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逃往臺灣后,并不甘心于他的失敗。1950年初,蔣介石召開了高級軍事會議,決定了這樣幾件事:一是阻撓解放軍解放沿海島嶼,二是破壞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和建設,三是對上海及沿海城市港口加緊空中轟炸,特別提出要將轟炸的重點置于上海。
蔣介石和他的高級將領們認為,國民黨軍依然占有海、空軍優(yōu)勢,依然可以對共產黨的軍隊造成一定威脅,他們甚至揚言道:“共產黨能攻占上海,但保衛(wèi)不了上海”。蔣介石更是極度瘋狂地叫囂:“要毀掉上海,臭掉上海,叫上海癱瘓!”(《粟裕傳》第一版,第845頁)。
從1949年10月到1950年2月,蔣軍對上海市區(qū)前后轟炸高達26次。2月6日是最高峰的一天,當天蔣軍共出動“幾十架次的轟炸機、戰(zhàn)斗機,輪番轟炸、掃射上海電力公司、水電公司等重要目標,造成大范圍停電,人民群眾1400多人傷亡,導致不少工廠企業(yè)停工,市場物價波動,群眾恐慌不安”。
針對蔣軍的瘋狂空襲和破壞,著眼保證上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加強華東沿海的空中防務,中央決定成立上海防空司令部,并組建上海防空軍。中央任命:“上海防空軍司令員由陳毅兼任”,同時決定“粟裕暫時放下南京方面的工作,到上海協(xié)助陳毅指揮作戰(zhàn)”。由于陳毅擔任上海市市長,政務工作很忙,中央決定上海防空軍“軍事方面的事務主要由粟裕處理”。(《粟裕傳》第一版,第846頁)
對于中央的這樣安排,有些干部不是十分理解,表示說:“上海有個陳老總還不夠,還要把粟司令請來?究竟有多大的事,大驚小怪,制造緊張空氣啊!老子小米加步槍打出了天下,一個上海有什么了不起”。(《粟裕傳》第一版,第846頁)
針對一些干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的問題,粟裕到上海后首先從新形勢新任務教育入手,很快就組織召開了上海防空軍干部會,旨在擺事實、講道理,統(tǒng)一各級干部對上海防空問題的思想認識。在會上,粟裕做了“5個新”的報告:第一個“新”,就是要面對新情況采取新對策,主要是同敵人在空中進行轟炸與反轟炸的軍事斗爭;第二個“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主要是具備新的現(xiàn)代化的作戰(zhàn)思想,以適應新的戰(zhàn)爭形式需要;第三個“新”,就是要有新的武器,主要是上海防空戰(zhàn)使用蘇聯(lián)援助的最新防空裝備,必須發(fā)揮最大的作戰(zhàn)效能;第四個“新”,就是要有新的作戰(zhàn)方法和技術,主要是對空作戰(zhàn)是諸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戰(zhàn)術設計、精確計算;第五個“新”,就是在新的地點上海,打一場新的防空戰(zhàn)爭,主要是上海只解放了領土,沒有解放領空,沒有制空權的大上海是不能生存的。
在防空作戰(zhàn)力量準備上,陳、粟報請中央同意,緊急抽調原擬用于首都防空的兩個高射炮團到上海,同時“聘請?zhí)K聯(lián)一個混合空軍防空集團協(xié)助進行上海防空作戰(zhàn)”。
在作戰(zhàn)保障準備上,粟裕抽調60個連的部隊參加防空基地建設,“在上海、南京、浙江、徐州、濟南、青島建成一級機場9個,簡易機場1個,還有5個飛行基地,6個場站、1個飛行修理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虹橋機場緊前建設、全力建設、超常建設,用1個月便完成了1年半的工作量,創(chuàng)造了機場建設史上的奇跡。當時,蘇聯(lián)空軍中將巴基斯基到現(xiàn)場參觀以后感嘆地說:“陳毅就是力量,粟裕就是力量的支柱”。(《粟裕傳》第一版,第847頁)
此外,粟裕還把上海防空戰(zhàn)同華東空軍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jù)中央軍委由第三野戰(zhàn)軍和華東軍區(qū)負責組建華東軍區(qū)空軍的指示,粟裕到北京請示周恩來副主席,并與軍委空軍協(xié)商,“計劃第一批建立5個空軍師,第2批組建4個空軍師”。
從1950年2月到5月,歷時3個多月的上海防空戰(zhàn)勝利結束。在此期間,華東空軍共擊落美制蔣機16架,鍛煉出了我軍第一支空軍戰(zhàn)斗部隊以及王海、張積慧、劉玉堤等一批優(yōu)秀飛行員。同時,以戰(zhàn)促建、戰(zhàn)建并舉,利用上海防空戰(zhàn)的契機,加快完成了華東空軍和基地的有關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