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15日,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給陳毅、粟裕發來了這樣一個指示:“許(世友)譚(震林)東兵團及其他華東部隊一切行動由華東局指揮,讓(饒)漱石學習戰爭指揮甚為必要”。此時,華野外線有陳毅粟裕坐鎮,內線由許世友譚震林擔綱。可為何毛澤東主席還發這樣一封電報,特別強調東兵團由華東局來指揮,特別讓饒漱石學習指揮打仗呢?
其一,戰略重心已轉至中原,由饒漱石來領導指揮華東戰略區,可使陳粟不分心,專心負責西兵團的外線作戰,以更好地配合劉鄧大軍的戰略躍進。
解放戰爭以劉鄧千里躍進為標志,正式進入由戰略防御向戰略進攻的轉變。這一轉變,使得原來的南線作戰重心由山東改為中原。
為適應這一戰略轉變,針對劉鄧千里躍進面對的十萬火急軍情,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決定華野實行“七月分兵”。主要分為西兵團和東兵團,也稱外線和內線兩個兵團。西兵團占華野兵力的三分之二,由陳毅粟裕來擔負指揮;東兵團占華野兵力的三分之一,由許世友譚震林來擔負指揮。
此時,不僅劉鄧千里躍進軍情緊急,就連戰略上配合的華野西兵團本身也不輕松,壓力同樣也不小。特別是“七月分兵”以來,整個華野的仗打得都不理想。直至沙土集戰役才有所改觀。
我們看,毛澤東主席發的這份讓饒漱石學習指揮打仗的電報,只是發給了陳毅粟裕,并未發饒漱石本人。這說明,毛澤東主席的想法是:華東戰略區暫由饒漱石這個書記和軍區政委來統一牽頭,陳毅粟裕不要再分心,要專心應對外線作戰事宜,要專心投入到配合劉鄧千里躍進的大戰略、大重心上來,以盡早擺脫外線出擊以來遇到的艱困戰局,努力實現戰略進攻的總體作戰目的。
其二,許世友畢竟是由縱隊司令員直接提升為兵團司令員,指揮大兵團作戰實踐并不多,客觀上需要上一級懂軍事的人來加以指導。
回過頭來看,華野“七月分兵”是有些倉促的。對于內線留下來的幾個縱隊,由誰主要負責軍事上的指揮問題,顯然是當務之急之事。最初,中央軍委和陳粟也曾有過譚震林負責指揮的考慮。但畢竟譚長期從事政治工作,專事華野副政委之責。所以,最終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決定還是由許世友來擔任東兵團的司令。
按說,許世友的資歷絕對是沒有問題的,紅軍時期他便是四方面軍主力軍的軍長。解放戰爭以來,他領導指揮的9縱也是華野善打硬仗、惡仗的主力部隊。但不管怎么說,紅軍時的軍長也好,解放戰爭時的縱隊也好,都不過是一兩萬、兩三萬人的部隊。由指揮兩三萬人的部隊,一下子上升為指揮十來萬人的部隊,職務也從縱隊一級直接躍升為兵團一級,對許世友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戰爭是最注重實踐的。對于許世友這樣沒有更多的大兵團作戰實踐的人,在他的上一級單位,也即華東局和華東軍區層面,有一個懂指揮的領導加以指導尤顯必要和重要。這種指導雖不用對許譚東兵團進行具體的領導指揮,但至少在戰略層面上可予以一定的調控和把握,這樣顯然更屬積極穩妥,至少確保在統帥部層面、戰略區層面、兵團層面的指揮鏈是完整一體的、是一致順暢的。
其三,作為華東戰略區的一把手,饒漱石學習指揮打仗亦屬分內情理之中,主席希望他在“軍事指揮上鍛煉出來”。
較之東北戰略區、中原戰略區等,華東戰略區黨政軍領導班子的配備有著自己的特色。東北戰略區和中原戰略區的黨政軍領導班子主要是一套人馬。比如林彪既是東北局的書記,也是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的司令員,而鄧小平不僅是中原局的書記,還是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的政委。而華東戰略區則不同,饒漱石雖為書記、軍區政委,但他在野戰軍內并不兼職。
戰爭年代指揮打仗是第一主業主線。而饒漱石身為華東戰略區一把手書記、華東軍區政委,學習指揮打仗自然屬于分內情理之中。特別是華野在陳毅、粟裕已轉戰到中原,與劉鄧在中原進行配合作戰,華野內線兵團以上指揮人員欠缺的情況下,饒漱石這樣的一把手書記、軍區政委學習指揮打仗,更屬應該和必要。
事實上,饒漱石從抗日戰爭時期,特別是“皖南事變”之后,便一直擔任新四軍的政委,長期處于新四軍和華東戰略區的一把手的位置,在黨政領導方面應該十分成熟,只是在軍事指揮方面缺乏具體歷練。主席此時明確讓饒漱石學習指揮打仗,既在這方面給他壓擔子,也期望他盡快補足這方面的短板。為此,主席在電報中甚至還這樣明確地說道:“膠東此次防御部署及反攻部署均甚適當,再過若干時期,(饒)漱石及黎玉均可在軍事指揮上鍛煉出來”。
毛澤東主席作為全軍統帥,他深諳統軍馭將之道,也深諳培養人使用人之道。細細分析研究主席給陳毅、粟裕發的這份讓饒漱石學習指揮打仗的電報,正是充分地體現了偉人的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