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蔣介石任命張學良為鄂豫皖剿匪副總司令,將總部設在武漢。而與此同時,張學良突然接到消息,有一個叫做劉尊棋的記者要來采訪他,張學良欣然接受。劉尊棋來到張學良面前,對他進行采訪時,對他說道:“參與內戰,部隊越打越少,到時候剩到一半的時候,您覺得您還能當這個副司令嗎?”劉尊棋一席話之后,張學良如有深思,默然無應。
少帥送行
1933年張學良因為在長城抗戰中負有領導責任而替蔣介石背了黑鍋,最終選擇通電全國宣布下野,離開華北地區遠走歐洲,既是為了對于國內的形勢息事寧人,同時也有了機會在先進的歐洲廣泛游歷。
在結束歐洲之行后張學良返回國內,面對蔣介石,張學良緘口不提他在歐洲所見所聞的真實想法,只是面對老蔣鼓吹意大利和德國制度的先進之處,直吹的蔣介石心花怒放頗為放心,于是蔣介石又讓他成為了鄂豫皖剿匪副總司令。
張學良接過蔣介石的任職,來到了司令部所在之地武漢,重新掌握部隊。
同時經過長城抗戰蔣介石發現地方派系部隊良莠不齊,作戰素質比起中央軍來差了不少。蔣介石考慮到中央軍,畢竟當年很多都受過黃埔軍校的教導,而這些地方派系部隊大多是野路子出身,于是要想提高整體部隊作戰能力,就必須對這些地方派系軍官進行再度培訓。而對于蔣介石,他存著小心思,他想借助培訓的機會將這些掌握實權的地方軍官籠絡為己用。
但蔣介石這次的培訓計劃中,東北軍許多將領也在范圍之內,于是東北軍的將領們一起動身前往廬山接受培訓,而他們就要路過武漢,于是他們也是聚在一起,向東北軍少帥首領張學良告別。
張學良在很早之前就認識到東北軍將領內部良莠不齊素質不一。雖然有一些從東北奉天講武堂出身的新式將領,但這部分將領終究還是少數,尤其是在郭松齡反奉的時候,這部分將領又折損許多。東北老派部隊中的將領很多都是土匪出身,所以提高部隊素質也是張學良一直以來希望能夠做到的事。
于是他見到東北軍的干將們聚在一起也頗為激動,于是在送行酒會上也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張學良希望赴東北軍的軍官們在廬山受訓能夠好好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到時候帶領大家一起打回東北老家去。
記者的采訪
在送別東北軍將士們之后,張學良接到消息,原來是有一名叫做劉尊棋的記者要對自己進行采訪。
劉尊棋在見到張學良之后,對張學良最近的近況進行了詢問,對他在歐洲的見聞也進行了一番深入的采訪。
張學良和劉尊棋談到自己在歐洲的見聞時興致頗高,暢所欲言。但臨近結束之時,劉尊棋向張學良表達了眾多因為當年九一八事變而流亡在外東北學子們如今的狀態和希冀。
聽到劉尊棋說到這個話題,張學良眼中濕潤卻又無話可說。他自己心中也知道當年自己帶領部隊撤出東北地區,給東北的父老鄉親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是事到如,當前的形勢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掌控的了的了。
而劉尊棋接著對張學良說道:現在您還是副總司令,然而東北軍參與內戰,部隊肯定是越打越少的。但如果您這邊帶領部隊打回老家去,那部隊肯定會越打越多。如果東北軍繼續在內戰里周旋,部隊越打越少,就算這十幾萬部隊還剩到一半的時候,您覺得您還能當這個副總司令嗎?
劉尊棋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狠狠敲擊在張學良的心頭上,他又何嘗不知道老蔣是借著東北軍之手在互相消耗呢?
但是事到如今,他已成為局中之人。要是讓他選擇的話,當初在中原大戰的時候,他可能都不會帶領東北軍入關,但是世上唯一沒有的就是后悔藥。
1934年的張學良已成為局中之人,他的行動和言行都受到蔣介石的監視,所以其實他存心組織部隊回到老家去,這又談何容易呢。這種難平的心態終于在兩年后達到了頂峰,他終于放手一搏和楊虎城一起做了一件震驚整個近代史的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