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吳柳芳的人應該非常多,但我還是想問個不討喜的問題:比她更出色的女主播不少吧,為什么偏偏她火了? 是因為她曾經的冠軍身份嗎?
1
退役體育冠軍們在離開賽場后,面臨著生活的重大轉折。
有的抓住機會和人氣,通過代言、廣告等實現財富自由;有的則“泯然眾人”,為生活奔波。
相較于那些將冠軍身份成功轉化的人,想依托頭銜擠進網紅賽道,通過互聯網放大個人知名度,然后實現財富增長的冠軍們,比起那些奪冠后快速財富自由的,后者很明顯是多走了一段充斥著風言風語的路。
吳柳芳在體操生涯中受過傷,退役后工作也不順利,當老師被拖欠工資,當體操教練編制又給了別人。
為了生活,她選擇做互聯網,認為這是除了偷搶之外的唯一出路。在談及為何做互聯網時稱 “就是想改命”。
2
有人認為這是 “擦邊” 行為,不符合世界冠軍的形象;也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亂紀,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給每個人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臺,但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把露臉視頻發到網上,更別說穿著比較清爽的著裝跳舞了。
一個人背負著冠軍的包袱,以及親友中可能出現的不解甚至指責,鼓起勇氣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網友,順便“改命”,一舉兩得,有問題嗎?
有問題,問題在哪?
問題在于冠軍的榮譽成了枷鎖,而不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助推器。
冠軍代表過去輝煌過,卻無法支持她一直輝煌下去。冠軍是人生的高光時段,但不等于一輩子都應生活在聚光燈下,他們也應有選擇自己喜歡職業的權利。
在職業不違法、個人精神頭未沉淪的前提下,確實沒必要對退役運動員的職業選擇提出過高的道德要求。恰恰相反,不違背公序良俗的職業選擇,應該給予理解和尊重;更多元的發展機會也值得祝福。
3
問題在于 “擦邊” 行為的界定比較主觀。
有的人一見短褲短裙,就立刻聯想到大長腿,然后就用 “擦邊” 來道德綁架那些真正希望展示自身之美的女性;
有的人……抱歉,很難舉出反例,男的但凡多看幾眼,基本上都要遭人白眼——哪怕是真的在欣賞。
既然無法明確界定是不是“擦邊”,平臺難以平衡評判標準的寬嚴尺度,那就一刀切好了。直接讓這類內容消失。
如果說既要保障創作者的創作自由和活力,又要避免低俗內容污染大眾的眼眸很難兩全,平臺不妨多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特點和競技積累,拍攝更多既能體現運動之美和形體之美,又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作品。
而不是迎合流量。
最后,不希望冠軍因為“擦邊”而被關注。謀生的活路有很多,離開互聯網這個捷徑,會發現路會有很多條,只是難走些。
完了,順著這個思路說下去,又進入了下一個循環:走捷徑—引爭議—走大路—太擁擠—走捷徑……
說了個寂寞。
既然那是流量的密碼,從電影到圖片,從平臺到個人都趨之若鶩,那就隨它去吧,都需要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