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粟裕于1983年將毛澤東主席給他寫的一封信公開,并將這封信送給中央文獻研究室,同時作了說明,人們才知道抗美援朝最初成立東北邊防軍的時候,中央要的是粟裕擔任司令員兼政委,要的是粟裕執行抗美援朝“新任務”。而隨著檔案材料的進一步公開,人們才知道毛澤東主席曾先后三電要粟裕赴任,并還讓陳毅親自轉達。這些足見毛澤東主席最初內定的是粟裕掛帥出征抗美援朝。
然而,近些年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聲音。認為東北邊防軍只是兵團級,東北邊防軍不等同于志愿軍,粟裕即便赴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也不一定是志愿軍司令兼政委。他的級別和威望不夠,不可能掛帥出征抗美援朝,等等。
針對上述東北邊防軍研究出現的一些偏頗和誤傳,帥克將就此問題作一專門的系列探討,以正視聽。今天我們探討第一個問題:如果不是掛帥出征抗美援朝,把臺灣戰役主帥粟裕從大東南調往大東北去干嘛?高崗兼任不就足夠了嗎?
根據公開的檔案資料,從上海戰役結束后不久,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于1949年6月21日,即明確電示粟裕“準備占領臺灣”。7月中旬,三野前委解除了宋時輪9兵團擔負的淞滬警備任務,專門抽出來進行渡海登島訓練,為遂行臺灣戰役做準備。
隨著臺灣戰役準備的不斷深入,隨著對渡海登島作戰艱巨性復雜性認識的不斷加深,粟裕籌劃的臺灣戰役作戰方案不斷調整。最大兵力時,僅陸軍便達到16個軍。不僅三野兵力全部參加,還有其他野戰軍的4個軍也要加入。考慮到臺灣戰役規模巨大,已經成為全國全軍的重大戰略行動,粟裕于1950年6月專門向中央建議:“派劉伯承或林彪主持臺灣戰役,而他作為華東軍區領導人則全力協助”。對粟裕信任有加的毛澤東主席沒有采納粟裕的建議,他鄭重明確:“解放臺灣之戰仍由粟裕指揮”。
此時,縱觀我國整個國際和周邊安全環境,由于有比三大戰役規模還大不少的臺灣戰役,故戰略的重中之重自然便是臺海方向。而在這一最主要的戰略方向,主席又指令粟裕坐鎮,專司規模空前的臺灣戰役的準備與指揮,足見主席對粟裕的倚重與信任。
然而,就在主席明確臺灣戰役仍由粟裕指揮之后沒有多久,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悍然派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企圖以武力干涉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以及美軍介入臺海出現的這一新形勢,使得我國際和周邊安全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7月7日和10日,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先后兩次召開國防會議,討論朝鮮局勢與我國的國防安全問題。會議決定,抽調戰略預備隊4個軍以及配屬的炮兵、空軍等部隊共25.5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其主要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并在必要的情況下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
透過這兩次會議,特別是作出的成立東北邊防軍這一重大戰略決定 ,表明此時我國的戰略方向實施了新的重大調整。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審時度勢,決定將解放臺灣的時間推遲,將主要戰略方向由東南轉向東北。
為適應這一戰略變化,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對主要戰略方向的掛帥人選進行了新的遴選與調整,將臺灣戰役主帥粟裕從東南派往東北,擔綱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之職。
我們說,把一個臺灣戰役的主帥突然間從大東南調往大東北,并且粟裕本人又從未在大東北打過仗,甚至從未到過。按說,戰略預備隊主要由四野部隊組成,由林彪兼任東北邊防軍司令政委最為合適。如再往下一個層級,肖勁光這樣的資深名將也不是不可以。但為何卻獨獨把粟裕調任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呢?我們無法猜度毛澤東主席的內心到底是怎樣考慮的。但有這樣幾點肯定是少不了的:
其一,必須是有高超指揮藝術之人。畢竟是與世界頭號強敵作戰,這種較量政治性戰略性極強,容不得有半點閃失。這就要求必須選派我軍最會打仗之人。
其二,必須是有大兵團作戰經驗之人。與所謂的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其規模顯然小不了。這就要求必須選派具備大兵團作戰指揮經驗之人。
其三,必須是敢打硬仗惡仗之人。我與世界頭號強敵綜合實力對比差距太大。戰爭的殘酷性、劇烈性可想而知。這就要求必須選派善打硬仗惡仗之人。
其四,必須是保持備戰狀態最好之人。畢竟是立國之戰,容不得試錯與出師不利,容不得疏于戰陣。這就要求必須選派備戰狀態最好之人。
對照這幾條,能夠入圍掛帥的并沒有兩三個人,相對來講是比較容易聚焦的。僅就指揮大兵團作戰而言,此前指揮過50萬軍隊以上的高級將領僅只林彪、粟裕兩人。而就保持備戰最好狀態之人,沒有人超過粟裕,因為他一直在籌劃和準備著臺灣戰役。
通過這樣分析,我們便似乎找到了毛澤東主席決定把粟裕從大東南派往大東北,從臺灣戰役主帥改為東北邊防軍主帥的基本邏輯和答案了。
有人說,主席和中央軍委讓粟裕當的只是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而非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沒有赴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不也是臨時兼任了東北邊防軍司令和政委了嗎?
其實,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難道把一個臺灣戰役主帥從大東南調往大東北,僅僅就是讓他管管東北邊防軍嗎?顯然調粟裕過去最核心的目的是應對戰略不測,是應對隨時爆發的戰事。如果僅是建設和管理東北邊防軍,高崗的資歷和能力便足夠。但若論打仗,那便是另一個概念了,只能是派粟裕這樣的一代戰將前往。
另外,在粟裕未到任之前,高崗一直急得不行,一再催促中央軍委要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趕緊赴任,稱自己實在有些吃不消。這同樣也可佐證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與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完全為了應對朝鮮半島戰事,準備與美軍大打的一個特殊戰略形勢下的特殊崗位與特殊職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