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斗是粟裕親自率領先遣支隊,于1938年6月17日發起的韋崗伏擊戰。該戰“脫手斬得小樓蘭”(陳毅詩句),共擊斃日軍土井少佐以下十余名,傷數十名,擊毀日軍汽車4輛。
與之后粟裕抗戰幾年所打的每一仗相比,這場戰斗應該說是比較小的。但仗雖小意義卻極大,影響也極大。甚至在國民黨高層當中都引起了轟動。蔣介石還特別致電新四軍軍長葉挺,專門表彰:“所屬粟部,襲擊韋崗,斬獲頗多,殊堪嘉尚。”
何以一場規模不大的戰斗,卻有如此大的意義和影響呢?甚至連蔣介石都發電嘉獎呢?
這場戰斗是江南新四軍對日打的第一仗
與八路軍不同,新四軍成立得比較晚一些。八路軍成立后,115師即打了個平型關大捷,這也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影響非常大。
新四軍是于1938年4月在江南巖寺集中的。為更好地向敵后發展,新四軍決定派粟裕率先遣支隊實施戰略偵察。韋崗伏擊戰正是在這一戰略背景下打的,并且是在敵眼皮子底下,駐扎重兵的南京和鎮江不遠的韋崗打的。
這一仗成了江南新四軍對日冠打的第一仗。因而,同平型關大捷一樣,第一仗的意義肯定非同一般。粟裕戰后寫的一首小詩很能體現這次戰斗的目的意義:新編第四軍,先遣出江南,韋崗斬土井,處女奏凱還。(見上圖右上角)
這場戰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八·一三”淞滬抗戰后,國民黨的百萬大軍連連敗退,丟上海、失南京,舉國嘩然震驚。日軍步步進逼,國民黨正規軍節節敗退。日軍更是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真可謂是不可一世、驕狂至極。
國民黨的百萬大軍都阻擋不了日軍侵略江南的步伐,那么人員更少、裝備更差的新四軍又會在江南有怎樣的表現呢。上下左右各方都在看著,到底誰能打破日軍在江南不可戰勝的神話。
結果,在韋崗新四軍突然發起了一場戰斗,擊斃日軍少佐,并且繳獲了大量物資,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這不僅在新四軍、在國民黨軍,甚至在日軍都引起了震動。因為一個神話一旦被打破,接下來往往是此起彼伏、風起云涌,到處都會響起打擊日冠的槍聲。
這場戰斗大大激發了江南人民抗日的熱情和斗志
這個時候的江南,早已是敵后。
國民黨軍大敗退后,導致江南老百姓普遍對抗戰勝利缺乏信心。盡管粟裕和先遣隊一路偵察一路做工作,使江南人民對新四軍有了個初步的了解,但他們心里仍在嘀咕:“新四軍好是好,可是隊伍少,武器差,能打敗鬼子嗎?”
江南有一個著名的士紳直言不諱地對粟裕說:“你們講的抗日大道理非常正確,你們這支部隊作為抗日宣傳隊是無可非議的。如果你們真要同日軍交戰,就不那么簡單了。國軍百萬大軍,還有飛機、大炮、坦克支援,都遭到慘敗,何況你們......”
韋崗戰斗的勝利,無疑讓江南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們的抗日熱情重被激發和喚起。
以韋崗戰斗為發端,陳毅、粟裕的一、二支隊接連又打了好幾個勝仗,很快便開辟了茅山根據地,成立了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江南敵后的抗戰如星星之火一般開始燎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