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當時中華民國的當家人老蔣被東北軍控制。之后老蔣被迫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當然東北軍控制老蔣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東北軍的印象是對老蔣有逆來順受的習慣:比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期間,東北軍本來是可以和關東軍打N次硬仗,甚至粉碎關東軍的圖謀的。但是東北軍的當家人張學良卻在老蔣的指令之下,選擇不抵抗,并把軍隊撤回到了關內。
后世認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索之一,是老蔣撤銷了東北軍的三個師番號。
放棄東北老家,東北軍沒有反抗,但是為了三個師的番號,東北軍就選擇扣押老蔣,這其中原因何在?
1、武林盟主老蔣
雖然老蔣是國民黨的老大,民國的當家人,但是,老蔣的權威性并不高——不論是在南京中央還是地方,老蔣的號令都受到抵制。
1927年-1937年,這十年時間,可以視為“十年內戰”時期,也可以視為“黃金十年”時期。在這十年時間里,老蔣和各地軍頭的關系其實是互相猜忌互相博弈的關系:比如廣西的桂系,就長期不服從老蔣號令,甚至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49年。閻錫山更是從民國元年就統治山西,直到1949年,其統治才被解放軍結束。
在中原大戰之前,老蔣和地方的軍頭頻繁爆發戰爭:包括蔣桂戰爭,也包括蔣馮閻戰爭。這些戰爭雖然最終都以老蔣獲勝而告終,但老蔣的行政對地方的效果很差。
此外,在南京高層,很多同盟會時代的元老也沒把老蔣的號令當回事兒。
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的年底,而就在這一年的五月,老蔣就和兩廣地區的軍頭發生沖突:當時日本對我華北地區虎視眈眈,所以廣東廣西的軍頭以老蔣軟弱賣國的名義譴責老蔣。甚至還組織武裝以抗日的名義,和老蔣對抗。而老蔣也積極應對這些軍頭。同時,軍統單位還聲稱收到消息:廣東的軍頭陳濟棠名義上反日,其實是另有圖謀。最終還是老蔣手段高明,瓦解了兩廣地區軍頭給自己營造的不利局面。
2、西安事變的推手
其實老蔣對于解決軍頭林立的局面也想出很多絕招:比如在和紅軍交戰的過程中,就不斷派軍頭手里的地方軍和紅軍交戰。這樣不論是紅軍被消滅還是地方軍被打擊,對老蔣來說都是有利的。
當然地方的軍頭也不是傻子。比如紅軍在西南地區活動時期,西南地區的軍頭和老蔣的中央軍,就各懷鬼胎。紅軍進入貴州期間,貴州的軍頭王家烈選擇出逃,結果被老蔣借此接管了貴州的軍務,并派中央軍入駐。而四川的軍頭看到王家烈的情況,也都開始想辦法抵制中央軍進入四川。
張學良失去東北以后,張學良的東北軍被老蔣打發到西北地區和紅軍交戰。比如當時紅25軍就和張學良的部隊有過交戰。
紅25軍的軍長是徐海東,開國大將。徐海東的軍隊重創張學良的部隊,張學良的部隊有三個師,被徐海東的部隊消滅。
其實民國時期人命如草芥,所以按理說,三個師被消滅,只要重新抓壯丁,還是可以恢復三個師的軍力的。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
因為民國的軍隊,也是有編制的——有編制,才能拿到軍餉。
老蔣得知張學良有三個師被紅軍消滅以后,于是下令撤掉了張學良這三個師的編制——意思就是張學良以后想恢復這三個師,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沒有編制了。
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旗下一共13個師的編制。對于三個師被紅25軍消滅的現實,老蔣一點悲憫的態度都沒有,居然還趁火打劫取消這三個師的番號?于是東北軍開始沸騰起來。這種沸騰也讓張學良感到坐不住。
畢竟,從1931年開始,東北軍和中央軍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而三個師的編制,更讓矛盾變得更加激化。
就在東北軍將士群情激奮的關口,老蔣又繼續讓張學良派遣東北軍進攻紅軍。而此時,一方面陜北方面和張學良取得了聯系,另一方面,東北軍將士也不愿意繼續給老蔣賣命。所以東北軍和紅軍事實上處于停戰甚至合作的狀態。
老蔣在南京坐不住了。于是決定去西安督促張學良快點進攻紅軍,不曾想在西安,老蔣就遭到了扣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