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REKT
文章編譯:Block unicorn
Hailey Welch加密行業的小丑和騙子,發行的代幣3個小時暴跌91%
有些人只享受那短短的15分鐘成名,像煙花一樣絢爛;有些人卻像扎在舞臺上的老小丑,停得太久,尷尬得無法下場……
在這個加密貨幣領域“求關注”的時代,每一個病毒式傳播的瞬間似乎都會催生出一枚代幣。于是,我們迎來了鷹神女孩——Hailey Welch和她的$HAWK代幣,該代幣市值曾飆升至驚人的4.9億美元,但僅僅三個小時后就暴跌了91%。
盡管Hailey Welch發推特保證“團隊沒有拋售代幣”,鏈上數據卻揭示了截然不同的真相——96%的代幣在上線前就已集中在十個關聯錢包中。
一位“狙擊”錢包操作者輕松獲利130萬美元,而普通投資者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投資灰飛煙滅。
在這個名人支持的代幣成為“災難速成班”的時代,$HAWK或許剛剛刷新了記錄。
隨著投資者叫苦不迭,律師事務所開始環繞“獵食”,有些人已經在低聲抱怨:“HAWK代幣需要聘請律師處理。”或許,吸引過多注意力也并非好事。
“這不是一場圈錢行動。”在推出$HAWK meme幣之前,Hailey Welch如此聲稱。這個由Web3孵化平臺overHere支持并宣稱要搭建主流與加密世界橋梁的項目,最終證明并不穩定。僅僅三個小時后,4.3億美元的市值就如空氣般蒸發。
“HAWK上線了!” 她在推特上發布合約地址,引導數千人涌入,結果卻讓他們全軍覆沒。接下來的事情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加密老手看了也會皺眉:HAWK暴漲900%,市值飆升至4.9億美元。
然后,重力來了。代幣價值崩塌91%,市值僅剩4170萬美元,這一切不過幾個小時。團隊為防止狙擊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在Meteora協議上設置高額初始費用。然而,劇透一下:這種方式根本沒用。
一位異常敏銳的“獵食者”不僅狙擊成功,還上演了一場“地毯式轟炸”。上線后僅幾秒鐘,一個錢包迅速吸走了17.5%的代幣供應量,并用4,195 WSOL(約合96.54萬美元)輕松完成交易。
僅90分鐘后,這個錢包便以翻轉約1.78億HAWK代幣的方式賺取了130萬美元利潤。
與此同時,食物鏈另一端的普通投資者則被“拔了羽毛,再也無法飛起來了”。據稱,其中一位不幸的投資者用140萬美元的MOODENG換入HAWK,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投資如牛市里的承諾般瞬間蒸發。
如果說上線的戲劇性還不夠,接下來則是加密圈“最愛”的偵探Coffeezilla的登場。這位“鷹神”的Spaces直播中途闖入,試圖追問關于所謂“數百萬美元騙局”的真相。
他的突然現身將這場已經混亂不堪的代幣發布會推向了高潮,但未能持續太久,因為他被靜音了。
她說了什么嗎?
Spaces直播繼續進行,但傷害已經造成,Coffeezilla(他是一位加密偵探,揭露騙局)點燃了一場無法撲滅的大火。
當討論轉向那些可疑的費用和代幣分配問題時,Hailey Welch給加密歷史留下了最“鷹式尷尬”(Hawkward)的一次退場——在直播中突然宣布自己要“睡覺”了。
沒有什么能比用一次虛擬“愛爾蘭式告別”(Irish goodbye)來回避棘手問題更顯得項目“正當”了。
這一切讓投資者不禁疑問:如果真沒什么可隱瞞的,那又何必急著“裝睡”呢?不過,眼看著數百萬資金在短短幾小時內化為烏有,睡覺或許成了面對憤怒投資者的唯一“避風港”。然而,當資金在數小時內蒸發殆盡時,任何解釋能否真正熄滅怒火?
危機公關緊隨而至……
“FUD(恐慌)傳得太離譜了,讓我們來解釋一下,”overHere團隊開始了一場拯救敘事的嘗試。
針對Bubblemaps數據顯示96%代幣集中于少數錢包的質疑,他們的辯解是:“一切都符合代幣經濟學。”
團隊聲稱,這些集中的錢包只是反映了公開的分配計劃:
21%分配給社區基金
20%分配給Hailey的粉絲
30%儲備
17%戰略分配
10%分配給Hailey(鎖倉)
僅2%公開分配
“Hailey的團隊絕對沒有拋售任何代幣,”他們堅稱,并解釋說她的代幣分配被鎖倉一年,且需三年完全解鎖。
或許,這是個高尚的舉措——如果其他90%的代幣沒有“自由行動”的話。當一枚代幣在三個小時內暴跌91%,市場機制會在意你的鎖倉期嗎?
鳥類成群而動
但這只“鷹”并非孤飛,代幣的推出并非在真空中發生。
一個月前,Hailey Welch發了一條耐人尋味的警告:“不是我的代幣,小心別被騙了。”她還指引人們去找Doc Hollywood和SolanaSweeper咨詢關于MEME幣業務的事情。
事實證明,她的話對了一半——確實是她的代幣,但“騙局”部分則經受了時間的考驗。
在Coffeezilla(加密偵探)的視頻中,Welch的律師無意中透露了她的實際報酬——12.5萬美元的預付費用,以及來自她分配的代幣收益50%的分成。當代幣繼續下跌時,律師事務所如同沙漠暴雨后的禿鷹般聚集。
Burwick Law在X上邀請任何在$HAWK中虧損的人“了解自己的法律權利”。一些用戶聲稱,他們已經向SEC提交了投訴——也許等SafeMoon的投資者拿到退款后,輪到他們了。真正的判決或許不會來自監管機構或律師,而是來自市場本身。
盡管批評集中在Welch團隊身上,鏈上數據顯示了另一位“罪魁禍首”——部分17%的戰略分配代幣流向了285位來自HAWKXJ地址的投資者,并在上線時完全解鎖。
這些“早鳥”毫不猶豫,迅速對后來者進行拋售。當早期投資者從后來者身上獲利時,究竟該怪代幣的代言人,還是那些拋售的“無形之手”?
至少,有一個狡猾的狙擊錢包賺走了130萬美元,而無數其他人則不得不面對比預期更輕的“行李”。
至少有人看到了這些警告信號,而其他人還在忙著刷新推特,尋找下一個病毒式瞬間。在加密的注意力經濟中,也許真正的“贏家”是知道何時轉移視線的人。在注意力經濟中,惡名是否與好名聲一樣有價值?
在加密世界對“下一枚暴漲幣”的無盡追逐中,哪怕短短十五分鐘的名氣也會顯得無比漫長。
雖然Hailey Welch從網絡MEME一路火到了發行MEME幣,但許多投資者也在這場病毒式流量狂歡中付出了慘痛的學費,領悟了“爆火名氣”的真正代價。
如今,每個加密玩家都該熟讀《如何避免被收割》這本教科書——第一章:名人代幣是對錢包健康的重大威脅。
然而,歷史總在重演,散戶投資者依舊像飛蛾撲火般追逐名人代幣,無視這場游戲愈發昂貴的“代價”。正如P.T.巴納姆(P.T. Barnum)據說所言:“每分鐘都有傻子出生,而兩個騙子等著割他韭菜。”在加密行業的注意力經濟中,這種概率甚至顯得有些保守。
流量與加密的交匯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守門人”角色——既能填補病毒式流量與可持續代幣之間的鴻溝,又能在更多名譽受損、錢包被掏空之前阻止這一切繼續發生。
或許,真正的“地毯式收割”并非來自我們沿途結識的那些朋友,而是來自我們對“這一次會不一樣”的盲目信念。
隨著律師事務所躍躍欲試,監管機構也磨刀霍霍,還有多少粉絲需要被“拔毛”,我們才會承認:有時候,十五分鐘的名氣里有十四分鐘都太多了?
如果覺得文章好看,你可以將Block unicorn 標注星標和添加桌面。
本文提供的信息僅用于一般指導和信息目的,本文的內容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投資,業務,法律或稅務建議。對于根據本文做出的個人決定,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我們強烈建議您在采取任何行動之前進行自己的研究。盡管已盡最大努力確保此處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準確的和最新的,但可能會發生遺漏或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