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潤園·孫姐姐的茶
人生在世,無論是偃蹇還是通達,所得滋味,其實只是一個“閑”字。讀書是閑,煮茗是閑,鼓琴是閑,書畫也是閑。閑時能閑,忙時也能閑。山居更能得閑中之閑。至于季節(jié)更迭、風霜雨雪,也只是一個“閑”字。而世之所謂書法繪畫,所謂筆墨者,其實只是閑人閑時所為閑事而已。
圖丨潤園·孫姐姐的茶
書法繪畫,摹寫的是天地的形象,寄托的是作者的情感。天地無名,要藉著書畫來立名;造化有道,要藉著書畫來宣道。清代著名畫家石濤子曾說:“太古時期是沒有法則的,所以天地間道德具備。等到道德墮落了,法則也就制定出來了。這些法則是如何確立的呢?立于一畫。一畫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根本。”舉凡山川蓊郁,江河浩渺,草木繁盛,眾卉欣榮,都可以形諸筆墨。重要的,只在此“一畫”而已。
這“一畫”,不僅凝結(jié)在筆墨間,更蘊藏在每個人心底。
圖丨擬見
《大學》里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老子《道德經(jīng)》里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尊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里說:“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所以無論修身、修心還是修道,都首先要達到“一”的境界。一,乃是天地萬物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根本形象。
明白了這個道理,即領悟了書畫三昧。縱然只有一筆一畫,已足以宣示自然造化的奧秘。否則,縱然滿紙云煙,只是為自然山川摹影寫真而已。
圖丨潤園·孫姐姐的茶
據(jù)《景德傳燈錄》記載,六祖慧能說法的時候,蜀僧方辨前來參訪。六祖問他:“您平時都擅長做什么事情啊?”方辨答道:“善雕塑。”六祖正色說:“那你雕塑看看。”方辨不知六祖真意。過了幾天,塑了一尊六祖真身雕像,高有七寸,惟妙惟肖。六祖笑道:“你善雕塑,但是不解佛性。”就為方辨摩頂授記,并以袈裟相酬謝。
所以山居書畫,只是聊借自然山川形象,抒寫自己心中的一些感悟而已。
圖丨擬見
山居或者茶室里所懸掛書畫,應該以歷代高僧大德、山林隱逸之輩的墨跡手卷為珍貴,縱然一筆一畫,亦如遇故人。俗世間所謂“書畫”作品,即使被炒作到了天價,也不值得珍視,更不用說懸掛在山居或者茶室里了。
現(xiàn)在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一個“審美趣味”低俗的時代。人們不但失去了審美之心,也失去了審美的眼光。
圖丨擬見
千利休跟隨武野紹鷗學習茶道的時候,有一天,紹鷗讓利休去打掃茶庭。利休來到庭院,只見青翠的綠苔映著潔白的步石,庭院里很干凈,甚至看不見一片落葉。
利休毫不猶豫地走到一棵樹下,輕輕搖落了幾片樹葉之后,對紹鷗說:“我已經(jīng)將茶庭打掃干凈了。”
紹鷗看看茶庭,又看看利休,點了點頭。他知道,千利休已經(jīng)完全具備了茶人所應有的審美趣味。
| 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分享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