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鵬禹
作家魯敏在“棲閱大家講堂”講座。 南京市棲霞區文旅局供圖
大家講堂延請作家學者,濱江講座讀書又讀城,分眾策劃滿足多樣化需求,讀書風尚浸潤企業和社區……4·23“世界讀書日”前夕,本報記者來到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感受書香中國基層實踐,體會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的無限風景。
提升閱讀品質
看到新一期“棲閱大家講堂”的活動預告,讀者朱小紅果斷報了名。4月20日,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魯迅文學獎得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走進南京市棲霞區圖書館青春劇場,為百余名讀者帶來《用“女性的看見”講述新女性故事》的精彩演講。
“我們之前通常認為,女性文學離不開家庭、愛情和婚姻,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等作品寫的是阿勒泰、冬牧場、夏牧場,她的寫作有無限的疆域,她用自己的文筆創造了獨屬于自己的文學風景。”圍繞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蕭紅《呼蘭河傳》、李娟《我的阿勒泰》、楊本芬《秋園》等近年來廣受歡迎的女性文學作品,張莉分享了女作家如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建立嶄新的敘事語法,進而影響文學史。
“同樣作為女性,講座中提到的這些女作家的作品,引起我強烈的共鳴,活動結束后我還買了一本《有情:2024年中國女性散文選》,希望多了解當下女性作家的創作。”朱小紅說,“聽‘棲閱大家講堂’,已經成為我和先生周末重要的文化活動。”
“棲閱大家講堂”創辦于2023年,至今已舉辦60余場活動。棲霞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負責人說:“著名教育家梅貽琦認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家具備人文品格的公共圖書館也是如此,只有一流的書籍、大樓和硬件設施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讀書人、領讀人。”
來這里講座的“領讀人”不乏畢飛宇、葉兆言、韓東、黃蓓佳、葉彌、胡學文、朱輝、胡弦、彭學明、汪政、何平等名家,嘉賓包括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得主和長江學者等。“詩歌要從一滴水中看見一個世界,呈現一種最自然、最靈性的狀態。”詩人何向陽曾分享過如何讀詩、寫詩。“魯迅、沈從文、張愛玲分處中國現代文學三個重要時期,建立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主要創作范式。”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吳俊曾在活動中剖析現代小說的源流。“寫作者往往是生活的‘闖入者’。”江蘇作家協會副主席魯敏曾在活動中分享自己如何走上創作之路。
擴大讀者受眾
2024年末,一張“外賣小哥駐足聆聽《紅樓夢》講座”的照片在不少南京人的朋友圈刷屏。《這一幕發生在世界文學之都南京,不意外!》《外賣小哥停下腳步聽南大教授講紅樓夢,“六朝煙水氣”在此刻具象化》《文學屬于每一個努力生活的平凡人》等相關報道在全網閱讀量超千萬次。
故事發生在2024年12月3日傍晚。外賣員梁慎瑞在送餐途中,途經棲霞區的招商花園城廣場。當時,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懷明正以《從六朝古都到傳世名著——〈紅樓夢〉與南京的前世今生》為題進行演講。梁慎瑞以前就喜歡《紅樓夢》,一下子就被苗老師的娓娓道來吸引了,在臺側站著聽了整整20分鐘。這一幕被人抓拍發上網后,令無數網友動容。有人留言:“送外賣時間分秒必爭,小哥愿意停下來聽文學講座,說明是真愛。”
看到新聞的苗懷明也很感動,特意送給這位“文學同行者”一份禮物:一本他的《南京大學的紅學課》、一本《紅樓夢》主題日歷。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還與外賣平臺合作,贈送20套《煙水氣與帝王州》特裝版書籍給愛讀書的外賣員,其中一套贈予騎手梁慎瑞。
推進全民閱讀,共建書香社會,需要全社會參與、全領域覆蓋、全要素推進。在棲霞區,不論是外賣騎手、企業職工,還是青少年學生、文學愛好者,都能參與到全民閱讀之中。
“棲霞區小小朗讀者風采展示”已舉辦五屆,每年吸引約千名小學生參加。同學們以朗誦表演帶動閱讀寫作,圍繞紅色經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編排內容,以樸實、真摯的情感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紅楓智書吧”“江南水泥廠職工書屋”等一系列紅色書吧、職工書屋,以企業閱讀影響家庭閱讀,帶動社會閱讀,打通全民閱讀基層末梢,培育閱讀生態。全區144個公益性閱讀空間星羅棋布,形成“區級圖書館—街道文化站—社區書屋”三級網絡體系。從區圖書館到社區書屋、校園共享書柜、公園朗讀亭等新型閱讀空間,書香浸潤每個生活場景。
通過打造書香矩陣,閱讀成為棲霞居民新風尚。最新調查顯示,該區居民年人均閱讀量達8.3本,較5年前提升42%,成為書香棲霞建設的堅實注腳。
拓寬閱讀場景
棲霞區長江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擁有“萬里長江第一磯”燕子磯、“第一金陵明秀山”棲霞山等重要文化點位。當地圍繞長江文化做文章,持續推出“棲霞區長江文化系列閱讀活動”,將長江文化元素融入全民閱讀之中。
棲霞山素有“六朝勝跡”之稱,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從處于時空交匯點的南京棲霞,到南北交匯點、東西交匯點上的棲霞山文化,再到棲霞山文化的特色及貢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為讀者帶來關于棲霞山文化的分享。這場講座選在棲霞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舉辦,讓讀者成為游客,讓游客成為讀者,為大眾提供了閱讀長江的契機。
在燕子磯濱江公園廣場舉辦的“讀覽長江,閱知千古”棲霞區全民閱讀活動中,舞蹈《青花瓷》、歌曲《大美棲霞》、詩詞朗誦《祖國,一首唱不完的戀歌》等吸引眾多觀眾,活動的重頭戲是對江蘇作協名譽主席范小青的名作家訪談。不論是專程趕來,還是偶然邂逅,濃郁的文化氛圍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
與規模較大的全民閱讀活動相比,盧云更青睞一些“小而美”的文學沙龍。作為一名文化產業從業者,她平時也有散文創作愛好,曾在《青春》《中國婦女報》等報刊發表過作品。“我是‘棲閱大家講堂’的忠實讀者,也是‘霞WE TALK?繆斯’文學沙龍的忠實粉絲。這個由區文聯、作協組織的小型閱讀活動氛圍特別好,一群人圍著嘉賓坐,聽講之余還能相互交流,讓人們從忙碌的生活中突然安靜下來,享受片刻寧靜,非常難得。”
南京財經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教授蔣建梅注意到,“有聲書房”為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閱讀提供了便利。街坊鄰居路過,掃一掃墻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收聽10個類別、共計2400本書,每周還有新書上架。目前,棲霞已建成27個有聲書房。
“在媒介變遷和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應確立版權聯動意識,積極推動優秀作品的電子書、有聲書以及影視轉化,為民眾提供可讀、可聽、可看的優質‘閱讀’資源,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閱讀需求,服務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蔣建梅說。
據了解,棲霞區平均每年開展各類閱讀活動近800場,創新打造的“棲霞區長江文化系列閱讀活動”“棲霞區小小朗讀者風采展示”“棲閱大家講堂”等多個特色品牌閱讀活動有力拓寬了全民閱讀場景,深受讀者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