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都市中心城區,武侯區正在匯聚越來越強的發展勢能。
武侯轄區擁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音樂學院、武侯祠等眾多科教文化資源,依托這些金字招牌,武侯區延伸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之路。
武侯區再添“國家級”名片。
——2023年,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入選工信部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也是全國唯一獲評的微波射頻產業集群。
當前,武侯區開展“立園滿園”行動中,高起點規劃建設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武侯經濟開發區)、2個市級特色園區(華西轉化醫學產業園、成都音樂文創園)。武侯3個產業園區凸顯特色,端出自己的“招牌菜”廣邀產業客商。
近日,成都市自媒體協會產業觀察團走進武侯,實地走訪參觀微波射頻產業園、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成都音樂坊,現場觀摩武侯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情況,探尋高質量發展“密碼”。
成都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園
微波射頻:
瞄準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
說起“微波射頻”這個專業術語,也許你還覺得它很陌生。
其實,它早已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憑借其高頻特性和強大的穿透力,微波射頻技術在通信、雷達、衛星導航、醫療電子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成都市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大空間下,微波射頻這一細分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成都在這一領域擁有深厚產業基礎。2023年,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入選工信部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也是全國唯一獲評的微波射頻產業集群。
武侯區聚焦微波器件、射頻軟件測試服務、無線通訊三大細分領域,促進微波射頻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呈現出以雷達、通信類為主體,射頻軟件測試服務類為特色,微波半導體(模組)元器件生產相配套的產業發展態勢。
武侯區現已聚集微波射頻各類企業280余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90億元,是西部地區微波射頻產業發展主陣地。同時,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37個,形成專利超過700件,擁有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8家。
武侯區為此提出新目標,力爭到2027年,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微波射頻產業高地,產業規模300億元以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0家以上,10億級企業10家以上。到2035年,微波射頻產業達到千億級水平,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和綜合實力全面躍升。
微波射頻產業集群在武侯聚集
數字健康:
力爭引進產業鏈企業30家以上
以華西醫院為中心,武侯區集聚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和科研資源。目前,武侯大健康企業及機構超5000家,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提供的良好“土壤”。
成都醫藥健康產業構成中,在醫療醫美、藥械研發、高端診療等細分領域均形成一定優勢,武侯區找到一條能精準發力的全新賽道,最終確定搶灘“數字健康”領域。
在武侯區三環路內側,由華西醫院與華為技術強強聯合、跨界合作的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正依托雙方優勢,立足圈鏈邏輯,打造數字健康產業發展引擎。
作為國內?家以數字健康與醫療信創產業為重點發展?向的產業園區,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布局打造“?院?中??平臺”,推動數字健康產業集聚發展。
一院,即數字健康與醫療信創產業研究院,由四川?學智能系統研究院王俊峰教授擔任院?,開展產業?態體系謀劃、醫療信創培育創新和前瞻性頂層設計。
一中心,雙華醫療信創賦能中心。依托華為全棧式國產信息技術,打造醫療信創專屬云、智慧醫院管理系統,為醫療機構及企業提供算?、算法和數據集中存儲等服務,并打通數據聯通壁壘、實現互聯互通。
一平臺,醫?結合轉化應?服務平臺。聯合四川?學共建醫?結合轉化平臺,建立醫療信創聯合實驗室、數字健康專家?作站等功能平臺。?前有22個在研項?。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園區發展在企業入駐數量和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同時打造公共研發平臺,推動成果轉化。
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確立發展目標,未來5年力爭入駐產業鏈企業30家以上,產業規模達25億元以上。
醫療專用智能機器人面世
“音樂+”產業:
打造中國原創音樂策源高地
作為承載成都音樂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成都音樂坊就像是整座城市的“音樂引擎”。
片區一端連接著成都城市音樂廳,一端連接著九眼橋,擁有眾多演藝場地、樂器店、音樂培訓機構,自發形成了原創音樂孵化、樂器銷售制作、演藝演出、音樂教育培訓等產業生態。
目前已建成成都城市音樂廳、音樂大道、成都X現場、蜀宮琴臺等特色音樂文化場景,正在推動成都音樂文創總部基地、四川音樂學院音樂藝術大樓、學術交流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
未來成都音樂坊,將逐步打造成為全產業賽道布局、全生態要素齊聚,人才、產業、場景融合發展的音樂產業示范窗口、動能澎湃的中國原創音樂策源高地,構建世界音樂族的追夢天堂。
成都音樂坊
五大攻堅
推動產業園區“立園滿園”
產業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經濟強。
2024年11月15日,武侯區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落實成都市“立園滿園”行動,武侯區將著力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四鏈”深度融合、競爭能力突出、運行機制高效的現代化產業園區,推進特色優勢產業迭代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
武侯區提出產業園區發展新目標:
——到2025年底,形成功能精準定位、主導產業突出、錯位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達690家、總產值(或營收)2320億元。
——到2029年底,形成創新活力迸發、資源高效利用、產城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達840家、總產值(或營收)3370億元。
武侯區作為成都中心城區,積極推動“立園滿園”行動,充分發揮高校院所集中、創新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等比較優勢,按照“搭平臺、引伙伴、建圈鏈、聚產業”的思路,加快發展微波射頻、數字健康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著力構建具有武侯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武侯堅持走自己的特色產業之路,未來前景清晰可見。利用川大、華西、川音等資源優勢,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成都特色、武侯底色的應用場景。搶抓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建設重大機遇,招引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
大V看武侯產業
通過實地考察走訪,成都市自媒體協會產業觀察團對武侯區特色產業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觀察團的大V代表分享此行的見解和感受。
深耕成都的產業信息服務平臺@大成產經:武侯區在推進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給我們留下印象深刻。武侯善于“借雞下蛋”,利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金字招牌,培育出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產業應用場景,比如成都音樂坊、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同時利用國家級產業鏈優勢,加快發展微波射頻產業園等主陣地,武侯必將成為成都最具發展勢能的主城區。
財經自媒體人@潘談:從整體上看,武侯產業發展進入一個轉軌期,尤其是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和微波射頻產業園兩個“抓手”。雙華數字健康產業園有華西+華為兩大品牌支撐,在大健康方面有所基礎和前景。我本人非常看好的是微波射頻產業園,因為畢竟微波射頻技術是一種有高壁壘的、有科技含量的,并且園區已經相當成規模,有龍頭企業來做支撐。
財經自媒體人@文玉伯:在走訪過程中,武侯產業園區整體給人印象是基礎牢固、穩健,比如成都音樂文創園依托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園區地處成都音樂、藝術產業核心地區,人才匯聚、產業基礎雄厚。再比如華西轉化醫學產業園,依托的是華西醫院、華為兩大龍頭,具有發展數字健康產業不同尋常的優勢。
財經類自媒體@文軒財經:通過實地探訪感受到,成都武侯區產業發展呈現出多元化、高端化和創新化的特點,武侯區憑借其先天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創新資源和扎實的產業基礎,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尤其在高端醫療、音樂文創、數字健康等產業鏈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區域經濟也持續高質量發展。
產經類自媒體@產業成都:武侯區產業資源非常豐富,既有微波射頻、智慧醫療等科技含金量極高的產業類型,也有音樂文化等貼近生活的優勢產業。近年來,武侯區也積極發展優勢產業,發展音樂+,與其他非遺文化結合打造引進蜀宮琴臺、黑膠文化館等優秀項目,讓文化步入生活日常。建議還可以開展更多可以吸引普通老百姓參與的音樂項目,比如街頭錄音棚等設施,強化武侯區的音樂產業屬性,為音樂之都注入更多煙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