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公司?就是兩年帶動全球市值至少3個日本或德國的GDP
下文轉自智東西,更前來源于彭博社、《紐約時報》:
大體,就是由于OpenAI公司ChatGPT引領AI風潮,短短兩年時間,光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6家科技公司(都在全球市值前十),其市值暴漲8.9萬億美元,如果算上其他公司、比如提供服務器的超威、戴爾、惠普等,還有全球相應公司的價值增長,應該至少12萬億美金,也就是3個日本或者德國的年度GDP——而這一態勢還在更加瘋狂延續和擴大。
再有,目前風險投資主要和大部分向AI項目集中:截止2024年10月份,全球風投項目共吸引約1661億美元資金,生成式AI項目吸引了319億美元,其它AI項目吸引了660億美元,非AI項目吸引了680億美元——生成式AI吸引的風投資金占全球風投項目資金總額的19.2%,而整個AI項目吸引的風頭資金占全球風投項目資金總額將近60%!超過一半。
我之前曾談過,隨著英偉達登頂全球市值,AI時代徹底開始,不少分析師認為,明年,英偉達和微軟、蘋果將角逐4萬億美金市值節點,可能英偉達市值最終不僅這個數字。
而OpenAI更在醞釀7萬億美金融資計劃——個人判斷,如果OpenAI能向AGI邁出堅實和最大一步,那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說不定就成它的了。
所以,如果你要問什么是公司?這就是,引領全球,引領時代。
很多人現在唱衰ChatGPT,說是計算資料已經用盡,整合還沒有升級,算力遇到瓶頸,也確實有這方面的表現,但OpenAI官宣從12月5日開始,將在12天內連續放出重磅模型和創新——之前OpenAI曾稱將在年內推出是現行GPT-4性能100倍的新模型,或許還沒到GPT-5,但肯定會更前一步,且不僅只是GPT一種模型。
個人的判斷,人類在4年內(也就是2028年、也就是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結束)就會實現AGI(大多數方面超過人)、6年左右(2030年)實現ASI(超級人工智能,超過全人類,這個其實已經不能叫人工智能了,應該叫另類智能,人類哪還有什么資格說人工?),完全具備毀滅人類能力,從那個時候起,人類就至少會被邊緣化,AI成了主導,然后要毀滅人類會成為隨機中的必然·····
就ChatGPT最新版本,以及OpenAI公司最大競爭對手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3.5 Sonnet,包括馬斯克前一段時間推出的純自動駕駛等而言,其已經具備一定的攻擊性和危害性——如果不加制約,其現在就能搞人···AI距離擁有類似于人的意識已經只剩一層窗戶紙了!指數級發展的AI正在快速向最后捅破邁進。
請注意,真的只是一層窗戶紙了!
我的看法,如果人類在這之前沒有應對框架并開始落地施行,那以后就沒有機會了,只能坐等被毀滅,如果是這樣,30年······
請記住我的這些話,請記住!!
如何應對?為什么要這么應對?為什么別的設想和作為都沒什么用?敬請留意拙作《世界主要社會形態及走向-人類自救時間只剩不到10年》,已經在新加坡全球華人出版社出版,紙質版將在官網和友聯書局等上架,電子書版本將在相關電子書平臺上架,敬請留意。
另外,這本書的延展(一本三四萬字的小冊子),也在最后淬火階段,對于個人而言,淬火很痛苦······之前的一次淬火,讓我有了“人的社會的相對論”,這次···
這本小冊子暫名“未來世界”,將具體談談AI的最新動態和幾年內的情形、談人類的有效作為和窗口期、談人類可能會失守、談即便明天滅亡也要為捍衛最后的尊嚴而戰、談人即便毀滅世界也還是向前——
當然,這對曾經的自然人而言···一切浪漫以及邊暈、一切哲學包括發散,都完全······在更高階的宇宙生態,這些看起來或許極其幼稚低級,就像現在的人看低等動物的發情和“思考”···可能偶然也會被“感動”?
下面是來自彭博社和紐約時報的相關信息:
美國6大科技公司市值暴漲8萬億美元!ChatGPT推出兩周年
2024-12-02 21:20·智東西
編譯|依婷
編輯|漠影
智東西12月2日消息,根據彭博社報道,截至2024年11月30日,OpenAI旗下聊天機器人ChatGPT已推出整整兩年。發布之初,OpenAI的工作人員曾押注ChatGPT會積累多少用戶,最大膽的預估用戶數是10萬人。
事實是,過去兩年,在全球矚目下,ChatGPT在兩個月內獲得了1億注冊用戶,超越海外版抖音TikTok,成為歷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目前,ChatGPT在全球擁有約2億活躍用戶。
據彭博社統計,在由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熱潮下,美國最大的六家科技公司,其市值總額在兩年間增長超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萬億元),AI芯片制造商、云服務提供商、咨詢公司這些賣鏟子和賣鎬頭的人賺得盆滿缽滿。
一、大、中、小型公司市值增長存在巨大差距
在ChatGPT推出后的兩年間,美國最大的六家科技公司——英偉達(Nvidia)、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其市值總額增長8.3萬億美元。
其中,“賣鏟子”的英偉達市值增長最為明顯,2022年11月30日至2024年11月25日,其市值增長了2.9萬億美元,漲幅超700%;Alphabet的增長絕對值最小,為7527億美元,漲幅約66%。
▲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之后六大科技公司市值變化(圖源:彭博社)
中小型公司僅獲得了較小的回報。2022年1月3日至2024年11月25日的統計周期內,科技板塊推動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簡稱為“標普500”)上漲了超30%,而小型股600指數(S&P SmallCap 600)的漲幅為15.6%,中型股400指數(S&P MidCap 400)的漲幅為24.9%。
▲2022年11月以來的市場總回報(圖源:彭博社)
二、賣鏟子和賣鎬頭的人賺得盆滿缽滿
兩年間,AI芯片制造商的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
ChatGPT推出次年的第一季度,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超越英特爾(Intel),并在接下來的六個季度持續走高,和英特爾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2024年第三季度,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為308億美元,是兩年前的八倍;同期英特爾數據中心收入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43億美元,下滑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33億美元,降幅約23.26%。
▲三大AI芯片制造商的數據中心收入(圖源:彭博社)
微軟、亞馬遜(AWS)、谷歌的云服務收入也在過去兩年間加速增長,2024年這三大云服務提供商的年收入總額已達2560億美元,兩年增長超36%。
▲三家主要云服務商的年收入(圖源:彭博社)
彭博社將咨詢巨頭形容為這場淘金熱中的“鎬頭和鏟子小販”。據《紐約時報》報道,麥肯錫今年約40%的業務與生成式AI相關,IBM的生成式AI業務收入已達到30億美元。另外,埃森哲的生成式AI合同金額總數從2023年下半年的3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10億美元。
▲2024財年埃森哲的生成式AI相關合同金額(圖源:彭博社)
用于訓練大規模AI的服務器市場也正在起飛。自ChatGPT推出以來,尤其是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超微(Super Micro)、戴爾(Dell)、惠普(HP)的服務器收入獲得了明顯的增長。其中,超微AI服務器收入從2022年第四季度的約3.32億美元,漲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的35億美元,漲幅高達954%。
▲ChatGPT推出之后頭部AI服務器公司的收入(圖源:彭博社)
三、生成式AI吸引全球近20%風投資金
就全球范圍的風投資金流向來看,ChatGPT出現后,風投機構開始加大對生成式AI相關項目的投資比例。
以2024年為例,全球風投項目共吸引約1661億美元資金,生成式AI項目吸引了319億美元,其它AI項目吸引了660億美元,非AI項目吸引了680億美元;與生成式AI相關的風投項目資金總額占全球風投項目資金總額的19.2%,2022年這個數值僅為2.16%。
▲風投資金流向(圖源:彭博社)
結語:生成式AI競賽場巨頭優勢大
2022年末ChatGPT推出之初,它所代表的生成式AI被期待給初創公司帶來更加平等的入局門檻,但創始人們很快意識到了算力的昂貴,逐漸放棄基座大模型的研發,轉向做更容易控制成本、也更容易落地的AI服務。
但從目前的數據上來看,在這場技術革命中,大型科技公司牢牢掌握了主動權,在做具體的產品上,中小型初創公司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好在生成式AI的市場格局還處于高速變動期,在細分賽道找準定位或許可以成為初創公司的突圍解法。
來源:彭博社、《紐約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