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離世的名人中,最讓我產生共鳴的就是瓊瑤。
不是有多喜歡她的作品,而是她離世的方式及遺書表達出的死亡觀和我的死亡觀高度契合。
我一直是個愿意掌控并喜歡規劃自己人生的人。今年46歲,對自己以往的人生基本滿意,現在,經常對自己的人生做思想實驗,但我的實驗不緬懷過去,只暢想未來。
比如想自己以后怎樣養老,細算過自己以后的養老金,規劃過63歲退休后的生活,根據平均數,我預估過自己大概到73-76歲身體就會出現讓人非常煩惱的小毛病,等等……
我比較有質量的生活頂多還剩30年,頂多了。
所以,思想實驗的結果是:這三十年我要盡力去體驗這個世界,甚至列出了兩個清單,一是在紅塵俗世必須要完成的事,比如把孩子培養到獨立,把上一輩熨熨貼貼送走,二是自己內心最想體驗的事的清單……
我唯一不能掌控的就是我有一天得了重病該如何是好,最優解當然是安樂走,但國內容不下這個。
所以,我早已很正式的考慮這個問題了:到時候自己送走自己。
還有三十年去研究具體的技術細節問題,相信我會樂在其中的。
現在,終于有一個重磅名人先行替我走過了這條路。雖然我一直很尊重瓊瑤,但當我聽到消息時并不悲傷,甚至不感慨,而是發自內心的替她高興。
真的,我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看到消息的一剎那get到了那個點。
感謝瓊瑤女士,一路走好。
借你吉言,剩下的三十年,我會瀟瀟灑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