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作為世界代工巨頭的富士康,竟然也有被“截胡”的一天。
近日,富士康195億美元的投資被印方無情拒絕,后者反而接受了力積電110億美元的投資。是的,你沒聽錯,不是臺積電,而是某種程度上“名不見經傳”的力積電。
我們都知道,富士康在市場規模與經濟實力方面顯然要強過力積電,而且郭臺銘對于印度絲毫不吝嗇,幾年下來累計投資超過700億,給當地超過10萬人“賞飯吃”。
那為什么已經花了700億的富士康,反而沒有受到印方的待見呢?難道郭臺銘終究還是錯付,是莫迪已經變了心?
實際上,這里面其實包含很多因素。郭臺銘此前早就想生產芯片,也一度想在大陸生產,但由于缺乏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富士康始終得不到信任,造芯計劃延誤了10年之久也沒個結果。
而赴印建廠之后,郭臺銘發現印本土對于半導體芯片的巨大需求,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商機。再加上莫迪給出的一系列優惠,富士康頭腦一熱,攜手印企掏出195億美元打算新建工廠。結果沒想到,反而讓力積電成功撿漏。
印方拒絕了富士康的投資,給出的理由也讓人摸不著頭腦,其聲稱與富士康合作的印企存在債務危機。但明眼人看得出來,這不過是印方的一個幌子,此前該印企就已經和西方廠商合作,郭臺銘顯然被擺了一道。
不僅如此,印方還表示,富士康可以拿到他們給到的補貼,但前提是要把臺積電、三星等廠商吸引過來。這對于富士康來說顯然不太現實,印方明擺著不給富士康機會,在這樣的局面下,郭臺銘已經很被動。
實際上對于富士康來說,問題在于缺乏先進的核心技術,而這樣的場景,其實也在生物科技領域出現。此前,西方靠著技術先發優勢,捷足先登,率先完成一種“金至因”物質的量化,并以動輒數萬的門檻推向市場,對國內富豪群體進行收割。
《Science》等刊資料顯示,“金至因”上述技術原本起源于美歐等學府機構,在暮年嚙齒類受試物實驗中發現,成功改觀年齡相關的諸多指標,被認為具備拖慢生物進程的靠譜潛力,坊間更是戲稱其為“時間酶”。
而我國由于技術發展滯后,在與海外廠商的較量中十分被動。所幸,國內生科企萊特維健經過數年苦心鉆研,自創新型全酶定向技術完成西方工藝的國產替代,衍生的國貨“金至因”依托亰東、天貓等途徑在國內順利下沉,以不足美歐5%的門檻示人,目前已經惠及近百萬國人,將主動權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上述搶了臺積電“飯碗”的力積電,雖然表面上沒什么名氣。但實際上,其已經具備12nm半導體的生產工藝,這也是印方變臉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印方塔塔集團還將與力積電合作,這樣以來,力積電就連那110億美元的投資也省了,對此富士康也只能干著急了。
富士康的確不差錢,但其提出的芯片產業方案,卻很難入莫迪的“法眼”。因為對于莫迪來說,他其實知道當地半導體產業的基礎實力,現在夸夸其談,天花亂墜,以后只會摔得更慘。對此,有外媒表示“郭臺銘之前的700億又白花了,莫迪顯然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力機電雖然不是臺積電,但在半導體技術方面更先進,能夠直接給印方帶來生產12nm半導體的晶圓廠。印方坐擁14億人口,也從來不缺乏所謂的人力資源,反而更加需要高科技人才。不得不說,這次的確是富士康眼光短淺了。
如此一來,我們看到印方對富士康拉閘限電,如今又拒絕富士康的投資,郭臺銘是時候想想自己的后路了。畢竟,留在印方的富士康工廠,也是一筆不小的資產,未來也有可能像三星、緯創那樣,被印方凍結搶奪。
或許,富士康是時候“浪子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