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機場建設熱潮,正在四川大地火熱進行。
作為國家戰略腹地,四川現已擁有17座民用運輸機場。其中,過去6年建成投運7座機場,平均一年建成超過一座。
不僅如此,四川還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到2035年,布局民用運輸機場將達28座左右。
這是《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呈現出的藍圖。從現在來看,差不多平均每年要新增一個民用機場。
未來,四川或逐步實現全省21個市州“市市通機場”,直接推動四川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并帶動航空制造等配套產業鏈做大做強。
在中國的版圖上,四川幅員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五位,常住人口8368萬人、居全國第五位,去年四川經濟總量突破6萬億元、居全國第五位。
在民用機場布局方面,四川目前擁有17座民用機場,居全國第三;年旅客吞吐量超7532萬人次,居全國第三位;貨郵吞吐量達到76.7萬噸,居全國第六位。
制表:大成產經
特別是中央高層賦予四川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的使命任務,標定了四川在全國開放大局中新的方位坐標。
當前,四川具有四大顯著優勢:作為亞歐大陸的幾何中心,四川具有全面開放的區位優勢;作為國家戰略腹地,四川即將迎來新的政策優勢;作為全國為數不多擁有全部工業大類、制造業大類的省份,四川具備完備可控的產業優勢;自身常住人口超過8000萬人、輻射帶動西部地區近4億人口,四川還擁有規模龐大的市場優勢。
乘“機”起飛,憑“空”出海。四川全面加快機場建設,正由“內陸腹地”向“開放門戶”加速跨越。
平均一年建成超過一座
四川機場建設進入爆發期
航空運輸仍然是世界上最為高效的運輸方式。對內陸城市而言,機場是城市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途徑。
目前,四川正在運營的民用機場共17座,分別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綿陽南郊機場、瀘州云龍機場、宜賓五糧液機場、達州金埡機場、南充高坪機場、西昌青山機場、廣元盤龍機場、巴中恩陽機場、攀枝花保安營機場、閬中古城機場、稻城亞丁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阿壩紅原機場、九寨黃龍機場、甘孜康定機場。
制表:大成產經
其中,2018年以來,四川已建成7座民用機場,分別為瀘州云龍機場、巴中恩陽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宜賓五糧液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達州金埡機場、閬中古城機場,平均一年建成超過一座。
目前,四川已出現3座“雙機場”城市,除了成都(雙流、天府)之外,還有南充(高坪、閬中古城),阿壩州(紅原、九寨黃龍)、甘孜州。甘孜州還有3座機場,分別是康定、稻城亞丁、甘孜格薩爾機場。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四川擁有眾多小型支線機場。它們的生產規模和發展速度,過去受到自身條件的諸多限制。在此背景下,由四川省機場集團牽頭,省內機場資源整合發展模式應運而生。
2021年,四川省機場集團邁出“第一步”,分別與瀘州市、綿陽市、南充市、巴中市、阿壩州、甘孜州政府和蜀道集團、川航集團簽署協議,開啟全省機場資產整合大幕。
2023年6月,四川省機場集團將巴中恩陽、阿壩紅原、九寨黃龍、甘孜康定、稻城亞丁和甘孜格薩爾6個支線機場納入統一管理,形成雙流機場和天府機場雙核引航、10個支線機場集群發展的“2+10”新格局。
通過機場整合、統籌管理,四川各支線機場業務開拓能力顯著增強,機場運營成本明顯降低,形成機場集群發展的整體優勢。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雙流國際機場“雙翼齊飛”,旅客吞吐量總和達到6584.7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為73.47萬噸,并輻射帶動其他機場的業務體量。
截至今年6月,天府國際機場開通國內航線332條,國際及地區航線59條,國內航線通達性全國第一,平均中轉率進入全國領先水平,跨入全球繁忙機場行列。
航空旅客吞吐量,往往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志。2023年,成都雙流、天府兩場的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成都躍升為中國內地“航空第三城”。
天府國際機場候機室
擴建、新建、論證
一大波民用機場即將投入運營
四川新一輪機場建設悄然提速,全力打造“空中絲綢之路”。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提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能級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開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二期項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實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提質改造工程。
這意味著,成都或很快迎來又一個超級機場項目: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二期。
公開資料顯示,天府機場二期幾乎與正在運營的一期機場規模相同,建成后天府機場規模將是目前的兩倍,遠期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9000萬人次。
這個數字甚至超過四川常駐人口總量。未來的天府機場,將成為大西部的共享機場。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總體項目圖,來源公開信息
“空中絲路”建設方案還提出,支持成都打造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增加歐洲、北美洲等國家通航點,拓展南美洲、非洲、中東、中亞等地區新航點。
在貨運方面,加密至亞洲重要航點全貨機航線,打造輻射泛亞地區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推進建設成都國際貨運航空集散雙樞紐,打造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
不僅僅是成都,全省其他市州的機場建設都已列上規劃。
今年11月初,四川發布五大片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省自然資源廳在全省5個經濟區專項規劃中,也多處提到民用機場建設。
根據這個規劃,成都平原經濟區將打造一體銜接、便捷高效的區域樞紐港站體系,將推進綿陽南郊機場改擴建,建成投運樂山機場、遂寧機場,規劃研究雅安機場。
川南經濟區將建設內江機場,支撐內江、自貢同城化發展,加強與重慶、成都、周邊地區機場分工協同,助力成渝機場群建設。
川東北經濟區將加快航空港口樞紐建設,新建廣安機場,擴建廣元盤龍機場、南充高坪機場,推進達州金埡機場二期建設等。
攀西經濟區將提升航空樞紐能級,推進西昌青山機場和攀枝花保安營機場改擴建工程,支持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申請航空口岸,開辟攀西經濟區直飛東盟地區的國際航線,支撐四川南向門戶樞紐建設。
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將完善航空體系建設,推動紅原機場升級改造,推進九寨黃龍機場口岸功能建設,規劃研究新建壤塘機場與石渠機場。此外,還將完善稻城亞丁機場、康定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的配套功能,重點滿足旅游客流組織功能。
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廣安機場、內江機場已列上新建日程;將規劃研究雅安機場、壤塘機場、石渠機場等3座機場。
廣安民用機場今年5月已獲得立項批復,機場位于廣安市岳池縣普安鎮,總投資約21.68億元,預計2030年旅客吞吐量達8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00噸。
內江機場還在等待選址批復,正在推進前期工作,開工時間待定。內江機場定位為4C級民用運輸機場,擬打造與成都重慶錯位發展、功能互補、協同聯動的支線機場。
未來兩年,預計四川還有2座機場建成投入運營。樂山機場預計2025年年底前具備通航條件,遂寧機場力爭在2026年底建成。
低空+、eVTOL試點
四川低空經濟邁向騰飛之路
除了民用運輸機場,還有另一種機場——通用機場。眼下正在成為四川各地加快布局的重點。
據公開信息統計,四川在冊通用機場有18個,A類機場對公眾開放11個,B類機場不對公眾開放7個。其中,位于成都的通用機場有5個,分別為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簡陽機場、金堂機場和新津機場。
根據四川省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7年,全省建成20個通用機場和100個以上垂直起降點,實現支線機場通航全覆蓋。到2030年,四川布局規劃新增二類以上通用機場85個,到2030年爭取建成三類通用機場500個以上。
根據規劃,四川將開展低空經濟試點建設,在全省范圍內挑選發展基礎較好的3-5個城市,聯合省內外重點骨干企業,圍繞通航短途運輸、無人機物流配送、低空公共服務、低空消費、低空管理服務一體化信息平臺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構建新型城市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省級財政將規劃2億元資金專項支持低空經濟發展。
四川2016年-2030年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布局
通用機場作為承載低空航空飛行器的重要基礎設施,一口氣布局500多個通用機場,四川將劍指這個萬億級產業鏈。??
近日還有消息稱,中央空管委即將在成都、重慶、深圳、杭州等6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
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意味著相關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這背后,也與成都市低空經濟產業政策環境密不可分。自2022年以來,成都不斷出臺低空經濟相關政策,重點發展工業無人機等產品,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引導。
無人機配送、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載人客運、低空觀光旅行、航空攝影服務、空中監測業務等,這些低空場景將帶動多個產業受益。
此外,無人機的廣泛應用也將帶動5G-A基站、通信、導航和監控(CNS)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營。
在低空經濟這條萬億級賽道上,四川未來可期。中航無人機、縱橫無人機、騰盾科技、沃飛長空等一大批頭部企業,正在加速競逐“天空之省”。
成都麓湖,無人機正在執行外賣配送
航空、物流、裝備制造等
四川航空產業將“飛”出新高度
每一次交通方式的革命,必將帶動一個產業集群的崛起。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成都已集聚低空經濟企業224家,全國占比4.12%。其中,上游設計研發與原材料企業27家,中游零部件制造與集成企業138家,下游應用與服務企業101家。
成都低空經濟企業正加快形成產業閉環。沃飛長空研發AE200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今年10月完成公開演示飛行;航投集團開發道路巡檢、飛行器起降點建設等產業應用場景;啟航智能的無人機已應用到公共安全、地理信息、電力、清潔能源、農業等多個領域等。
未來幾年,一個自下而上的低空立體運營體系正逐步呈現:外賣配送、城市巡檢等低空場景多在120米以下,物流運輸在120米至130米,空中游覽、交通出行(如直升機、eVTOL)高度在300米以上。
通過產業與場景結合,成都正在構建起一個以低空經濟為核心的全新增長極,為低空經濟的高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航空產業方面,四川的優勢更有明顯?,F已構建起以成都為核心,綿陽、德陽、自貢等市州協同發展格局,直接帶動航空大部件、航空發動機、民用大飛機三大板塊發展。
航空產業深度融合裝備制造業,涉及材料、零部件制造、整機制造、航空維修保障等各個環節,民用機場的建設將為裝備制造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飛機的渦輪發動機
四川作為資源大省,民用機場的大量增加和升級,還將促進文旅、物流、高新技術、智能制造等產業的相互融合,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
你還可以想象,往來成都的一個個國際航班,出港時把大量電子信息產品、跨境電商等貨物運往世界各地,進港時把大量電子產品原材料、汽車零部件、鮮活貨物等運載入境。
毫不夸張的說,航空運輸從空間范圍內已將經濟全球化、產業集群、企業競爭力融合一體。
空中絲路,比鄰世界。相信四川將在航空領域“飛”出新高度。
機場小百科
民用運輸機場是專門用于運輸旅客和貨物的機場,通常由大型飛機使用,主要用于商業航班和定期航班服務。
通用航空機場是承載低空航空飛行器的重要基礎設施,大多用于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測繪等飛行任務,通常使用小型和輕型飛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