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存在一種共識,有些街道的場景是不可以被應用的,有些軟件也是放不到臺面的。
比如說,曾經有媒體報道,某地花了3000萬開發的一個軟件,當地進行了撥款,最后連軟件都打不開。
其實我們看到過太多類似的場景,很多網友也在吐槽,比如說像農村的街道。
不需要墻面上畫上標語,大家喜歡的是青山和綠水,在院子里養一些家禽沒什么大不了,可有些地方就連熏制臘肉都讓你集中處理,要去指定的地點,這讓一些人想不通。
除此之外,一些形式主義、一些沒用的場景也經常被媒體曝光。
關于盲道的問題已經變成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深圳連夜拆除了不銹鋼盲道。
以前有一個脫口秀演員就吐槽過這件事。
說現在的盲道設計表面上看起來挺好,可是真正的盲人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就是“瞎滑”,因為太滑了,脫口秀演員的觀點很簡單。
像這種事情應該讓盲人有參與感,讓這些用戶體驗一下到底合不合適。
現在的一些設計招標和建設變成了一拍腦袋,根本沒有實際的用處,說白了,這就是形式主義。
一個沒有用處的盲道,一個對盲人不友好的盲道,為什么會被批準建設?
其實類似的事情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不少,也有一些當地網友的爆料,比如說盲道的設計,本來一個正常的盲道,可是走著走著直接轉換了場景,或者說走到一個沒有道路的盡頭,盲人如果真的按照這些盲道的標準去走。
不出現事故都算是一種幸運。
現在的一些盲道設計完全的不合理,既增添了麻煩,還浪費了錢,對于盲人使用體驗也沒有一丁點的友好。
這些不銹鋼盲道走起來特別的滑,不少的網友都在吐槽相關的事件。
我們會觀察到社會當中有一種現象,比如說購買一個導盲犬非常的貴,相關的法律規定導盲犬可以去公交車,可以去商場。
可是真的等一個盲人買了導盲犬之后,會遇到商場不讓進,公交車不讓進,地鐵不讓進的場景。
明明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是可以支持盲人帶著導盲犬去一些場景的,可是沒有落實到位,這里面就反映太多的基層現象。
我看到很多網友在評論區都在吐槽這件事情,一拆一建,這就是一個金錢上的浪費,如果設計不合理,購買的不合理,那么就應該有一個追責的機制。
就好像前段時間昆山的長椅上被焊上了鋼管,為的是防止一些人員在長椅上睡覺,給出的理由是影響市容,被媒體曝光之后連夜進行了拆除,很多時候老百姓看到這樣的現象會覺得心里面受到了委屈,心里面覺得有一股難受的滋味。
任何一個事情,無論是招標還是審核,都應該有相應的追責機制。
出現了問題之后,拆除完畢之后難道就可以沒有問題了嗎?
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運轉的,如果審核流程通過了,然后使用體驗不好,或者說本身審核的機制就有問題,那么就應該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那么還會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出現事情之后要有一個敲山震虎的作用,所以才要有一個比較良好的追責機制。
讓這些設計人員、審核人員,他們清楚的知道,做錯了事情是要承擔后果,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看到很多網友都在吐槽,一拆一建花的都是錢,而且都是納稅人的錢,所以說應該有一個良好的追責機制。
同時我看到有網友爆料。
在使用盲道建設的時候,背后相當的復雜,里面有門道,水泥盲道也用不了多久,不銹鋼也不一定會滑,工廠使用的不銹鋼地板或者碳鋼板非常多,但是這里面有很多的門道,可能只有真正的內行人才清楚的知道。
在審核材料建設背后,這些成本當中究竟有多大的水分?
說句老實話,如果你在現實當中真的遇到過盲道,那么大家有一個社會常識,沒有任何一段完整的盲道是可以暢通無阻順利通過的,現在關于盲道的使用其實也關乎到現實的問題,因為在現實層面當中,很多盲道確實有非常多的問題,要么是左拐右扭,要么是坑坑洼洼,還有一些額外出現的事物,讓一些網友們覺得挺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