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陳賡在上海休養,百無聊賴的時候碰到了一個熟人,此人就是粟裕,并且他還同粟裕開玩笑,不過粟裕卻并沒有當真,因為他是了解陳賡的。既然粟裕與陳賡同為大將,且兩個人的性格不同,那么他們的關系怎么樣呢?
陳賡同粟裕的關系非常不錯,雖然早年在參加革命時兩個人沒有太多的交集,卻也都彼此聽說過對方的名字。陳賡很早就當兵了,不過是在國軍中,后加入紅軍部隊后,就成為眾人欣賞的存在,因為他性格幽默,很多人都愿意同她交朋友。
可是粟裕卻是比較內斂的,不過軍事能力強,指揮的戰斗都沒有輸過。正是兩個人的名氣都大,所以粟裕與陳賡也都很想要見見對方。在南昌起義的時候,他們二人雖然是同一個部隊的,卻沒有見過面。在1947年中原戰場上,粟裕與陳賡相識了。
當時劉鄧大軍正向大別山挺進,被白崇禧部隊圍困,情況危急,此時毛主席就讓粟裕帶著部隊去支援,粟裕也明白此次任務繁重,可是對中原戰場的形勢他并不了解,就舉薦陳賡與自己一起作戰。毛主席對他的建議也是認可的,當即就同意了,然后陳賡與粟裕就在戰場上并肩作戰。陳賡見到粟裕時就跟他開玩笑,說自己早就聽說他的名字了,如今一見真的是名不虛傳。
粟裕被陳賡豪爽性格給感染了,也給予了真誠的回應,說自己見到他真是不虛此生了。他們見面后,就如同多年的老友,有很多的話題,并且還日夜對戰術進行討論,指揮作戰又能夠配合默契,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情誼早就在沒有見面時就建立了。在他們的配合中,敵人的陰謀被粉碎了,并且劉鄧大軍的危機也給解決了。
有了這次戰斗的經歷,他們也建立了深厚友情,對于陳賡的軍事素養還有人格魅力,粟裕是非常欣賞,陳賡是挺佩服粟裕的謀略還有運籌帷幄的。所以他們之間的友情是經歷過戰火淬煉的,堅固且純粹的。而他們之間的信任與欣賞也持續到了建國時期,當時毛主席想要粟裕來擔任副總長時,他直接跟毛主席建議,覺得陳賡當這個副總長是最合適的。不過毛主席是決心讓粟裕來當,自然就同周恩來一起勸說他,雖然最后粟裕同意當了,不過他對陳賡的舉薦之情,陳賡可是非常感動的。
后來中央準備籌備軍事學院,毛主席就詢問粟裕有什么意見,誰來擔任哈軍工負責人最合適,而粟裕沒有任何猶豫就向毛主席推薦了陳賡。在粟裕看來,陳賡不僅軍事素養扎實,還有豐富的戰場經驗,另外他為人隨和善于交際,讓他來負責軍事教育工作是非常合適的。
毛主席自然是同意了粟裕的提議,于是陳賡就被調回國,最初他覺得自己也不適合這份工作,畢竟自己就是個打仗的,教育是外行,他沒有經驗。可是毛主席卻鼓勵他,說自己與粟裕都是信任他的。而這也讓陳賡將心里包袱給放下了,將自己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到了軍校的建設當中。
面對各種困難,陳賡都能夠迎難而上。1953年哈軍工建成,而這也看出粟裕的眼光不一般。之后粟裕遇到不公時,不少人都對他避而遠之,可是陳賡卻依舊念及曾經的戰友情,在粟裕的指揮能力難受別人質疑時,陳賡就站出來維護,斥責這些人,他的仗義執言也讓眾人明白他與粟裕的深厚戰友情。
不過陳賡身體不好,工作繁重讓他心臟病多次復發。1960年中央讓陳賡停止工作,1961年讓他去上海休養,在這里他見到了粟裕,兩個人也說了不少的往事,非常開心。可是沒多久,陳賡就去世了,粟裕聽說這個消息時,特別的傷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