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身自媒體行業,試圖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中尋找出路。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無數自媒體人夜以繼日地撰寫文章、編輯圖片,渴望在信息的海洋中脫穎而出,成為頂流。然而,現實往往比理想骨感,成為頂流的幾率微乎其微,但這并未阻擋自媒體人的熱情,他們依然在這條路上堅持不懈地奮斗著。
然而,就在他們為夢想拼搏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卷而來——不少自媒體人或企業收到了“律師函”甚至法院的“傳票”,原因竟是一張圖片的侵權使用,索賠金額高達萬元。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許多自媒體人措手不及,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許并未意識到,自己在使用圖片時已經掉入了“網絡碰瓷”的陷阱。
“網絡碰瓷”這一近年來愈發流行的現象,已經成為許多自媒體人的噩夢。這些所謂的“圖片維權”公司,在網絡上公開招募加盟,提供一整套的維權套路方案,專門針對自媒體進行“圖片侵權”索賠。他們并不起訴多張圖片,只起訴一張,因為這樣做達成和解的可能性最大。法律規定侵權的索賠金額在500元至50萬元之間,一張圖片侵權最低也要付出500元的賠償,而現實中往往都會高于這個最低金額。這些圖片維權公司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穩賺不賠,將“圖片維權”變成了一門生意。
這些圖片維權公司并不像那些大型圖片庫網站一樣瞄準大型企業,而是將小微企業作為獵物。他們之所以選擇小微企業,是因為這些企業往往規模較小、資源有限、法律意識相對薄弱,更容易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這些公司從某些非著名人士手中以很小的金額批量購買原創圖片,然后注冊《著作權證》,合法化擁有圖片后,便四處在網絡上散布。同時,他們還會悄悄地建立自己的圖片收費網站,以便進行“圖片維權”舉證使用。
對于眾多的自媒體工作者來說,他們往往認為那些明顯標注了水印或是點擊后有收費金額的圖片才是有版權的,而那些干干凈凈沒有任何標識的圖片則是免費共享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那些看似“免費”的圖片,其中有些就是個網絡陷阱,一旦使用就可能遭到釣魚式維權。這些圖片維權公司利用現行法律的漏洞,合法維權、公開碰瓷、敲詐獲利。他們一般都是批量化維權,少則幾十起,多則幾百起,如果僅按最小賠償金額來算,那也是一年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生意,而且投入很少。
面對這樣的惡意“圖片維權”,自媒體人往往感到無助和恐慌。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選擇私下去跟對方溝通協商,但這樣做往往會被對方的各種套路欺詐所迷惑,最終無奈付出金額不等的費用。然而,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當收到“律師函”時,自媒體人應該尋求當地律師的幫助,在律師的指導下與對方溝通協商,盡可能減少賠償金額。如果直接收到的是法院傳票,也不要害怕打官司。一定要積極應對,去主審法官那里調閱對方的完整證據材料,然后在法官面前跟對方聯系。即使和解也要聽從法官的指示去了結案件,千萬不要一意孤行、私自行事。
對于那些索賠的圖片維權公司,自媒體人可以去網絡上先調查下對方的公司背景。比如某圖遼寧科技公司,去年還是財稅管理公司,然后就更改了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搖身一變就成了圖片維權公司。而且在今年內密集批量向全國各地的中小公司甚至個體戶發起了起訴。只要公司是如此的情況,那一定就是以“圖片維權”作為生意來干的公司。了解這些情況后,自媒體人可以把自己查詢到的對方公司情況告訴法官,相信法官會酌情予以裁決賠償金額的。
對于法院來說,近些年發現進入司法領域的涉圖片類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增長迅速。部分公司在圖片版權的取得、管理、授權過程中亂象突出,飽受公眾質疑。批量化維權的模式占比較高,將知識產權維權作為賺取利潤的手段和工具,濫用權利現象突出,嚴重不符合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宗旨。因此,各地法院已形成了一套對涉圖片類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多維度的司法保護與規制的機制,統一了司法裁判尺度。既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維護了知識產權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自媒體人應該學會保護自己。首先,要提高法律意識,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在使用圖片時,要盡可能選擇正規渠道獲取授權圖片或者使用免費共享圖片。其次,要學會甄別和判斷圖片的來源和版權情況。不要盲目相信那些看似“免費”的圖片,以免掉入網絡陷阱。最后,一旦遇到惡意“圖片維權”的情況,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害怕打官司、不要私下去勾兌甚至購買對方推薦的套餐。要尊重并積極配合法官、合理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盡可能減少損失。
當然,對于那些心有不甘的被告們來說,他們也可以要求原告圖片商就其主張權利的每張圖片提供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其享有圖片的著作權。一直要向上追溯到原作者,搞清楚作者到底是誰、作品名稱和發布時間以及圖片商是如何取得授權的證明。如果爭議圖片中涉及人物肖像的,還應要求圖片商提供人物肖像權授權證明。對于原告圖片商提交的權屬證書,也可以去國家的相關網站上去查實確認。因為也有一些“圖片維權”公司會造假意圖渾水摸魚,旨在小金額的索賠會讓被告們輕易屈服予以和解賠償。
在這場“圖片維權”的碰瓷生意中,自媒體人無疑成為了弱勢群體。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境,既要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又要時刻警惕來自網絡世界的陷阱和威脅。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應該放棄或屈服。相反,他們應該更加團結起來、相互支持、共同應對這場挑戰。
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給予自媒體人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政府應該加強對圖片維權行業的監管和規范力度打擊惡意維權行為保護自媒體人的合法權益。媒體應該加強對這一現象的報道和揭露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警惕性。公眾也應該給予自媒體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要盲目跟風或惡意攻擊他們。
“圖片維權”的碰瓷生意已經成為自媒體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里自媒體人應該學會保護自己、提高法律意識、學會甄別和判斷圖片的來源和版權情況、積極應對惡意維權行為。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健康的網絡環境。
在這場與“圖片維權”碰瓷生意的較量中自媒體人或許會感到疲憊和無力。但請相信只要他們堅定信念、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贏得勝利。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加美好、更加繁榮的自媒體時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