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鴉片全民狂熱,日本人瘋狂迷戀彈珠機,上百萬人輸得一無所有,妻離子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
這種名為彈珠機的游戲機,每次投入很少就可以以小搏大,瘋狂的刺激讓日本人趨之若鶩,每年上百萬人因此輸得一無所有,甚至還為此丟掉性命。
作為日本唯一合法的賭博游戲,彈珠機已經成為日本的“精神鴉片”,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為何日本政府會選擇視而不見呢?
玩法簡單充滿誘惑的游戲機
彈珠機說起來很簡單,在我們大部分人看來,那就是路邊超市擺放出來給小朋友玩的。在日本,簡單的彈珠機卻干著不簡單的事。
彈珠機的創意,最早來源于歐洲的撞球機。1930年,日本名古屋的發明者,借鑒撞球機的理念,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彈珠機。
發明者也沒能想到,木質的機身、用來發射彈珠的手動拉桿……這個原本給兒童創造的玩具,最終會成為諸多日本家庭的噩夢。
最開始彈珠機也確實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玩,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也愛上了這個簡單的玩具。
再后來當彈珠機和金錢掛鉤之后,它就發生了質變,從一個玩具變成了賭博機器,甚至發展成日本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了更大的市場需求,彈珠機也有了更大的改進動力,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在技術,都經歷過多次更新換代。
外殼從原來的木質變成現在的塑料和機械技術,造型也越來越漂亮。服務的對象從孩子變為成年人,經營場所也從露天搬進了室內。
技術方面,隨著自動射珠裝置的引入,彈珠機的操作也越來越簡單輕松,以前還要費力拉拉桿,現在只需要簡單按一下按鍵,彈珠就可以輕松射出。
全天24小時營業,隨時隨地給玩家提供“娛樂”,讓他們可以放松心情,更有機會以小搏大,說不定就有單車變摩托的機會。
當彈珠機逐漸脫離玩具的屬性之時,其給日本社會帶來的影響,也徹底背離了最初發明者的初衷。
發展到現在,彈珠機已成為日本人心目中最受歡迎的解壓工具,有事沒事玩一玩,儼然已經成為很多日本人的日常。
彈珠機風靡日本的原因
在游戲和娛樂方面,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很多方面都在引領世界潮流。但就是在這樣嚴酷的競爭環境中,彈珠機還能脫穎而出獲得眾多青睞,不得不說其有獨特的優勢。
彈珠機風靡日本,最主要的是因為其玩法簡單,可以讓玩家在最短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操作,釋放壓力獲取最大的滿足感。
和其他游戲相比,彈珠機幾乎沒什么規則和門檻,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松上手,連學習熟悉規則的步驟都可以省略。
隨便一個人都能快速上手,這就有了巨大的消費群體基礎,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甚至是兒童都可以參與其中,從中獲得快樂。
隨著制造技術越來越先進,大量的光效技術融入其中,彈珠落入相應區域,可以觸發不同的特效,既讓玩家獲得成就感,又可以體驗不同的光效聲音。
最重要的是,彈珠機的體驗成本很低,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玩一把,而且玩起來速度很快,隨時都可以加入也隨時都能退出,不像其他娛樂項目需要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
正是憑借著以上優勢,彈珠機成為很多日本人青睞的解壓方式。統計數據顯示,每天有超過500萬日本人,停留在彈珠機前,享受幾把簡單卻充滿刺激的解壓時光。
當然,成年人去的都是專門的彈珠機店,而學校周邊還有一些小商店擺上幾臺彈珠機,專門為學生群體服務,可以說是老少通吃。
從小接觸彈珠機,潛移默化中就會形成固定的消費習慣,等這些孩子長大之后,又將成為彈珠機的忠實玩家。
經歷過忙碌的一天之后,拿出一點小錢和少量時間,就可以在彈珠機前玩上幾局,釋放巨大壓力帶來的緊張和配備,這是一種最有性價比的休閑消費方式。
從娛樂到賭博,彈珠機華麗變身
如果只是簡單娛樂一下,花小錢辦大事,彈珠機也并不值得引起巨大關注,但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日本的彈珠機已經越來越偏向于賭博。
雖然每一局的成本很低,但擋不住一些人輸紅了眼,不停地投入時間和金錢,希望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萬一像中彩票一樣運氣爆棚,還可以擺脫悲催的社畜生活。
每一次從投幣到彈珠射出,再到最終彈珠落回,一局游戲根本用不了一分鐘。就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玩家會經歷從期待、緊張到失望或驚喜等多種情緒。強烈的情感刺激,讓人體分泌更多多巴胺,帶來的快樂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如果沒中獎也就罷了,問題是一旦中獎,彈珠機發出的強烈的光音特效,瞬間會吸引來其他玩家羨慕的目光。在大家矚目中成為最靚的仔,這樣的誘惑有幾人能抵擋得住?
不過,彈珠機已經發展成賭博的工具,就注定這短暫的榮耀都是虛幻的,而為了得到這短暫的歡愉,玩家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雖然玩一次只需要一兩個游戲幣,但任何東西都怕上癮,更何況賭博這種事。彈珠機在日本的瘋狂發展,讓幾百萬人付出慘重代價,甚至有上百萬人因此傾家蕩產。
一些人最初抱著玩樂的心情,從來不覺著這會是賭博,畢竟也就是一兩個游戲幣的事,就算輸了也沒什么影響,如果贏了可都是滿滿的成就感。
彈珠機就這樣讓越來越多沉迷上癮,即便最初只是想來隨便玩一玩的,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控制不住自己變成賭棍。
用彈珠機賭博,就如染上精神鴉片一樣,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直到最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彈珠機上,不顧家庭和親人。
賭博從來都是輸多贏少,越陷越深總想著再試試就能翻本,說不定還可以中個大獎一夜暴富,想贏更多錢,然后玩家的投入就會越來越大,導致家庭支離破碎。
有些父母玩彈珠機太投入,忘記了鎖在車里的孩子,最終導致中暑或窒息而亡。類似的惡性事件,近些年來在日本頻繁發生,究其原因都是用彈珠機賭博惹的禍。
日本政府為何不管?
全世界公開承認賭博合法的,只有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和我國的澳門,在日本,賭博也是一種違法行為,用彈珠機來賭博,也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而已。
既然是賭博,而且還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為何日本政府卻無動于衷,絲毫沒有管控的動作呢?
其實,針對彈珠機瘋狂發展并引導嚴重后果,日本政府也并非無動于衷。早在2008年就出臺了《消費金融法》,希望通過立法形式抑制彈珠機的瘋狂發展。
法律剛推出時,確實震懾住一些玩家,不過這都是些新手玩家,對于那些已經上癮的資深玩家來說,還是會想方設法地繼續玩。
對彈珠機店而言,新法無疑影響了賺錢大計,于是本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原則,店老板們也改變策略,把中獎返還現金改為各種禮品,當然這些禮品最終還是能兌換成錢。
為了給玩家繼續提供服務,也為了能“合法賺錢”,彈珠機店老板稱得上是煞費苦心,頗具鉆研精神。
這種“曲線玩機”的方式推出之后,完美避開了法律的限制,新老玩家大聲歡呼,快樂的日子終于又回來了。
對于這種陽奉陰違的情況,日本政府肯定不可能不知道,但形式上出臺法律,和國民能交代過去就行了,政府也不想把彈珠機一棒子打死。
雖然涉嫌賭博給很多家庭帶來災難,但相對于高額的稅收,彈珠機引發的后果也好像不是無法接受,畢竟妻離子散是國民自己的事,而收不上稅可就是政府的問題了。
彈珠機遍地開花,每年可以給日本政府帶來3000億美元的稅收。如此高額的稅金,日本政府也不舍得痛下殺手。畢竟現在的日本經濟可不景氣,如此穩定的稅源大戶必須呵護好。
經濟上的依賴性,導致日本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必須權衡利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敢把整個行業徹底干死。
總體而言,日本政府是在兩難之中,一方面是無法彌補的社會傷害,一方面又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道德與利益到底如何取舍,成為歷屆政府頭疼的問題。
再加上日本政體的特殊性,政府隔三岔五就換首相,政策也沒有延續性,彈珠機賭博的問題,也只能這樣繼續拖著懸而不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