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及公立醫院并購除外),以引入國際優質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
其中重點在于外商獨資醫院限定為三級綜合、??苹?strong>康復醫院;雖外籍醫師可短期執業,但中方員工比例不低于50%;醫院信息系統須接入屬地監管平臺,數據存儲于國內。
屬地衛生部門負責準入及監管,定期評估試點效果,并與相關部門協同管理,推動外資醫院與商業健康保險對接,促進可持續發展。
外資醫院的門檻有多高
外資康復醫院進入中國,是否會帶動整體康復費用上升?它們對醫保體系中康復服務的收費標準有何影響?此外,這一變化能否改善當前康復行業從業人員的薪資狀況?
在中國,外資合資醫院較為知名的包括北京的和某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的嘉某醫院、阿某醫院及永某婦科醫院。其中,和某醫療也設立了專門的康復醫院。
然而,外資醫院在中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以和某醫院為例,其全國已開設十多家分院并成功上市,但門診費用顯著高于公立醫院。在北京,三甲醫院普通門診費用僅50元,醫保報銷后負擔更輕。而和某醫院普通門診費用最低約500元,還不包含具體診療和藥物費用。
盡管外資康復醫院配置高端,但高昂的醫療成本讓其難以成為大眾的首選。
外資醫院也能用醫保
不少人可能認為,公立三甲醫院的康復費用在未報銷情況下也不算低,但通過醫保,普通患者仍能負擔得起。外資醫院要是也能用醫保,不會造成巨額浪費嗎?
事實上,截至2024年,上海僅五家外資醫院接入中國醫保,結算等級三級,報銷比例普遍較低。大部分外資醫院還是私立,患者需承擔90%至95%的費用。這使得外資康復醫院主要面向高凈值人群,而非普通大眾。
為了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高端醫療保險在大城市熱銷,年費用通常超過萬元,客戶多為高收入人群。外資醫院定位高端,其寬敞的環境、井然的秩序和豪華的病房,與高昂的診療費用相匹配。盡管如此,其就診人數和收入仍遠低于國內公立三甲醫院。
高成本注定了外資醫院的“高不可攀”,成為高端醫療的代名詞,而非普通百姓的選擇。
外資醫院的影響力有限
外資康復醫院的全面落地大概率不會加重普通人醫療負擔,反而能為部分高收入群體提供了新選擇,并能夠推動國內康復醫療水平的提升。
對于康復從業者而言,外資醫院的進入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它提高了行業標準,促使從業者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這些醫院也為行業提供了學習與合作的機會,能夠推動中國西醫康復醫療向更專業、更尖端方向發展。
優秀的康復從業者可能會有更多選擇,也會誕生高收入群體。但成本使然,外資康復醫院數量注定不會太多,對整個康復行業薪酬影響范圍十分有限。
外資醫院在中國的未來,或許不在于與公立醫院爭奪市場,而在于以創新模式填補高端醫療需求,與本地醫療生態共贏。然而,高昂的診療費用仍是其發展的主要瓶頸。
· 歡迎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信息來源:醫保局官網、康知了
編輯丨云自閑
本文系“康知了”綜合整理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上圖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