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是為螞蟻過去的20年的成績而來,而是為了螞蟻未來的20年而來。每一個時代都給了每一代人不同的機遇和挑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這些機遇和挑戰。”
昨天(12月8日),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二十歲生日活動現場,馬云既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些意外地現身并講話。
如果要評選一家過去20年最值得感謝的公司,我相信很多人會把票投給支付寶。
只要你曾經被銀行排大隊,水電燃氣電話費,以及各種轉賬、交通出行、證件出示等問題,就像“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一樣的困擾過,甚至長期困擾過,您就很可能同意:
這20來年,改變了世界面貌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公司不少,但像支付寶這樣給如此多人的生意與生活都帶來顛覆性改變,更嚴格說是顛覆性改善的卻并不多。
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它成為過去20年科技改變與造福生活的最佳范例之一了,但支付寶和螞蟻所改善的還不止這些。比如,對信用體系建設的推動等等,這里就不贅述。
而在我個人看來,支付寶和螞蟻更值得致敬的,還是它在這些背后的,永續創新,一直往前走,甚至向前沖的精神,是馬云講的——不是為過去,而是為未來。
支付寶和螞蟻,整個互聯網科技公司,乃至整個中國經濟這幾年的挑戰都是有目共睹。
最近幾天,不少關于支付寶20周年的文章,包括朋友圈,也都在感嘆馬云和支付寶當年如何意氣風發甚至鋒芒畢露,時代又如何如何,言語中或多或少有點惋惜甚至今不如昔。
或許類似感嘆看多了點,當馬云一句“不為過去,為未來”,尤其“每一個時代都給了每一代人不同的機遇和挑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這些際遇和挑戰”,還真令人很有醍醐灌頂之感:時代會變,但真正的奮斗者和創新者是不挑時代的,他們永遠在時代中創新奮進,其創新方向乃至方式方法會變,但創新奮進的精神信念不會變。
馬云即在講話,一邊強調了,未來會是AI的時代,要為即將到來的時代做真正有價值而又是與眾不同的事,一邊強調了,“螞蟻未來能做的,依然應該是我們過去20年所堅持的那些,讓科技給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帶去進步和改變?!?/p>
已經成年的螞蟻,不再是那個“銀行不改變,就去改變銀行”的螞蟻了,但它依然是那個要創新惠及天下生意與生活的螞蟻,時代也不再是那個“銀行不改變”的時代了,而它也依然給了螞蟻繼續去創新,去改變的空間,甚至是更有價值意義的空間。
比如,馬云所談到的AI之下,螞蟻就正以一系列創新繼續自我超越和顛覆著,當大家忙著追憶它曾經的輝煌和高光,替它懷舊念古,談論當年勇,它已經開啟了新征途和新篇章。
2023年,螞蟻確定了AI First、支付寶雙飛輪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戰略。
2024年,螞蟻進一步公布了面向未來的科技戰略,提出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便利每個人的生活,讓數據價值的流動像自來水一樣即開即用。
如今,在AI方面,支付寶推出的AI生活助理支小寶、AI金融助理螞小財,乃至和浙江衛健委聯合推出的數字健康人“安診兒”,都已令無數用戶體驗到AI帶來的新便利。
全球化方面,螞蟻的Alipay+連接了超過35個全球電子錢包和銀行App,覆蓋了66個國家和地區的9000萬商戶。
如果說以前的移動支付是從0到1的創新,如今的螞蟻則是既有從0到1的創新,也更有從1到10到更多的創新。這些創新未必都轟轟烈烈,但它們的底層邏輯卻一如當初,就是真正讓科技普惠到更多人,更多中小企業,普惠到世界更多的地方。
馬云在講話中說,“我相信打開新篇章的螞蟻,一群有情有義的年輕人,活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一定會創造出新的奇跡。”與之對應,是20歲生日之際,螞蟻還有一件大事:
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通過全員信宣布,集團現任總裁韓歆毅將從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接任集團CEO一職,全面負責螞蟻的各項業務及日常管理工作,而井賢棟將專注于董事長工作,并全力支持好韓歆毅和管理團隊。
最近這些年來,井賢棟領隊完成了從支付寶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系列關鍵跳躍,也帶領螞蟻在眾所周知的特殊時期行穩致遠,還為螞蟻集團制定并實施著面向未來的AI和全球化戰略。他在全員信中說,“螞蟻的各個關鍵崗位上,年輕一代正在成長為中流砥柱。他們更懂得未來,也更有能力創造未來。2016年,我從彭蕾(Lucy)手中接過了CEO的接力棒,今天,帶著同樣的相信和期待,我將CEO的接力棒交給Cyril,以夢想和責任的傳承致敬螞蟻的二十歲生日!”
以此致敬20歲生日,顯然也是在致敬奮斗、致敬創新,致敬未來。
最后,還想就著馬云的“每一個時代都給了每一代人不同的機遇和挑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這種機遇和挑戰”繼續聊聊。
那就是,我們還是要相信事在人為,相信人的力量,而不是相信什么大環境甚至歷史宿命論。
大環境、歷史都不注定一定要出一個支付寶,甚至也不注定中國一定會有如今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網絡。
一些人常常愛講的,沒有馬云,也會有李云、王云,沒有支付寶也會有這個寶、那個寶,也并不是一定的。
如今回看當年的支付寶,往往會覺得它的成功似乎是理所當然,包括當時的環境多好等等,但事實并非如此。
事實上,當年的支付寶要發展移動支付所面臨的環境,無論產業基礎,社會環境,乃至政策環境,都遠遠比如今的螞蟻去發展全球化和AI更加充滿困難和挑戰。
后來廣為流傳,至今常常被人懷念的,馬云曾經講過的“要坐牢我去”“銀行不改變,就改變銀行”等“狠話”背后,有創新者破釜沉舟的勇氣,但又何嘗不是當時大環境的某種寫照——傳統勢力是如此強大,新經濟還是稚嫩而幼小。
比支付寶早一年起步的淘寶,也同樣是在困難重重中發展起來,在它成立的2003年,正是“非典”時期,是天下的生意都難做,尤其中小企業極其難做的時候。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機遇也都是與挑戰如影隨形的。類似的例子太多,也就是不再贅述了。
一些朋友熱衷會把螞蟻如何如何,馬云如何如何當成一個信號,并試圖從中參考或得到啟示。如果馬云現身講話是個信號,那我想,其中最大的參考和啟示就是,看大環境,甚至看歷史進程,都應該看到挑戰,也更看到機遇,而螞蟻,依然不是看未來,而是干出自己的未來。
馬云說,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這意味著,螞蟻將有機會通過AI時代的繼續創新,實現超乎過去,甚至超乎想象的新成就。
或許,20年后的我們,也會像今天回首支付寶和螞蟻的過去20年一樣,回首它從現在到未來20年的巨大改變與成績,甚至像今天的人們感嘆曾經的2004年一樣,感嘆曾經的2024年,那也是一個多么充滿機遇的時代。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