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均規定,頭孢菌素使用前無需皮試,但由于諸多因素,是否必須皮試依然困擾著不少醫生。
撰文丨凌 駿
責編丨汪 航
19歲女生輸頭孢過敏死亡一事傳來最新進展。據《南方都市報》5月7日消息,涉事醫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當地衛健委已經牽頭成立調查小組。
綜合媒體此前報道,4月15日,該患者因腹痛嘔吐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就診,在接受頭孢注射4分鐘后出現不適,隨后意識喪失、口吐白沫。4月20日因過敏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事發后,家屬曾質疑醫方在進行頭孢輸液治療時未進行皮試。醫方則表示,治療的診斷明確,有使用頭孢類藥物指征,并無禁忌證。
事實上,《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曾于2023年發表了一項涵蓋全國4003家醫院的調查,發現有2114家醫院并無頭孢皮試的要求,其中的1391家是在國家衛健委頒布《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下稱《指導原則》)后取消的。
長期以來,頭孢皮試因假陰性、假陽性率高,被認為難以準確預測患者是否會過敏?!吨笇г瓌t》明確指出“不推薦在使用頭孢菌素前常規進行皮試”,除非患者既往有明確的青霉素或頭孢菌素Ⅰ型(速發型)過敏史,或是藥品說明書規定需進行皮試。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項云告訴“醫學界”,《指導原則》的發布是一個“分水嶺”,從那以后,除了規定需要做皮試的情形外,該院徹底取消了常規的頭孢皮試,“過去我們會給患者進行皮試,但它實際的臨床作用不大,更多是為了避免醫療糾紛?!?/p>
為何頭孢不需要皮試
頭孢菌素和青霉素都屬于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相關皮試是通過檢測患者體內是否有針對該類藥物及其代謝、降解產物的特異性IgE抗體,預測Ⅰ型過敏反應的可能性,降低發生過敏性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風險。
但和青霉素不同的是,頭孢菌素分解產物尚未完全明確,不同頭孢菌素的側鏈結構不同,誘發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存在差異,目前也并無統一的頭孢菌素皮試試劑。
項云告訴“醫學界”,青霉素皮試有統一的配液標準,但頭孢皮試的配液多根據醫護人員既往經驗,或參照青霉素標準,“加上頭孢菌素本身特性,預測準確率很低,皮試結果對于患者是否真的會發生過敏反應,并沒有太大的提示作用?!?/p>
2004年,日本專家組的一項研究發現,無法找到任何頭孢菌素皮試能預測過敏性休克的證據,相比不開展皮試的美國,日本的相關過敏發生率反而更高。
2013年,韓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頭孢菌素皮試的敏感性和陽性預測值均為0%,意味著研究中相應的皮試結果均為“假陽性”。
這造成的一個現象是,那些本該在頭孢治療中獲益的患者,可能因不準確的皮試結果,無法接受更恰當的治療,并加劇了抗菌藥的不合理使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李璐告訴“醫學界”,該院同樣在2021年后取消了頭孢菌素的常規皮試,“此前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定,我們對患者使用頭孢前都會進行皮試,雖然醫護人員了解這么做的臨床意義不大,但很多患者的固有觀念是必須得做,所以也就一直沿用至新的規定頒布。”
“此外,頭孢皮試后的過敏判斷也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一些護士發現患者皮膚有點發紅,就‘謹慎’地定義過敏,導致縮窄了患者的治療選擇?!崩铊凑f。
在兒科領域,這種情況則更為突出。
項云告訴“醫學界”,“兒童能選擇的抗菌藥物種類本身就較少,像四環素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等的使用,都受到限制。而很多‘頭孢陽性’的患兒其實并不會過敏,但因為皮試也就不敢用藥了?!?/p>
“以前遇到這種情況,要么更換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效果較差。若患兒感染情況相對重,就只能上更高階、無需皮試的抗生素,增加經濟負擔?!表椩普f。
《指導原則》明確指出,皮試適應證偏寬泛、皮試操作不規范、結果判讀不正確等現象,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急救應對不足,浪費醫療資源,延誤患者治療,縮窄抗菌藥物選擇范圍等后果。
2024年,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醫護人員發表的《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管理與成效》,在對該院2019年、2020年、2021年住院患者調查后發現,取消頭孢菌素皮試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并無變化,但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皮試成本等均顯著降低,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醫療機構如何避免嚴重事件發生?
目前,盡管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在內,使用頭孢菌素前無需進行皮試已成為共識,但這仍然難以打消所有醫護人員的顧慮。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24年發表的一項涵蓋56家醫療機構的調查發現,《指導原則》頒布后一年,仍有23家醫療機構在進行頭孢菌素皮試。30%的調查對象認為,出于保護醫務人員的目的,應該保留常規皮試。
這種情況在基層醫院更為常見。項云在下社區醫療機構坐診時也經常發現,不少醫生還堅持保留頭孢菌素的皮試習慣,“我和他們說,三甲醫院都不做了,為什么你們還在做?他們會認為,那萬一碰到過敏了,怎么辦?”
醫護人員的擔憂主要源于潛在的醫療糾紛。對此,醫法匯創始人張勇律師告訴“醫學界”,在滿足《指導原則》以及相關指南、規定標準的基礎上,單純“未做頭孢皮試”并不會歸結為醫療機構的過錯。
“即便在《指導原則》頒發前,大多判例中醫療機構的責任,也源于其他醫療環節,包括是否詢問患者的過敏史,起到告知義務、監護是否做到位、搶救是否及時并符合規范等?!睆堄抡f。
為了及時應對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李璐告訴“醫學界”,“醫院門診輸液室會至少配備一個在崗護士,巡回監護,尤其針對無法準確回答既往過敏史的患者,會更加注意輸液后患者的反應。”
項云同樣表示,“對于曾發生其他過敏事件的患兒,評估可能屬于高敏體質的,我們也會在輸注頭孢時更加留意觀察?!?/p>
據媒體報道,在此次的湖北宜昌市的醫療事件中,家屬聲稱在觀看醫院監控視頻后發現,護士在輸上頭孢后當即離開,直到路人幫助呼救后,才有醫護人員返回現場,認為醫院因搶救不及時,導致患者死亡。
張勇認為,現場情況仍有待最終調查結果,但根據《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暫行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加強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管理,嚴密監測并及時處理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的不良反應?!鹅o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同樣規定,靜脈輸液過程中,應定時巡視,觀察患者有無輸液反應。
在張勇看來,因害怕發生醫療糾紛而濫用皮試是“因噎廢食”。“醫院應該做的,是進一步完善院內相應的診療和管理規范,完善病歷書寫,一方面可以避免嚴重醫療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即便發生了醫療糾紛,也有充分依據進行舉證?!?/p>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青霉素還是頭孢菌素,事實上皮試的預測作用,也僅限于少數藥物引發的IgE介導的Ⅰ型過敏反應,對非IgE介導的遲發型過敏反應無預測價值,無法完全規避過敏風險。
“頭孢引起的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極低,相對其在抗感染領域發揮的治療作用,在合理用藥、做好醫療應對措施等的情況下,并無需過分擔憂?!表椩普f。
參考文獻:
1.19歲女生注射頭孢后去世,最新進展
https://mp.weixin.qq.com/s/Y-PBEv39WRFQCggbOv36Xw
2.東振彩,陳蕾伊.頭孢菌素皮試及其法律問題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20,37(08):14-16+32.
3.鄒鶴娟,李穎,呂娟麗,等.全國醫療機構頭孢菌素皮試現狀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23,23(01):14-19.DOI:10.16718/j.1009-7708.2023.01.003.
4.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的通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04/a33f49b8c4b5421c85a5649a28a0fce2.shtml
5.羅俊,劉國萍,黃舒文,等.皮膚試驗預測頭孢菌素過敏反應的研究進展[J].抗感染藥學,2024,21(02):113-117.DOI:10.13493/j.issn.1672-7878.2024.02-001.
6.李艷超,張迪,王曉紅,等.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管理與成效[J].智慧健康,2024,10(31):144-146.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4.31.042.
7.何苗,張海霞,趙昕,等.部分醫療機構《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的實施情況調查[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24,33(01):18-22.DOI:10.19577/j.1007-4406.2024.01.003.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張金金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