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盛夏如花
有人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笑多了,淚就少了;光明和向往就多了,陰暗和脆弱就自然無法躲藏了。
因而,也希望所有的腫瘤患者都像向陽花,盡情地被照耀盛開,讓新的每一天,無論晴朗還是風雨,都始終盛夏如花!
恐懼心理,促發癌癥
丹尼爾·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有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其實,很多患者的腫瘤明明發現于早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嚴重,只是她們把死神的影子附著在了自己身上。
英國外科醫生阿斯特萊也早在1845年就說過,“悲傷和焦慮”,是癌癥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悲”,痛也,從心來;“慮”,過于用心謀思也。治癌的真諦——大病之后才明白,明白的不是生物病理,而是人文“病理”!
良好心理,促癌康復
在幾十年的臨床診療過程中,筆者集合臨床總結出 “心里抗癌十八招”,包括“換一種方法思考”“不做無謂的聯想”“要勇于承認和面對現實”等 。
這些良好的心理狀態,可從多方面促進腫瘤的康復,包括激發與癌癥拼搏斗爭的精神,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
這些良好的心理狀態,可從多方面促進腫瘤的康復,包括激發與癌癥拼搏斗爭的精神,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
對于癌癥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治療和疏導,也是腫瘤治療康復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包容苦難,正視苦難
在很多農家為了方便晾曬衣服,常常在兩棵樹之間栓一根鐵絲,隨著樹干的長粗,鐵圈會越箍越緊,慢慢地勒進了樹里,越勒越深,樹干會被勒出一圈深深的傷痕。
到最后,鐵圈竟然完全長進了樹里,看不見一點鐵圈的痕跡,只是在樹干的表皮留下了一圈淡淡的疤痕。
對于這兩顆樹來說,當它們無法擺脫鐵圈時,它們就用生命去包容鐵圈,把鐵圈長進了生命里,把鐵圈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不也如此嗎?
無法回避苦難時,要學會像這兩棵樹那樣去正視苦難,用生命包容苦難,把苦難長進生命里,把苦難看作生命的一部分。
換種模式,與癌共存
面對癌癥,最好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帶癌生存。
但這考驗的恰恰是一個人的能力——哪怕是“最不應該”出現的東西出現在自己身上,也能夠與之共存,悅納它,交上“朋友”,友好相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