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小編非常喜歡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不僅喜歡大馬砍中的紫羅蘭、還喜歡大馬砍的黃翡、紅翡、特別喜歡大馬砍中帶有黃霧的料子。
淘到了一塊稱心如意的翡翠原石,這塊大馬坎原石可以說是原生料,黃霧紅霧很濃厚,像這樣的料子,在大馬坎中,不能說很常見,因為現(xiàn)在大馬坎可以說是停止挖掘的狀態(tài)了。
顏色較濃厚接近紅霧了,俏色雕刻是最能發(fā)揮這種料子的特點了,關(guān)鍵是要看,你請到了什么水平的雕刻師以及你出的工錢是否值得這位雕刻師為你煞費苦心、為你精心構(gòu)思、為你千雕萬琢了...
最終設(shè)計的繪畫稿,冥思打坐~
玉不琢不成器,原石未經(jīng)雕琢和毛胚果然天差地別啊,還未拋光!
拋光后,這件成品起貨是一個糯冰到冰種的味道~而且它的柔性非常好,是一塊非常好的料子,油性感和種水都非常的好,也是屬于大馬坎原石的一個特點了。
如今翡翠資源越來越少,臻品也越來越難尋覓,所以翡翠具有很大的升值潛力。這也形成了“好玉不雕”(素面翡翠)與“玉不琢不成器”(雕花翡翠)兩種不同境界的玉雕收藏!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但為什么又說“好玉不琢”呢?
豈不是自相矛盾?
非也。
玉不琢不成器
再好的玉多多少少也要經(jīng)過一點精心設(shè)計雕琢和打磨才值得購買收藏。所以“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從古至今都一直廣為流傳。只有經(jīng)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才能讓玉器承載藝術(shù)與文化的靈魂。也就是說,在玉的原有價值上增加藝術(shù)的附加值后才能體現(xiàn)翡翠的真正價值。
好玉不雕
而在玉器行業(yè)也有“好玉不雕”的說法,只是說好玉在沒有尋找到好的師傅之前是不會輕易動刀的。也就是說,一塊好玉的雕刻設(shè)計一定要配得上這塊玉,否則就是把一塊來自大自然的美玉浪費了。
對于“好玉不雕 ”前提是料子本身要“好”,美玉無須雕琢,便可呈現(xiàn)其天然之美。此翡翠素面吊墜,正是難得一見的曠世雄“材”,種水極美,渾厚充盈。
雖說翡翠本身的材料是首要的考慮前提,但也不能忽略雕工上的優(yōu)劣以及其文化的內(nèi)涵。當(dāng)然,翡翠無論雕琢與否,都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珍惜手中的每一塊翡翠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