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網友爆料:今年1-9月份的棲霞,經濟老慘了。開始不太相信,直到打開了官方網站。
棲霞1-9月經濟數據
看到這張表,嚇了一大跳,以至于只敢放圖不敢把文字表述出來。ps:數據包含經開區。
這些數據的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有大環境的影響,可能也有自身的問題。整體趨勢很難改變,自身問題還有調整空間,我們總結為“三重門”。
第一重:看得見的割裂之門很厚
作為南京主城的北大門,棲霞區的板塊被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山脈等割裂明顯:
第一部分是八卦洲,甚至很多人不覺得這是棲霞的地盤;
第二部分是經開區,或者說是燕子磯和經開區的結合體,獨立性很強,經常被列入鐵北板塊,而非棲霞;
第三部分是仙林,或者叫仙林大學城,被認為是棲霞的核心地帶;
第四部分是馬群,很多人都不知道馬群到底屬于哪個區;
第五部分就是棲霞山東側,主要包括棲霞濱江和龍潭新城。
如果簡化一下,棲霞至少被分割成為三塊,長江和鐵路是不可逾越的兩道坎。
第二重:看不見的割裂之門不薄
在這個行政區內,既有產業發達的國家級開發區,又有科創資源集聚的大學城。棲霞區,是一個三區聚合之地。
棲霞區如此格局可以追溯到新世紀初,2002年是一個標志年份。這一年,仙林大學城啟動建設,南京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如今,仙林大學城擁有12所高校20萬師生,南京經開區去年實現工業產值3455.6億元,占南京全市1/5強。
此外,棲霞山風景區管委會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割裂因素。
202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管理機制促進棲霞區域協同發展的意見》,從厘清管理職責、優化運行機制、強化資源統籌機制等方面著手推進。明確了由棲霞行政區統一負責,南京經開區突出發展實體經濟為主的功能定位,聚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企業服務、科技創新等職能;仙林大學城突出服務屬地高校、發展研創型經濟為主的功能定位,聚焦開發建設、高校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職能。與此同時,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逐步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交由行政區承擔。
但是,效果如何現在還不好判斷。
第三重:臨江不擁江的割裂很難受
鄰著長長的長江岸線卻很難開發,這就很難受。雖然幕府山有一段還可以,但這一段在整個棲霞的長度占比很低。
在文旅產業越來越重要的未來,無法把岸線形成像樣的長江岸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原本規劃的郵輪母港也是前途未卜,令人嘆息。
前方的路有多長還沒看到,當務之急是把擋在面前的門拆了,南京的發展離不開棲霞!
以上綜合整理自公開消息,觀點部分僅代表個人。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評論區分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