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電影《大突圍》以“沖破黑暗,成為我想要的光!”為主題發布終極海報。
身處無盡的黑夜,仍要向往光明。微光破曉,日月同輝,山河永固。紅色,是血脈里永不褪色的赤誠。
以真實歷史為背景,以精良制作致敬歷史
電影《大突圍》是中國首部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歷史為背景、以抗大人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精神為題材的電影。
1939年1月,中央決定抗大一分校東遷山東抗日根據地辦學,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勝利到達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深入敵后戰場,直接參加過無數次戰斗和反“掃蕩”,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1941年11月29日—30日發生在沂蒙山區的大青山突圍戰,是抗大作為主力部隊直接參戰的最悲壯的一次戰斗。這場戰斗以傷亡600余名指戰員的慘烈代價,掩護了一一五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等黨政軍機關的勝利突圍。
電影《大突圍》講述和再現的就是這場著名的“大青山突圍戰”。
“我們是懷著敬畏之心拍這部電影的,因為當年英烈們為了反抗侵略者而付出的偉大犧牲是值得我們敬畏與尊敬的!我們只有一絲不茍,才能更加彰顯生命的價值和犧牲的意義。”這是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們不約而同的共識。
突陷重圍,嚴酷的戰場如烈火炙烤
在猝不及防、力量對比懸殊之下,抗大一分校廣大師生面對日軍忽然發起的“鐵壁合圍”大掃蕩突襲,舍生忘死,奮力抗爭,以生命和鮮血的代價最終破解敵人的重重防線、勝利突圍,守住了我黨政軍有生力量。
嚴冬凜冽,戰場嚴酷,青春的錘煉,其堅毅悲壯令人動容。
影片摒棄宏大敘事,以小人物切入大時代,用青年學員們在校長、教員們的愛護和教導下,沖破困境、迅速成長的故事,也以此映射了那個時代在日軍侵略之下整個國家籠罩在黑暗之中,人們渴望沖破險阻、走向光明的堅韌信念,傾情塑造了在艱苦環境下一群有理想、有抱負、有家國情懷的青年群像。
耗時 6 年創作,
2.6萬大學生群演參與,“最高學歷群演”名垂影史
從立項籌備、創作拍攝、制作完成,電影《大突圍》耗時長達 6 年。而2.6 萬名大學生“群演”的燃情出演,共同塑造了“戰火中的青春”,并以“最高學歷群演”創造了影視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
此時此刻,兩個時代重疊相逢,合二為一:一代青春,一面旗幟,一種信念,一腔熱血,一路硝煙,一路拼殺,一起歷盡戰火炙烤,一起沖破黑暗歸來!
電影《大突圍》由楊真執導,2024年11月29日全國上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