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戰部隊正在走出國門。
此次派出300名特戰隊員與巴基斯坦進行聯合反恐,劍指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區恐怖組織和分裂勢力俾路支解放軍等。
這些年來,俾路支恐怖分子多次襲擊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國人,罪惡昭彰,此次被中巴軍人聯合剿滅是其多年作惡的必然結局。
不過,在俾路支恐怖分子呆的這個地方采取軍事行動困難很多——俾路支省的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屬于伊朗高原的一部分,氣候為沙漠氣候,降水稀少,人煙稀少,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阿富汗也是這樣的地理地貌。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10年,后來美國借口打擊塔利班又入侵阿富汗20年。結果兩個超級大國因地勢復雜難以展開軍事行動,最終沒有拿下這個山地國家,不得不飲恨撤出。
俾路支省山地很多,其中著名的山嶺有蘇萊曼山脈、多巴加格爾嶺、吉爾特爾嶺、中莫克蘭嶺、莫克蘭海岸山脈等。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地形地貌
中國只派出300名特戰隊員,配合巴基斯坦軍隊打擊30000名俾路支恐怖分子似乎力量薄弱一些。
不過,這種擔心有些多余。從現在傳回來的信息看,我國特戰隊員幫助巴基斯坦部隊打得很好,動用無人機、機器狼等現代高科技戰爭手段,已經消滅了俾路支恐怖分子中的許多頭目和武器庫。
最近我看了一篇視頻,詳細講解了我國特戰隊員在巴基斯坦聯合演習的、打擊俾路支恐怖分子的細節,簡直就是壓倒性圍剿行動,俾路支恐怖分子必然敗亡。
這并不奇怪。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集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種地形的全地形國家,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山區最多、地面最不平的大國。
我們上學時學習地理,就會發現中國的山脈不但數量很多,而且東西、南北走向的山都有,呈“多”字形象。世界上其他地區都不是這樣的,要么是東西山脈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要么是南北山脈如美洲的落基山脈等。
而且中國地理上是三大階梯,每個階梯上都有大量的山脈,這樣中國的山脈之間的氣候差異也非常大。
可以說,在中國如果沒有爬過大山經歷的人,相當于沒出過門。
正因為中國的山地的地形地貌非常復雜,像阿富汗、俾路支省那種級別的山地就不夠我們看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平常訓練時就很熟悉各地的山地狀況,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山地軍事訓練。因此中國軍人出國作戰,根本不會擔心國外的地形地貌如何復雜。
從遠里說,朝鮮半島山地很多,中國人民志愿軍照樣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近里說,緬北山區縱橫復雜,我國特種部隊順利殲滅了躲在山里的罪惡毒梟。
我國特戰部隊一定會在俾路支山區打出漂亮的剿匪之戰。
談完這些,我們再談一個與俾路支歷史有一定關系的問題——對于“一帶一路”至關重要的中巴經濟走廊的終點瓜達爾港就在俾路支省境內。那么,瓜達爾港與俾路支有沒有關系呢?
也有關系也沒有關系,就看你從哪個角度說。
在俾路支省居住的俾路支人是波斯人與突厥人的混血民族,雖然歷史很長,但從未建立過國家要素齊備的國家,建立的只是類似部落聯盟的組織。
——公元12世紀,約有四十多個俾路支部落在賈拉·汗的率領下,在歷史上首次建立起大俾路支部落聯盟。
——公元15世紀左右,部落首領里德·拉斯卡麗再次統一俾路支人的各個部落。
——1666年,俾路支人再次建立起了一個最接近國家形態的部落聯盟組織,即歷史上人們所稱的“俾路支斯坦汗國” 。從社會結構形態來看,這個“國家”仍舊屬于典型的部落聯盟制國家。這個國家的核心地區是卡拉特,也被稱為卡拉特汗國。
歷史上的卡拉特汗國
直到18世紀,卡拉特汗國的六世君主納西爾汗才建立起一個擁有25000名步兵和1000名駱駝兵的部隊,統一了俾路支絕大部分地區。不過這個“王朝”并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國家機構,其統治仍然通過部落來間接執行。
1758年納西爾汗與阿富汗打仗戰敗,根據阿富汗與其簽訂的《卡拉特條約》——卡拉特汗王向阿富汗君主宣誓效忠,并且每年前往阿富汗拜見阿富汗君主; 一旦阿富汗對外宣戰,阿富汗君主有權調動卡拉特汗王的部隊參戰。
后來,納西爾汗跟隨阿富汗君主向南擊敗印度西北部的馬哈特人,納西爾汗領導的卡拉特汗王國進入全盛時期,其邊界向東囊括了今天巴基斯坦的德拉加齊汗 ,向北到達阿富汗赫爾曼德河的西南部,向西包括今天伊朗的錫斯坦 ,向南則占領了從卡拉奇到阿巴斯港的廣大地帶。
1792年,阿曼王子來到卡拉特汗國避難,卡拉特汗國的君主將瓜德爾城(也譯為瓜達爾城)附近約800平方公里的土地贈送給他,后來這位王子回國迅速奪取了政權。后來,卡拉特汗國勢力衰落,無力控制沿海地區,瓜德爾地區從此成為阿曼領土。
隨著19世紀英國殖民者和俄國殖民者在中亞和南亞不斷擴張,卡拉特汗國很早被英國殖民者滲透。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 (1839年到1842年) 開始時,英國要求卡拉特汗國為自己提供后勤和情報支援,卡拉特汗國沒有配合。英國軍隊于是在1839年10月攻占卡拉特城,處死了卡拉特汗王,俾路支人開始被英國奴役。
由于新的卡拉特汗王無法有效管控各個部落,襲擊英國商隊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此,英國在1884年出兵再次攻占卡拉特,再次處死卡拉特汗王,卡拉特汗國的國家機構被英國人解散。這標志著歷史上的俾路支王朝國家衰亡。
后來,英國又選出新的卡拉特汗王,幫助其統治當地部落。
為防止俾路支人反抗,英國殖民政府將俾路支地區“分而治之”。1871年,英國同波斯帝國劃定 “戈爾德斯米德線”,將俾路支西部地區劃給波斯帝國; 1893年,英國根據“杜蘭線”將俾路支北部部分地區劃給阿富汗。
俾路支人口占據絕大多數的德拉加齊汗被并入旁遮普省; 可汗格爾及其附近地區被統一命名為雅各布阿巴德, 并入信德省; 馬里、布格提、坎特蘭和恰格西被宣布為部落地區,同臨近的納西拉巴德、布蘭、奎達、諾史基與其他普什圖族人地區統一組成英屬俾路支省。
拉斯貝拉和卡蘭地區成為“特區”,受到來自卡拉特的監管; 余下地區如薩拉萬、加拉萬、科奇和莫克蘭則被統一為“卡拉特土邦”,構成英屬印度中最大的土邦。
1947年6月,英國政府正式承認印度獨立和印巴分治,英國表示鑒于俾路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其缺席立憲會議,因此“將有機會重新考慮自己的政治地位。”
1947年8月15日,巴基斯坦建國第二天,卡拉特王公亞汗宣布卡拉特“獨立”。但是1948年3月21日,卡蘭、莫克蘭和拉斯貝拉地區的部落領導人宣布加入巴基斯坦聯邦。馬里部落和布格提部落游走在巴基斯坦和卡拉特汗王之間。
與此同時,印度媒體爆出卡拉特王公“暗通”印度,希望成為印度的一個省,此消息在巴基斯坦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不久后巴基斯坦政府決定出兵,并在1948年初攻占卡拉特,將英屬俾路支省地區正式并入巴基斯坦。
到了1958年,巴基斯坦以300萬英鎊的價格自阿曼購買了瓜德爾地區,后來開始計劃建設瓜達爾港。瓜達爾港位于瓜德爾城南部,為深水良港。
瓜達爾港的重要地理位置
1998年美國福布斯公司偷偷與巴基斯坦接觸,企圖通過簽訂不平等協議霸占瓜達爾港,形成不受巴基斯坦政府管理的“獨立王國”,但在巴基斯坦國內輿論反對下失敗。
2013年,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取得瓜達爾港口及自由區運營權,2月18日,運營權移交中國企業。
2024年10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聯合聲明》中提到:雙方認為,瓜達爾港是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節點,重申將繼續加快推進瓜達爾港配套設施建設,穩步增加港口貨源,盡快解決用水用電問題,加快推進產業園區開發,扎實推進港口對外通聯。
從以上歷史來看,俾路支地區從來不存在完備的國家,最多存在過較大的部落聯盟,各部落的自主權力始終很大。歷史上,瓜德爾地區(包括瓜達爾港所在地)被俾路支部落首領贈送給阿曼,直到后來是巴基斯坦政府花錢正式買回來這一地區。
因此,中國開發瓜達爾港只能和巴基斯坦政府打交道,與當地的俾路支人沒有話講。
俾路支恐怖分子借口瓜達爾港位置屬于俾路支地區,野蠻襲擊中國駐瓜達爾港的工作人員,純粹是混賬至極!
相信,在中國特戰隊的幫助下,巴基斯坦政府軍一定會盡快盡早剿滅俾路支恐怖主義和分離主義分子。只有俾路支地區實現和平了,俾路支人民才能借中巴經濟走廊的東風富裕和安定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