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后,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Bernd Lange)周五(22日)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臺采訪時透露,歐盟必須重新調整其競爭政策。中歐汽車關稅談判接近尾聲,歐盟即將與中國達成取消關稅的解決方案。其中一項措施是對中國電動汽車實行最低價格。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
中歐積極談判
德國《商報》23日稱,今年69歲的貝恩德·蘭格是德國社民黨籍的歐洲議會議員,自 2014 年起擔任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他明確表示,“我們即將與中國達成取消關稅的解決方案,”蘭格表示:“這將消除不公平補貼造成的競爭扭曲問題,這也是最初引入關稅的原因。”中國可以承諾以最低價格在歐盟銷售電動汽車。目前,中歐雙方正在積極談判。
蘭格在采訪中辯解,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稅,不是懲罰性關稅,而是反補貼稅。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 100% 關稅,將其排除在市場之外。歐盟不這樣做。歐盟只是想要公平競爭。歐盟立法允許在存在傾銷措施或非法補貼時征收反補貼稅。目前,歐盟有近200種產品需要征收反補貼稅,大約一半來自中國,比如歐盟已經對中國電動自行車征收 40% 至80% 的反補貼稅。但被征補貼稅的也來自阿聯酋或美國。
德國《商報》報道
自10月以來,歐盟一直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出于對貿易沖突和可能對德國制造商進行報復的擔憂,德國聯邦政府拒絕了該措施,但最終未能獲得通過。蘭格認為,朔爾茨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有不同的評估,因為德國制造商在中國有市場。人們擔心中國可能會強烈反對,從而影響這些在中國市場的制造商。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德國比其他歐盟國家更依賴對華貿易。VDA指出,德國汽車行業約70%的就業崗位依賴于出口。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約為五分之一,而且這一趨勢正在下降。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歐盟關稅帶來的好處不大,但如果中國的反制措施減少了他們的銷量,則可能會帶來很多麻煩。
中歐談判
“去風險”不能僅僅針對中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多年來一直要求歐盟成員會在貿易上“去風險”,這意味著通過供應鏈多元化來減少歐盟對中國等強大貿易伙伴的依賴。不過,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任何跡象。不僅如此,像德國等歐盟國家,還加強對中國的投資,增加進口“中國制造”。
對此,蘭格認為,馮德萊恩的“去風險”概念過于簡單化了,只是針對中國。歐盟無法只看到與中國的貿易風險。問題還在于是否應該通過國際貿易來縮減價值鏈體系。貿易有助于促進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并帶來穩定的關系。因此,依賴出口的國家會考慮是否與另一個國家發生沖突。
中國汽車廠房
歐盟成立特別工作組應對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
在采訪中,蘭格也談到特朗普上任后,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理念是:封鎖進口市場,吸引投資到美國,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然后再從美國出口。所以他很有可能會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由于中國依賴出口,因此中國轉向歐盟市場的“風險”很大。
現在歐盟正在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哪些產品將進入歐洲市場,以建立一個安全網。事實上,歐盟有一個特別工作組,正在研究特朗普宣布的措施的內容以及需要包括哪些數字。由此,歐盟得出針對特朗普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以及針對中國可能產生的轉移效應的戰略。
中國汽車船到達歐洲港口
如果中國將本來銷往美國的產品轉而銷往歐洲,“歐盟會想保護自己,我們會設定與美國相同的關稅稅率,即20%或60%——取決于美國的決定。”他預測,“在一段時間內,你們將在關稅方面與美國持平,最多八年。”當然這只是假設,實際情況肯定要復雜得多,而且即使美國加征關稅,中美貿易也不可能突然消失。不管是中美還是中歐仍有機會進行談判解決爭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