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生
發布|消費紀
聲明|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復制再發布
夏天騎車,冬天滑雪。
不結婚的中青年總要選擇某種方式消耗自己無處安放的多巴胺。??
從立秋開始,雪冰雪品牌方,就像開了春。
一面種草,一面投流,生怕這個冬天被消費者拋棄。
11月中旬以來,全國的主要雪場集中開板。哪怕還在忙著造雪、連門都沒正式開的滑雪場,也是早早地就搞起了早鳥團,不少人沖著優惠先把票囤上了。
同時,消費紀觀察到,近兩年的雪場里不光是那些專業玩滑雪的 “大神” 們了。作為一項充滿激情與挑戰的戶外運動,其獨特的 “反叛氣質” 和鮮明的圈層屬性,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群體一股腦地扎了進來。
不同的是,這些年輕人主打一個會過日子:上閑魚買二手雪具、到了雪場直接租裝備、拉上搭子一起“團購”教練。
另一邊,不少旅行社和俱樂部也看穿了年輕人的小心思,專門推出特定群體優惠和團購套餐來吸引新人嘗鮮。
從滑雪裝備的熱賣,到雪場周邊旅游配套產業的興旺,再到圍繞滑雪形成的培訓、社交等新興消費鏈條的蓬勃生長,曾經被視為 “冷” 資源的冰雪,如今正在爆發令人驚嘆的 “熱” 活力。
近兩年的朋友圈現狀:一到冬天,總有一兩個朋友在滑雪。
當大家兜里有了閑錢,就開始琢磨著找點新鮮好玩的事兒來做。滑雪這項運動,又刺激又能鍛煉身體,還特別時尚,自然就成了很多人的心頭好。再加上此前冬奧會的帶動,這個曾經非常小眾的運動,這兩年突然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但滑雪熱并非是一時的東奧熱,根據11月發布的《2024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上一個雪季國內滑雪場的滑雪人次就達到了2308萬,已經超越了冬奧年雪季,全國滑雪場數量達到935家,相較于之前的統計數據,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從全球室內滑雪場的發展來看,中國已經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強國。
圖片來源于《2023-2024 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尤其是近年來,南方滑雪場的發展令人矚目。“什么值得買”相關數據顯示,自2023年12月以來,全國滑雪消費GMVTOP5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南方滑雪市場的崛起。
南方的孩子,總是對雪有莫大的向往,每到下雪就會變得興奮,更別說是滑雪這種快樂的雪上運動了。可是歐洲太貴、北方太遠,想滑雪總有限制,??????所以一生要強的人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隨著室內滑雪館和人工造雪技術的發展,南方滑雪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以位于蘇州的太倉阿爾卑斯冰雪世界為例,室內滑雪館采用了先進的人工造雪系統,能夠在常溫環境下制造出高質量的雪道。除了雪場,場內還包含冰雪樂園、Clubmed度假村、時光境、營地和光影世界六大體驗區。
雪世界分為暖區和冷區,冷區又分為滑雪區與娛雪區。滑雪區共有5條模擬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的雪道,配有7條魔毯同時運行,5條雪道等級各不相同,不同水平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區域。
此外,南方滑雪場在運營模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體驗式消費。除了滑雪本身,還結合了親子游樂、休閑度假等元素,打造了綜合性的冰雪主題樂園。
例如,一些南方滑雪場會在夏季推出室內滑冰、冰上表演等項目,能夠實現冰雪運動的四季運營,有效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雖然目前以南方游客主導的滑雪運動新趨勢逐漸顯現,但滑雪依舊是一項與季節和地域高度關聯的產業,因此北方仍是滑雪場的主陣地。
根據攜程數據,2023年春節期間,冰雪游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倍,熱門目的地多為北方城市,包括哈爾濱、牡丹江、長春、白山、北京、烏魯木齊、大興安嶺、吉林市、延邊、神農架等。
加上北方滑雪場在規模和設施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所以不少大型室外滑雪場都擁有多條國際標準的雪道,并且還會承辦多項國內外大型滑雪賽事,這類雪場在專業滑雪領域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此基礎上,冰雪產業還與旅游、文化、體育、康養等多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消費模式,在拓寬了冰雪經濟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增長點。
不可否認的是滑雪成為了很多人熱衷的戶外活動之一,然而,滑雪的粘性相對較低也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滑雪受到地域和季節的限制較大。在國內,大部分優質的大型滑雪場多集中在北方地區,且冬季才是滑雪的黃金時段。
對于南方地區以及非雪季時期的消費者來說,能夠參與滑雪的機會相對較少,這就導致了他們很難形成長期穩定的滑雪習慣。
其次,眾多滑雪者之所以長期處于 “體驗式滑雪” 層面而難以進階,很大程度上是受滑雪運動 “燒錢” 特質的影響。
僅僅是一次滑雪出行,就需配備齊全包括滑雪板、雪鞋、雪服、滑雪杖在內的基本裝備,頭盔、墨鏡、手套以及護具和速干服更是不可或缺。
對于入門體驗者而言,其消費層級相對較低,通常會傾向于在滑雪場租賃裝備來滿足一時之需,價格通常在100-300之間浮動,比如消費紀了解到,神農架國際滑雪場可供租賃的滑雪裝備價格表上標注:雪服(35元/套)、VIP雪服(70元/套)、滑雪眼鏡(28元)、滑雪手套(16元/副)、單板護具(50元/套,1屁墊2護膝)。
然而,伴隨滑雪技術逐步提升,滑雪者對裝備品質與性能的要求也會水漲船高,往往會遵循從租賃裝備起步,到購置入門級裝備,再逐步邁向高端裝備的消費升級路徑。
“要是打算長期投身滑雪運動,購買自己的裝備則是必不可少的。入門級的滑雪裝備,包括頭盔、護目鏡等配件,一套下來大概上千元。不過隨著對體驗要求的提高,中高端裝備的價格并不低,數萬元一套的裝備在雪場中也并不罕見。”滑雪愛好者晶晶對消費紀這樣說道。
此外,晶晶還表示出行住宿費用也是滑雪消費中的重要一項。“如果是本地有滑雪場,可以選擇當天往返,也考慮住宿成本。不過如果你想去東北、新疆那邊的室外知名滑雪場,那出行住宿費用也占了支出大頭。”
“一旦進入雪季,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在大型滑雪場周邊的酒店民宿,價格可能會成倍飆升。不過現在很多商家會推出‘住滑一體’的套餐,比如我前段時間去松花湖滑雪,就選了3天2晚的1980捆綁套餐。”晶晶補充道。
“教練費用是根據教練的資質和教學時長而定。像北方的教練收費通常在100元/h,,而經驗豐富、擁有高級資質的教練,一對一教學一小時的費用可能高達上千元。不過現在很多人會選擇一對二或一對三的小班教學,每人平攤費用的壓力不會很大。”
根據晶晶的介紹,消費紀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如今,眾多滑雪博主身兼數職,活躍于滑雪產業的多元領域。比如他們借助自身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與粉絲基礎,推薦各類雪具,從滑雪板、滑雪鞋到護目鏡、頭盔等一應俱全;
此外,一些滑雪博主還憑借對滑雪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深入了解,開展游客住宿行程服務的承接業務,依據不同游客的需求與預算,規劃包括住宿安排、交通接送以及滑雪行程設計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套餐;此外,他們中不少人憑借自身的滑雪技藝,投身于滑雪教學工作,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員,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
滑雪作為一項呈現出穩定熱度的熱門項目,始終吸引新的參與者進入這個領域。
與此同時,在滑雪人群的消費觀念范疇內,也逐漸呈現出兩種具有顯著差異的趨向:一種為傾向于高成本投入、追求極致品質與體驗的高消費風格;另一種則是側重于成本控制、強調性價比的經濟型消費風格。
秉持“燒錢”理念的滑雪者大多是資深愛好者,將滑雪視為一種極致的生活追求,在場地選擇上,也通常會選擇大型的頂級滑雪場,那些享譽國際、擁有世界一流雪道設施與絕美雪景的滑雪勝地,例如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滑雪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知名雪場等,是這部分人的心頭好。
哪怕會因此耗費巨額的交通與住宿成本,也要親身體驗頂級雪道所帶來的刺激。
在裝備購置方面,他們熱衷于高端品牌。一塊專業級的競賽滑雪板可能輕松花費上萬元,根據公眾號All-season Snow的整理介紹,目前幾款頂級單板滑雪板的標準版價格均在1000美元以上,部分品牌的限量版接近3000美元,此外,被譽為滑雪板中“蘭博基尼”的Cheetah Ultra Sports,在中國售價6.5 到 7萬元,遠高于國外。
而另一陣營的省錢型滑雪者(僅僅把滑雪當作旅游度假的游客,以及手頭并不富裕的年輕人為主),則以更為務實和理性的態度對待滑雪消費,他們會優先考慮距離自己較近、交通便利且門票價格相對親民的本地或周邊滑雪場。這些滑雪場雖然可能在規模與設施的豪華程度上不及那些國際雪場,但足以滿足他們日常的滑雪體驗與打卡需求。
在裝備上,消費紀觀察到現在的年輕人更善于挖掘性價比高的產品,比如很多人會在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期間或者選擇一些國內新興的、主打性價比的滑雪裝備品牌進行選購,或是直接在閑魚上購買別人沖動買下的裝備,當然,如果只是想要體驗滑雪,滑雪場提供的租賃裝備無疑是最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在提升滑雪技術方面,現在的年輕人會充分利用滑雪場提供的團體課程優惠,或者與朋友組成滑雪小組共同聘請一位教練,通過分攤費用來降低學習成本。
在住宿、餐飲等配套消費上也秉持能省則省的原則,自帶簡單的食物和飲品,選擇經濟實惠的民宿或快捷酒店。
可以說,滑雪消費理念的這種分化,既是社會經濟發展與消費分層的一種體現,也反映出滑雪運動在不同人群中所承載的多元價值。
從話題熱議度和終端市場中消費者所展現出的熱情來看,滑雪無疑是擁有長期發展潛力的行業。
加上無論是燒錢型還是省錢型的滑雪者,都在共同推動著滑雪運動在更廣泛的人群中持續傳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滑雪的大軍中來,滑雪消費市場也會擁有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