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
前幾天,坦克500(參數丨圖片) Hi4-Z公布了預售價,37.98萬的價格,讓人虎軀一震。
作為對比,坦克500Hi4-T,33.5萬起;坦克500 3.0T版,也是33.5萬起。前者是非解耦混動四驅,后者是大排量發動機+9AT,坦克500Hi4-Z一個解耦電四驅,何德何能,能比這倆還貴?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坦克500Hi4-Z有啥不一樣?它貴在了哪?貴得值不值?
和Hi4-T有啥不一樣?
坦克500其實早就有了一套混動四驅結構,叫做Hi4-T,如今,再出一個Hi4-Z,很多人都不太理解。
這里就要說到兩者的區別了。
Hi4-T,是一套非解耦混動四驅結構,是依靠傳動軸的機械傳動,實現的四驅。
Hi4-Z是一套解耦混動四驅結構,也就是前后軸之間并沒有傳動軸,是依靠發動機+前電機,驅動前軸;后電機驅動后軸,實現的電四驅。兩套不一樣的結構,也注定了不一樣的性能取向。
越野能力上,Hi4-Z是不如Hi4-T的。
可以想象一個極端場景,假如越野時,三個車輪打滑,只有一個右后車輪有抓地力。
Hi4-T能通過差速鎖和傳動軸,將所有的動力釋放在右后車輪上,幫助車輛脫困;而Hi4-Z雖然前后軸也配備了差速鎖,但因為前后軸解耦,它只能將后電機的動力釋放在右后輪上。
所以,相對來說,在極限場景下Hi4-Z的越野能力是不如Hi4-T的。
但這只是相對來說,坦克500 Hi4-Z還是帶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可以配備前、后橋兩把鎖,搞定簡單的越野還是沒問題的。
此外,在能耗表現上,Hi4-Z是優于Hi4-T的。
不依靠傳動軸實現四驅,且配備了更大的驅動電機,Hi4-Z是一套更“帶電”的混動結構。數據顯示,坦克500Hi4-T的綜合油耗是2.06L/100km,Hi4-Z是0.71L/100km。
由此可見,Hi4-Z和Hi4-T的結構、取向是明顯不同的。長城官方也給它倆劃分了不同的定位,Hi4-T屬于強越野,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硬派越野;Hi4-Z屬于泛越野,兼顧了城市通勤和一定的越野能力。
是不是抄的DMO?
Hi4-Z是一套縱置布局,帶大梁的解耦四驅結構,很多人還認為它和方程豹DMO差不多。實際上,并非如此。
第一個不同是,兩者的電機布局不一樣。
DMO的電機布局是P1+P3+P4,P1是發電機,P2是前驅動電機,P4是后驅動電機。
Hi4-Z的電機布局是P2+P4,P2一個人打兩份工,又能當發電機,又能當前驅動電機;P4是后驅動電機。
這樣最大好處肯定就是省了一個電機。但P2電機身兼多職,不同工況下它該怎么做,是個問題,也就對軟件的要求比較高了。
第二個不同是,Hi4-Z的變速結構更為復雜。
咱們先從簡單的來,后軸部分,Hi4-Z給電機加了個兩擋變速器。這樣在脫困場景下,電機就能通過一擋大齒比放大扭矩,讓車子在慢速狀態下也有勁兒。
復雜的是前軸部分,Hi4-Z在前軸的3擋變速器前,加入了一個行星齒輪組。沒錯,就是那個把豐田THS推上神壇的行星齒輪組。
傳統的插混車,最怕一件事,就是虧電。虧電之后,發動機要不直接驅動車輪;要不就是作為增程器發電,讓電機驅動。發動機只能干一件事,在更大的動力請求下,容易力不從心。結果就是油耗增加,動力打折,四驅還可能變兩驅。
俗稱,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車企都會調整電池SOC策略,盡量為電池保電,不讓它虧電。但這么做,只能算是“找補”,并沒有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Hi4-Z則依靠行星齒輪組,從結構上巧妙解決了這個問題。行星齒輪組由行星輪、行星架、太陽輪和外齒圈組成,大概長這樣。
Hi4-Z的發動機連接行星架,P2電機連接太陽輪,外齒圈負責輸出動力給3擋變速器,驅動車輪。工作時,發動機會連接行星架運轉,P2電機可以通過調節發電量,控制太陽輪的轉速,進而通過外齒圈驅動車輪。
上面那段有點繞哈?沒關系,你只要記住,行星齒輪組依靠上面的那套邏輯,實現了功率分流。
Hi4-Z發動機的動力流經行星齒輪組,就會被齒輪組拆解成兩條能量流。最大的好處就是,車子在發動機驅動的狀態下,也能同步儲電,也就更不容易虧電了。長城老板魏建軍說:“Hi4-Z的邏輯是永遠不會虧電的”。
萬一虧電了,也不用慌。發動機依舊能通過行星齒輪組,將一部分動力分流給3擋變速器,通過擋位的切換,調整出適合當前工況的速度、扭矩;
另一部分,分給P2電機進行發電,給后軸P4電機提供電能,確保四驅還在。這時候,動力性可能會打折(zhé ),但不會直接被打折(shé )。
比如,坦克500 Hi4-Z滿電時的零百加速時間能達到4秒級,虧電狀態的零百也能做到5.72秒。
可以說,Hi4-Z不僅和DMO不一樣,它和市面上所有的混動,都不一樣。從理論上來講,它解決了串并聯插混車的一大通病——沒電一條蟲。
是不是費力不討好?
看到這里,估計你也感覺到了,Hi4-Z沒那么簡單,甚至可以說非常復雜。
這么復雜的混動系統,不僅會帶來很高的硬件成本,研發上,也必須有很大的投入。
長城曾公開表示,這套混動系統的研發花了6.5億。僅僅是為了標定,電費就花了110多萬。所以,坦克500 Hi4-Z的價格上漲,已經是必然的了。
但問題是,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嗎?講真,我一開始是不太看好的。
雖然Hi4-Z是一個創新構型,解決了插混通病;還給坦克500 Hi4-Z配備了一塊60度大電池,純電續航超200km,兼顧了純電通勤和輕度越野。但這些也拉高了它的價格。消費者要用真金白銀投票,尤其是在內卷嚴重的當下,將近38萬的預售價真的不低了。
目前,坦克已經發布了這臺車的大定數據,24小時拿下了近6000臺訂單。
作為參考,坦克500Hi4-T的10月銷量為4001臺,方程豹豹8的11月銷量為2463臺,方程豹豹5的11月銷量為6058臺。也就是說,如果坦克500Hi4-Z的大定數量保真,那就屬于超預期發揮了。
你們覺得Hi4-Z實力咋樣?它會不會費力不討好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