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攝影師吐槽新同事自帶器材自降工資#的話題上了熱搜。
大致內容是:一位南京攝影師發布視頻吐槽,說自己每個月工資 4000 元,因為用的是自己的攝影器材,所以每月還有 1500 的器材補貼,這樣每月的總收入 5500 元。
最近,他想要求公司漲薪,結果公司轉頭就招了一個年輕人。自帶一套價值兩三萬的攝影器材。該年輕人不僅免費給公司用,還自動降薪,只要3500。然后這老哥就被開除了。
看完覺得挺可悲的,攝影是一個前期投入相對偏高的行業;你需要買相機、買鏡頭,根據實際情況還要入手一大堆輔助器材。
說直白點現在一臺全畫幅相機動不動就一兩萬,配幾只光學素質好點的鏡頭就三四萬了。
哪怕是拍最簡單的婚禮,都得搞一臺備用機、幾只不同焦段的鏡頭、幾塊備用電池、幾張儲存卡、閃光燈、補光設備。還得配一臺好的筆記本,拍完就讓新人選9張照片出來,現場快修,讓人家發朋友圈。
如果要拍視頻,還得配穩定器,無人機之類的,這些設備算下就好幾萬了。
涉及業務越廣,內容拍攝要求越高,所需器材就越多且越貴。
一個人置辦了幾萬元的器材,然后跑去找工作,不僅器材要提供給公司使用,工資還只有三四千,真的挺可悲的。
關鍵是這種現象并不是個列,而是普遍現象。現在很多婚紗攝影公司、婚慶公司、攝影工作室、影視傳媒公司之類的都會要求攝影師自帶器材。
哪怕是一些大型企業,攝影配置基本就是一臺老得不行的APS-C畫幅相機,然后讓員工拍出這種那種效果,讓你拿著拍宣傳片.......。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現狀。
之前閑的時候,我一拍專題片的朋友,問我接不接婚禮,跟拍半天,精修60張,當天需給到9張精修,2000人民幣。還沒等我回消息,他那邊發來消息,人家新娘在抖音上找了一個,雙機位,60張精修,還送15秒小視頻,只收1800人民幣。
可能有人會嘲諷,都買了這么多器材了,自己干唄!
這就是現在的攝影誤區,很多人認為有了設備就可以自己單干了,畢竟網上到處充斥著攝影師隨便拍一下就幾千的收入,月入過萬只是起步。
但事實是很多人根本接不到活,我認識的影視傳媒公司,現在他們根本沒設備,設備全賣了,集體拉活。拉到了就去提案,提案通過就去租設備,租場地,找人開拍,人員也是臨時找。拍完就把素材丟給搞后期的公司,然后集體又去拉活。
拍婚禮的,這幾年就更不好過了,特別是今年,明顯結婚的人變少了。像什么會議、活動拍攝之類的,普通人根本沒辦法單獨接活,都是一些企業接了,然后層層分包下來,最后到攝影師手里的錢少得可憐。
另外,不得不承認的是攝影門檻變低了,現在拍活動也好,拍婚禮也罷,前期跑去素材網站看類似案例,然后照著拍,最后導入素材套預設,套模板,半小時就能出片。
舉個列子:前幾天拍活動,活動結束20分鐘我就快剪好了30秒小視頻,因為我提前把模板弄好了,拍完導入,套個預設調色就完了。
很多客戶并不需要什么4K、8K、什么灰片超采之類的,人家壓根兒不在乎。活動介紹清楚,加點炫酷特效看起來高大上人家就滿意了。
拍人也一樣,你別跟客戶提什么雙曲線磨皮、液化瘦身之類的。因為現在的像素蛋糕也好,AI修圖也好,都很智能很方便。這些東西的出現導致一些玩攝影不久的人都能接到活來做,大不了收費便宜一點就行。
門檻變低導致涌入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自然也越來越卷,特別是一些新人,根本不在乎錢多少,能掙一點就是一點,畢竟自己水平也不咋地。
最后,給大家附上一個行業大概得收費標準(二三線城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