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部電視連續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了抗戰時期的中國遠征軍。為了打擊侵略者,為了祖國西南的安危,中國遠征軍赴緬對日作戰,共有近七萬人戰死他鄉,這其中最著名的是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
戴安瀾是安徽省無為縣人,讀過高中,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三期,參加了北伐戰爭,在1933年的古北口抗戰中獲得過五等“云麾勛章”。全面抗戰爆發后不久,戴安瀾即升任旅長,隨后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1939年初,年僅35歲的戴安瀾即接任杜聿明的200師師長,該師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機械化師,是王牌中的王牌。接著,率部參加隨棗之戰、長沙保衛戰和昆侖關戰役。在昆侖關戰役中,200師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立下赫赫戰功,戴安瀾重傷不下火線,指揮有方,榮獲一枚四級“寶鼎勛章”,并受到蔣介石的青睞,進一步奠定了他抗日名將的地位。
赴緬作戰,戴安瀾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名
1941年12月,200師作為赴緬抗日遠征軍先頭部隊率先開進緬甸,雖然在國內戰場上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但作為遠征軍的將領,戴安瀾決心要在國際戰場上,打出中國的軍人的威風和士氣。
200師在進入緬甸之后,不惜冒著孤軍奮戰的危險,第一時間挺進抗日前線,接替了英國盟軍的防線。戴安瀾將軍指揮軍隊在戰場穩扎穩打,全力組建防御陣線,很快就在前線扎穩了腳跟,并且多次阻擊日軍的進攻。
1942年3月同古保衛戰,200師接到的任務是固守同古。戰前,蔣介石親自接見了戴安瀾,詢問他是否有信心在這一戰中為中國軍隊揚名。面對蔣介石的提問,戴安瀾特地在戰前立下誓言:
本次守衛戰,如師長戰死,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參謀長代之,以此類推全級皆然,只要沒接到撤退命令,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固守同古!
在沒有任何援軍支援的情況下,200師面對四倍于自身之敵,面對日軍飛機坦克的聯合作戰,與敵人在東瓜戰役中鏖戰12天。在同古保衛戰當中,戴安瀾指揮200師先后擊退了日軍20多次進攻,在英國軍隊全部撤退之后,戴安瀾仍然固守陣地與日軍英勇作戰,直到最后前線補給困難,戴安瀾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在撤退之前,戴將軍再次作出了對日實施佯攻,留少部分部隊牽制日軍,大部隊主力后撤的策略。正是戴安瀾的策略,讓大部分部隊能夠全身而退,也讓200師保留了大部分主要戰斗力。
在同古保衛戰之中,200師以800人傷亡的代價,以相對落后的武器裝備,頂著日軍數倍于自己的軍力,完成了殲滅日軍5000余人的壯舉,這一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
友軍太拉胯,正面戰場頻頻失利,戴安瀾以身殉國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中國赴緬遠征軍少有出色戰績,只是從緬甸一路敗逃。但事實上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上表現出的戰斗力,絕對要強于英美聯軍甚至能與日軍相抗衡。
之所以正面戰場節節敗退,最主要是多國聯軍的指揮混亂,多部分軍隊作戰意志不堅定,很多時候中國軍隊還在陣地奮勇殺敵,側翼聯軍駐守陣地就已經開始節節敗退,中國軍隊接到撤退任務之后,日軍自然跟在屁股后面追擊,自然就造成了一路敗亡的現象。
時間進入1942年5月之后,緬甸戰場上的中英聯軍已經開始全面潰敗,戴安瀾在大勢面前也只能率領部隊撤退。200師在撤退至胡康河谷時,遭遇了日軍的圍堵,陣型大亂,部隊在慌不擇路之下撤退到了原始森林之中。
收攏部隊之后,戴安瀾組織部隊兵分兩路進行突擊。在穿越敵人的火力網時,戴安瀾被敵人機槍連續擊中腹部,傷勢非常嚴重。
之后戴將軍便一路躺在擔架上,與大部隊一起撤退。在原始森林中,行軍條件非常艱苦,為了行動方便。部隊丟掉了輜重彈藥,甚至連藥品也所剩無幾。
因為沒有藥品治療,戴安瀾的傷勢越來越嚴重,后來傷口開始發炎潰爛,他逐漸陷入了長時間的昏迷。
5月26日,200師殘部連續在森林中日夜行軍,此時他們距離祖國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距離,但戴安瀾再也呼吸不到祖國的空氣了。
將軍彌留之際,依然朝著祖國的方向,喃喃念著"反攻,反攻,祖國萬歲……"
下午5時40分,立下戰功無數的抗日名將戴安瀾以身殉國,時年38歲。
將軍馬革裹尸還,20萬百姓跪迎英靈,其妻將撫恤金全部捐出
緬甸原始森林,天氣炎熱,戴安瀾將軍的遺體腐爛非常迅速。
在原始森林中,自然無法弄到棺材,200師的將士們只能忍著悲痛將自己師長的遺體火化,然后帶著骨灰一路撤回國內。當200師僅剩的3000名將士們跨越國境回到祖國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大聲哭喊著:師長,我們回來了,我們回家了!
騰沖縣長率領縣內20萬民眾,自發出城夾道跪迎戴安瀾將軍英靈,縣城鄉紳們看到戴師長連口棺材都沒有,主動獻出了給自己準備的楠木棺材。
戴師長的遺體運回到昆明后,云南軍政長官龍云、宋希濂等率領全城政要以及商界人士出城迎接,云南幾十萬民眾自發夾道迎接,所有人都含淚相送。
戴安瀾的靈柩最終被安放在了廣西全州的香山寺內。在整理戴安瀾遺物的時候,他的妻子王荷馨發現了戴將軍生前留下的遺書,上書: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原來,在同古保衛戰的時候,戴安瀾就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他早已寫好遺書,將生死置之度外。
王荷馨把戴將軍的20萬法幣的撫恤金全部捐出,在廣西開辦了一家職業學院,還將家中戴安瀾所有的藏書捐出當作了學校的校產。
新中國成立后,戴安瀾將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并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3年,中國遠征軍老兵陳文忠病重,戴安瀾之子戴澄東特地前來看望。這位88歲老人握著戴澄東的手,滿臉淚水情緒久久不能平復。半個世紀的時間過去了,對于他敬愛的戴安瀾師長的犧牲,這位老兵依然不能釋懷。
致敬戴安瀾烈士,銘記中國人民的抗戰史,要讓一代代中國人記住:國家的尊嚴,是無數戴安瀾這樣的烈士換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