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今天,志愿軍40軍118師在朝鮮兩水洞消滅了南朝鮮偽6師2團3營一個加強營。
這一仗,是志愿軍入朝第一場勝仗,1951年,中央把10月25日定為志愿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指揮此次戰役的118師師長鄧岳因此名滿天下。
前排左:政委張玉華、右:師長鄧岳,后排左:政治部主任劉振華、右:參謀長茍在松
鮮為人知的是,同時參與指揮作戰的,還有一位膠東一代老兵、開國少將張玉華。
張玉華時任118師政委。
1950年10月19日,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帶領一名參謀、幾名警衛員和一部電臺進入朝鮮。
途中,載著電臺的卡車掉隊了。
彭德懷的吉普車沒有停頓,一路南下,21日凌晨,在一個叫大榆洞的金礦里,彭德懷找到了焦慮萬分的金日成。
簡單交流后,彭德懷大致了解了戰場形勢。
他要組織部隊開戰!
可是,部隊在哪里?
入朝前,彭德懷下令,各軍在戰斗打響前,所有電臺一律不準開機
心急如焚的彭總沖得太快,大部隊并沒有跟上來,他已經插入了敵后。
就在這時,40軍的左翼先頭部隊118師在師長鄧岳、政委張玉華率領下,來到大榆洞,見到了焦灼不安的彭總。
鄧岳回憶:彭總非常激動地緊握我們的手,說:總算把你們盼來了,我這光桿司令真是干著急沒辦法,你們率部隊來到這里太好了,太好了,你們吃飯了沒有?
第一次見到彭總的張玉華回憶:他見到我們就說:好?。】偹惆涯銈兣蝸砹?。
彭總指示:你們40軍是先頭部隊,要打頭陣,出國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風,打開局面,打掉敵人的瘋狂氣焰。
疾速前行的118師354團25日與放肆北進的南朝鮮偽6師2團3營相遇,在兩水洞附近打了一場遭遇戰。
戰斗與彭總入朝第一天一樣,充滿了驚險。
為了首戰全勝, 354團沒有急于立即開火,他們計劃將敵人再往里放一點,便于包圍殲滅。
但敵人這個營是乘車的機動營,行動比較快,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沖到了118師師指揮所跟前,并向停在路邊的指揮車開了槍。
師偵察連反應迅捷,第一時間開槍還擊,師長鄧岳、政委張玉華倉促上山占領陣地。
與此同時,354團也將敵人的步兵營鎖進了口袋里。在兩水洞溝口,3營8連迫擊炮手何易清一發炮彈擊中往回掉頭逃竄的卡車,把逃跑的公路堵住了。
接下來的戰斗就幾乎成了虐殺,勇猛的354團三營攔頭,一營斷腰,二營掐尾,不到20分鐘,剛剛還在啃蘋果、嚼口香糖、哼歌打鬧的這個加強營就完蛋了。
此一戰,生俘美軍顧問賴勒斯,繳獲火炮12門、汽車38輛、各種槍163支(挺)。
志愿軍首戰告捷,118師名聲大震。
118師前身部隊是魯中軍區3師,1945 年9月渡海到東北,1946年1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第7旅,旅長曾國華、政委李伯秋。7月,第7旅改稱第7師,鄧岳任師長。
1948年11月,改編為第40軍118師,轄352、353、354團。
鄧岳將軍
首任師長鄧岳,政委蔡炳臣。張玉華接替第2任政委李伯秋任政委。
第118師是4野頭等主力師,從東北打到海南,打過無數惡仗。40軍為著名的旋風縱隊,118師被稱為暴風雨部隊。
打廖耀湘兵團時,就是這個354團的前身第7師21團在胡家窩棚一舉敲掉廖兵團指揮所和新6軍軍部。
攻打海南島,118師打響第一槍。
張玉華是山東文登人,參加過著名的天福山起義,為第一代膠東老兵。
張玉華將軍
與其他膠東渡海北上的將士不同,張玉華是隨魯中軍區部隊一起進入東北的。
1946年1月進入東北民主聯軍3縱8旅任3團政委。1947年6月,擔任3縱8師政治部主任。后任40軍119師政治部主任。
建國后參加海南島登陸戰時,張玉華已任40軍118師政委
1950年10月,與師長鄧岳一起率118師入朝參戰,參加第1-5次戰役。
1953年回國后,歷任副軍長、武漢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副政委。
1964年,晉升為少將。老將軍于2017年去世,享年101歲。
有趣的是,張玉華的妻子名叫劉振華,與他的老戰友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同名。兩人后來成了兒女親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