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為我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老一輩革命家,曾與他共事的將領不是上將就是中將。他就是李赤然,其軍功之卓著,毛主席都親自給他授勛章。可1955年大授銜時,他卻僅僅拿到了少將軍銜。其間有什么隱情?
糾結的決定
評定軍銜問題是一件極為嚴肅、極需政治智慧的事兒,定高了的同志心中愧疚不安,定低了的同志又難免抱怨。但主持這事兒的羅榮桓卻是難得的“人精”,將事做得極漂亮,同志們心里也都服氣。但這一日羅榮桓卻忍不住在書房里來回踱步,心里有件事一直捉摸不定。
是老戰友李赤然的軍銜評定問題,羅榮桓在少將銜和中將銜中拿不定主意。羅榮桓認為李赤然在黨內的資歷是極老的。1929年時15歲的李赤然就加入了共產黨,過了7年,李赤然就升遷到了紅27軍軍政委。
而當年與他搭檔過的在這次授銜中不是上將就是中將,如果只給李赤然授少將銜是否評低了呢?可是如果按李赤然現在的副軍級干部身份(1952年任第四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和他過去立下的軍功來看,羅榮桓和評定小組都認為只能給他少將銜。
羅榮桓的糾結,身邊人看在眼里。過了沒幾天,得到消息的李赤然就親自登門拜訪了。羅榮桓心知李赤然的來意,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但李赤然沒有讓尷尬的氣氛繼續,他直接言明,自己鬧革命不為錢財也不為名聲,只是為了國家能好起來,民眾能有好日子。因此羅榮桓不必糾結,軍銜、待遇于他而言并不重要。有了李赤然的支持,羅榮桓終于拿定了主意。
為什么只能是少將
李赤然當年22歲就當上了軍政委,許多人都認為他一定會前途無量。為什么到了1949年以后,李赤然反而降級變成了師級干部呢?這還要從國共第二次合作說起。
為了實現國共聯合抗日,紅軍接受了改制,不少干部的職位都出現了變動。而李赤然也不例外,他從軍政委變成了團政委,還從一線作戰部隊調到了后方的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五團。但職位上的變動對李赤然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為國為民,無論在哪里做貢獻,不都是貢獻嗎?
但因為從一線部隊調到了后方,李赤然的工作重心也逐漸從指揮作戰變到了政治工作上。也是因為如此,李赤然在戰場上的功績就沒有那么多了。直到解放戰爭打響,李赤然才重新在戰場上活躍,與西北野戰軍戰士們一道參與了多次戰斗。
但到底有幾年在后方工作,軍功到底不能與一些常年活躍在戰場上的將領相比。因此新中國成立以后,李赤然的職位大多不在什么重要的地方。
不過黨和國家從來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人的奉獻,李赤然只授了少將軍銜,卻得到了毛主席親自頒發的八一勛章。
參考文獻:
[1]劉文閣.疾風知勁草 嚴霜識磐鬆[N].陜西日報,2014(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