來體現暖調和環境冷調的融合。
F2.5,1/320 秒,ISO 320
F2.5,1/640 秒,ISO 320
Q & A
何時與富士相機結緣?
在聊富士相機之前,我想先聊一下和富士的結緣。大約 10 多年前,手機開始由又大又重的“板磚”風格轉變為彩屏和觸屏,而且還帶攝像頭甚至可以拍照了。在拍照領域,伴隨著我們這代人一起長大的自動膠片單反、傻瓜膠片機和各式老舊復古的手動相機也迎來了新的接替者,不同品牌造型各異的數碼相機,陸陸續續走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拍照這件事不再是只有專業攝影師才能做的事,我在 2009 年擁有了人生第一臺數碼相機,隨身攜帶著走走拍拍,逐漸變成了我生活中的常事,拍攝的興致也慢慢被提了起來。
隨著數碼相機的盛行,很多膠片臨近過期或者已經過期,價格變得非常便宜,我用淘來的古董相機開始嘗試著拍攝膠片,大部分用的就是富士膠卷。雖然過期的膠卷有各式各樣的漏光、偏色、曝光異常等問題,但是膠卷呈現出來的色彩質感、噪點、光線的冷暖都讓我感到驚艷。
從那會開始,就喜歡上了富士膠卷,直到今天,還是會買一些負片和反轉片存在家里用。因為喜歡膠片的色彩質感,這也影響了我后面幾年做攝影工作室的風格取向,就是模仿膠片色彩的質感和厚重。
說起和富士相機的結緣,完全是一次無心之舉,3 年前富士推出了一個以“家”為主題的影展,我應邀參加了這次活動,第一次使用上了官方提供的富士數碼相機進行拍攝。源于我們工作室的拍攝風格就是充滿了情感和真實,富士相機內置的一些膠片模擬配方恰好詮釋出了我們希望的初衷,照片色彩深沉、人物膚色和光線充滿溫度,把家庭親子的時光氛圍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后來,我們的照片獲得了富士方面的肯定,逐漸和富士有了更多更深層的合作,拍攝系統也轉變成了富士系列。
合作后的這幾年,我們的客片和創作片都采用了富士相機拍攝,后續的富士相機也逐步提升了配置和加入了新款的膠片配方,讓拍出的原片越來越富有濃郁的富士膠片特色,也間接節約了后期修圖的時間成本。
F3.2,1/800 秒,ISO 800
F3.2,1/800 秒,ISO 800
個人的攝影風格是什么?
我應該算是攝影界的“老人兒”了,所以經歷過那些年的磁帶、CD 封面、MV 音樂電視、歌詞畫報、文字和照片的溫潤表述,從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影響著我,所以我追尋的畫面也是有情感和溫度的。不管是靜物還是風景,抑或是人像,我都會利用自然光,從最真實之中尋找視角去記錄。
我平時會非常在意看過的一些電影,與此同時相搭配的音樂是什么感覺,自己感同
身受以后,在拍攝中我會放著音樂,讓自己沉浸到一段情緒中,再去告訴拍攝的人我需要某一種情緒,盡量去引導她的眼神表達,讓她也通過自己醞釀能和我達到同頻,最終自由地釋放出情感。
所以,我的拍攝風格會給人一種樸素的生活感,一種溫暖的自由表述,不刻意,不做作。
F1.4,1/250 秒,ISO 1000
F2,1/100 秒,ISO 100
此次富士 X-M5 的優勢有哪些?
這次的新機初見會讓人眼前一亮,這么小的機身內卻有著不俗的能力。比 X100VI 還小上一圈的 X-M5 充滿了令人帶其出門的沖動。特別是對于女生來說,不再需要背上一個專業的相機包,也不擔心塞進隨身的包里會鼓鼓囊囊,就算是全程掛在脖子上,也感覺不到任何壓力,并且還是一款非常棒的穿搭配飾。雖然去掉了取景器,但是一點不會影響拍攝的習慣,3.0 英寸的大顯示屏足夠把畫面看得清清楚楚,對于戴眼鏡的朋友異常友好。富士 20種 膠片模擬集齊,這是 X-M5 的另一個福利。
富士相機能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微單圈有著舉足輕重的一席,和豐富經典的膠片模擬息息相關,它不僅僅是讓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也能直出漂亮的“大片”,也免去了我們這些專業攝影師在后期上的“備受煎熬”。在使用這款機器拍攝時,我經常使用連拍和追焦,每一次都穩準狠,毫無拖沓。一次幾十張的連續拍攝,也沒有任何卡頓,這得益于內在那顆不俗的處理器。就算在商用拍攝的領域,這款相機也絕對可以成為攝影師的隨身搭檔。
F2.8,1/1250 秒,ISO 320
F2.8,1/1000 秒,ISO 320
最喜歡使用的膠片模擬是哪種?
最喜歡的膠片配方是 REALA,這也是在膠卷時代最為經典的一款。它的色調充滿了溫度,不尖銳,也不強烈,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故事感,我們曾經看到過很多日本的攝影師拍攝富有情感的家庭片和小孩子,都是這款膠卷的杰作。而且,通過相機自身參數設置,比如:白平衡偏移、色調曲線等等,可以給畫面增加一些特別的“色調”,最后可以實現真正的自定義色彩。
我拍攝人像和情緒風景時一定會選這款配方,特別是陽光偏斜時的早晨或傍晚,這款配方可以讓畫面充盈著時光的淡然。
F4.5,1/320 秒,ISO 320
F1.4,1/320 秒,ISO 400
富士鏡頭在創作時的優勢是什么?
我很喜歡用幾個焦段的富士鏡頭,33mm、56mm、16-55mm、90mm 都是我拍人像時會首選的幾個鏡頭焦段。首先是定焦的大光圈優勢,可以拍出非常柔美的焦外光斑,我喜歡在昏暗的場景里拍攝,只需要微弱的光線,這些鏡頭就能夠還原出自然的明暗過渡。在拍攝逆光時,鏡頭也不會出現拉風箱似的猶豫不決,對焦時的準確和安靜可以給予拍攝很足的信心。
F1.6,1/60 秒,ISO 1000
F1.4,1/100 秒,ISO 1000
一次拍攝前通常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一次的拍攝,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落實到心里有數。具體就是拍攝場地,一定要實際去看,看環境,看適合的光線,看拍攝角度適合哪些鏡頭。還有就是天氣,天氣和場地是一對相互成就的雙子,缺了一位,都會讓效果大打折扣,遇到突變不好的天氣,我寧愿放棄拍攝改時間,也不會勉為其難去拍。最后就是心里預想的拍攝效果了,這其中包括了服裝化妝的風格、適用的道具和拍攝情緒的醞釀,如果拍攝當下攝影師的腦袋里是空白的,那一定拍不到好的照片。攝影師要備好幾個醞釀好的情緒框架,在現場由淺到深地去引導模特了解你要的感覺,激發出模特自己的創造力,再加上靈感的隨機涌動,才有機會拍出內心認可的作品。
F4,1/320 秒,ISO 320
F2.5,1/640 秒,ISO 400
如何培養攝影眼力和審美?
培養攝影感覺我覺得并沒有速成的捷徑走,現在很多自媒體那些所謂的快速上手秘籍,也只不過是打著一個外強中干的幌子。首先你要熱愛生活,才會有一雙耐心而又純凈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留意角角落落里那些不起眼的亮點,心猿意馬走馬觀花式的生活態度,一定不會看到這些。
我從事攝影十幾年間,斷斷續續收藏的圖片幾十萬張,隨著你的閱歷和心境的改變,收藏的風格也會隨著不同,這些圖片會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地存在我手機里,沒事就反復翻看,重復到一些圖片的畫面融入了你的潛意識中,在某些拍攝中遇到相似的元素集合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找到視角。
還有就是要不斷回顧自己拍的照片,每一次拍攝結束后我都會有遺憾的地方,這個遺憾并不是貶義,而是你每一次思考自己拍攝后產生的新的感覺,會讓你在后一次的拍攝有更多的嘗試和突破。
最后就是多聽來自不同方面的聲音,無論是別人評價自己的照片,還是你去看別人的照片,每一個人都會進入主觀意識去尋求更多認可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的聲音會當作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避而遠之。容納更多的視角,會幫助你多元地看事物和問題,用在攝影里同樣適用,誰說一定只能這樣拍才美呢?
未來還會有哪些拍攝項目?
未來還是以拍工作室的客片、商業片和創作片為主,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以普通素人為基礎來磨煉自己的攝影思維,每一個普通人背后都有無窮的延伸供我們去發掘,這也是當下我們立足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