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喝中藥時認真問:“酸棗仁是干啥用的?”這事兒你品,你細品。
1957年,毛主席在青島開會期間得了感冒,西醫藥效果一般,山東省委書記舒同推薦了當地名醫劉惠民。劉大夫的藥方用了一些“狠藥”,包括酸棗仁,治好了主席的病,還順便解決了失眠問題。主席喝藥時卻好奇:這酸棗仁到底是干啥用的?結果這一問,把中醫藥的深奧和劉大夫的高明全給問出來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毛主席特別較真,啥事都要問個明白
毛主席的性格,咱們都知道,字典里就沒有“糊涂”兩個字。他對中醫藥雖有信任,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問,尤其是藥方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這酸棗仁,生的提神、熟的安神,兩種都加在一起還能平衡神經。這么復雜的邏輯,毛主席一聽肯定要琢磨:這到底是啥原理?你看,他這一問,石瀾(舒同的夫人)直接就給科普了半天,還把延安酸棗樹都帶上了,說明主席問得有道理。這不光是好奇,也是他對中醫的尊重:你得講清楚,我才服氣。
2. 中醫的“神秘感”一直讓人又愛又怕
中醫藥在當時可不是人人都能信的,爭議很大。劉惠民開藥方時,用了一些毒性較強的藥材,讓毛主席身邊的西醫保健醫生嚇得夠嗆,連劉大夫自己都覺得壓力山大,非得讓舒同夫人親自熬藥、盯著喝才放心。這種“神秘感”來源于中醫藥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酸棗仁這種東西,既能提神又能安神,生熟結合還能“平衡中樞神經”,聽起來就像魔法一樣,難怪毛主席會認真盤問。其實,他這一問,倒是把中醫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間接宣傳了一波——看似神秘,實則很講究。
3. 毛主席的中西醫結合觀念,早就埋下了伏筆
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對中醫表現出興趣了。他早在革命時期就提出過“中西醫結合”,認為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不能因為西醫的快速發展就把中醫一腳踢開。1954年,他還嚴肅批評過衛生系統對中醫的偏見,說“看不起中醫藥是奴顏婢膝的資產階級思想”。所以,當他喝藥時問出酸棗仁的作用,這既是對中醫學問的興趣,也是對中醫藥文化的一種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的這種態度讓大家看到了中醫藥的價值,尤其是在西醫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癥上。
毛主席問酸棗仁,是他的好奇,也是他的態度。他這一問,從個人層面體現了他的治學精神和對中醫科學性的探索;從歷史層面則是中醫藥在現代醫學體系中地位的一次小小勝利。畢竟,沒有哪個領導人會在喝藥時,還琢磨著替傳統文化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