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超1000萬輛,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今年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百萬輛,達到105.8萬輛,同比增長6.3%。11月15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萬列,每周“去7回6”,雙向開行基本均衡,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這些關于“中國之車”的數字,都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新成就。雖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動力和阻力膠著,如何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中國以實際行動來回答好這份時代之問。
中國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堅定的推動者,從歷史深處走來,我們明白,封閉會給我們、給世界帶來什么。如今我們更加堅信“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當下的中國正樹立著發展觀,戰略觀,合作觀,充分發揮大國重器頂梁柱關鍵作用,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
堅持用發展觀看待問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經濟全球化是發展大勢,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雖然遭遇過逆風和回頭浪,但其發展大勢不會改變。對于未來,中國一直以跑馬拉松的準備,調整呼吸,保持節奏,釋放動力,修正策略,展現大國擔當,以“和合共生”的力證,展現經濟全球化的碩果。
高質量發展出題目,高水平開放來解答。40年來,改革和開放是一起講的,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著眼于開放要秉承大胸懷、融入大戰略,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院高墻,只會困住自己”。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其上海研發中心再升級,進一步提速在華智能化創新;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投資25億歐元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產及創新中心;寶馬沈陽生產基地自2010年以來累計投資近1000億元……中國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高效的市場機制、良性的產業競爭生態,吸引了全球資本前來投資……種種豐碩的成果更加說明,經濟日益全球化,國與國之間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環環相扣,任何一國都難憑借一己之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管理。
高水平開放不僅是中國深層次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世界的機遇。從廣交會到服貿會再到進博會,中國打造一個又一個全球貿易盛會;從制定《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規定》,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到印發《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中國自上而下完善了一項項頂層設計;自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舟山落地62項改革創新舉措,全力打造東北亞保稅船燃加注中心,保稅船燃加注量年均增長25%,這一幕幕成為了以高水平開放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在全面深化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無數突破性進展,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正快速增強乘勢而上的發展氣場,積聚著和平發展的中國動力,激發著互利合作的中國速度,筑牢著砥礪前行的中國信心。(武漢市武昌區楊園街道 周麗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