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賓這片土地上,糖料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75萬畝以上,糖產量分別占廣西、全國糖產量的六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在來賓這片土地上,已成功打造出蔗糖深加工、蔗渣、糖蜜、濾泥、蔗葉綜合利用等五條全國領先、科技含量高的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制糖及綜合利用產值高達140億元。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來賓視察,寄語廣西要將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為千家萬戶送去甜蜜。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來賓市糖業踏上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新征程,全面推動從糖料蔗種植到車間生產的全鏈條轉型升級,實現了蔗農增收、糖企增效、供給安全的良好局面,成為了全國蔗糖全產業鏈轉型升級的引領者。
堅持“藏糖于技”
夯實甘蔗規模化大產業的發展根基
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 。覃飛翔 攝
在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里,翠綠的甘蔗成林,宛如一片浩瀚海洋,波光粼粼,隨風起伏,發出沙沙的聲響,散發著獨特的清香。“雙高”基地建設如同希望的田野,播撒著豐收的種子。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模式,讓糖料蔗種植告別了過去零散、粗放的歷史。
“近年來,來賓市積極推行適度規模經營,目前“雙高”基地內糖料蔗50畝以上規模化經營面積已達48萬畝以上,萬畝連片“雙高”基地達22個。”來賓市糖業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晨介紹道。
如今,廣袤的蔗田規整有序,水利設施完善,道路四通八達,為機械化作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現在甘蔗種植全程機械化,北斗導航系統的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農具都派上了用場,種植效率大大提高。我種植的1000多畝甘蔗,去年平均畝產量達到了7噸,收入增加了不少。”鳳凰鎮福庫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才庫正駕駛著甘蔗聯合收割機在蔗田里忙碌地收割甘蔗。
蔗地宜機化改造和甘蔗分步式機收的推行,讓甘蔗種植成本大幅下降,生產效率顯著提升。據統計,來賓市參與甘蔗機收作業的甘蔗聯合收割機有300多臺套,分步式機收除雜站70多個,具備每天機收糖料蔗1.5萬噸以上的能力。
此外,來賓市還積極開展蔗田“引水攻堅戰”,推進糖料蔗滴灌、水肥一體化面積達40萬畝,畝增收達1200元以上。蔗農莫崇虛感慨地說:“現在實施水肥一體化,靠科技增收,甘蔗長勢好,我家今年擴種了22畝甘蔗,生活過得越來越甜蜜了。”
在整齊劃一的蔗田里,桂糖42、桂糖44、桂糖49以及桂柳05136等多個甘蔗新品種,如同一支支綠色的長矛,直指藍天。近年來,來賓市全面實施品種良種化,建成了一、二、三級糖料蔗良繁基地共2.2萬畝,糖料蔗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
“對于甘蔗育種,目前農科院的試驗基地里已經有八十多種材料,有一些好的材料已經進入了鑒定譜。三到五年后,這些新的品種將會為來賓市的甘蔗產業作出巨大貢獻。”來賓市農科院果蔬所所長、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來賓綜合試驗站站長楊祖麗信心滿滿地說道。
堅持“科技強糖”
推動糖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正在排隊等待進廠的甘蔗。(覃飛翔 攝)
走進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股甘蔗特有的甜蜜氣息瞬間撲鼻而來,空氣中彌漫著豐收與喜悅。在這里,制糖工藝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先進的壓榨設備、自動化的澄清、蒸發、結晶工序,在精密儀器和智能控制系統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今年以來,我們重點對榨季生產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改造。目前,鳳凰公司新增加了一套液壓翻板卸蔗系統和一套丙糖自動連續煮糖自動助晶系統,我們還對制煉車間甲糖煮糖自動系統,鍋爐、汽機的DCS控制系統,中和快速沉降器等進行了全面升級。”廣西東糖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廣西來賓東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林偉民介紹道。
科技創新是推動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2024/2025年榨季,公司預計榨制甘蔗95萬噸,產糖約13萬噸。”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羅斌表示,公司還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進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制糖技術,不斷提升產糖率。
近年來,來賓市積極推進蔗糖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傳統制糖向數字化轉型。目前,東糖、湘桂、廣糖、廣農糖集團等8家核心糖廠已率先應用全流程智能化生產和控制系統,實現了可視化、精細化、標準化生產流程控制,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此外,來賓市糖業產品種類日益豐富,除了傳統的白砂糖外,還延伸出了冰糖、紅糖、低聚糖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
在廣西來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來賓優質白砂糖作為原料,經過自動化生產線的一系列工序后,變成晶瑩剔透的冰糖和系列功能糖。“我們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市場的認可度非常好。今年的產量能達到1.2萬噸,產值會突破一個億,對比同期提高了10%。”該公司廠長楊利忠告訴記者。
來賓市的糖業,在不斷創新和升級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榨季生產中的薄弱環節技術改造,到引進國際領先的制糖技術,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高品質的糖產品,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為來賓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如同甜蜜的紐帶,連接著千家萬戶,傳遞著幸福和喜悅。
堅持“以鏈興糖”
實現甘蔗產業鏈現代化轉型升級
來賓市糖業不僅注重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還致力于產業鏈的延伸和資源的循環利用。蔗渣被加工成環保餐具、紙張、板材等走進千家萬戶;糖蜜成為生產酒精、酵母、有機酸等產品的優質原料;濾泥經過堆肥還田,為土壤增添肥力;蔗葉則通過青貯、氨化等處理方式變成牲畜喜愛的飼料。
甘蔗渣制作出來的一次性環保餐具。韋 鑫 攝
在來賓市工業園區內,糖廠產出的甘蔗渣經過制漿車間的加工轉化為紙漿,隨后通過熱壓成型及修邊工藝,制成了環保的一次性餐具。目前,這些一次性環保餐具的客戶包括宜家、必勝客、星巴克、肯德基、蜜雪冰城、喜茶、世紀聯華等知名品牌,產品持續供應至全球各地用戶手中。
此外,一直困擾糖廠的廢糖蜜處理問題在廣西丹寶利酵母有限公司也得到了有效解決。在該公司里,糖蜜作為生產原料的營養物質來培育酵母產品。“酵母產品可以廣泛的運用在食品行業,比如用于烘焙。”樂斯福廣西來賓工廠廠長閆克勝介紹道,得益于來賓甘蔗的豐收,原料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今年以來,該公司產銷兩旺,有望達到13個億的產值目標,同時出口產品也在向年出口3個億的目標邁進。
近年來,來賓市緊緊圍繞“一根甘蔗吃干榨盡”進行建鏈延鏈強鏈補鏈,打造蔗渣、糖蜜、濾泥、蔗葉循環利用產業鏈,將一根甘蔗“吃干榨盡”,實現蔗糖全產業鏈“從頭甜到尾”。
目前,全市已經引進17家自然降解環保餐具、包裝紙等生產企業,建成全國利用蔗渣生產環保餐具最大基地,蔗渣循環利用率達100%。引進全球酵母生產行業龍頭企業,以糖蜜為原料生產高活性酵母及其抽提物,糖蜜循環利用率達100%。
此外,來賓市還堅持以肥治廢,以肥治地,每年有35萬噸濾泥腐熟用于還田和肥料加工,促進耕地質量提升30萬畝以上,助農降本增收1.5億元。建立蔗葉“劃片收儲、集中轉運、規模利用”收儲運銷體系,全面推廣蔗葉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2023/2024榨季全市蔗葉綜合利用率達84.72%。這種循環經濟模式讓來賓糖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記者:韋 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