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往后,隨著疫情的基本結束,原本呈現冷淡的旅游業開始在全國各地復蘇,其中東北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備受歡迎。
隨著大量民眾前往東北游玩的過程中,一個處于東北邊境,中朝俄三國交界處的小村子也變得引人矚目起來。
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海外飛地的琿春市防川村,防川村有著中國東方第一村的美譽,在這里能夠眼看三國山川風貌,耳聽三國雞鳴狗吠。
當有游客登上村子最高處的時候,既可以遠眺日本海,還能夠在不遠處看到朝鮮和俄羅斯的邊境城市,放眼天下能夠欣賞到這種多國風景的地區,屬于絕對的風水寶地。
而前往這個村子的洋館坪堤路,也是讓人稱奇的,這條路是中國最窄的領土,全程寬度只有八米,是連接我國這塊海外“飛地”的唯一通道!
那么,有關防川村和洋館坪堤路都有哪些歷史往事?
一 、東方第一村
首先我們講解一下飛地這個地理學上的概念名詞,飛地是指屬于一個國家主權管轄之內,但是領土與本國卻不接壤的區域。
簡而言之,就是防川村屬于中國,但與中國的東北邊境沒有直接連接通道,如果需要往返兩地,就需要借道與俄羅斯和朝鮮這兩個國家,或者是對方開放空中管轄,我們直接飛過去。
而防川村就是屬于中國主權管轄下的飛地代表,防川村在中國政府的行政區域劃分中,全稱是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
村子距離琿春市區的距離為70公里,距離最近的行政管轄地區敬信鎮鎮政府的距離為35公里。
這個村子與遍布全國各地的村落一樣,整體的面積十分狹小,其中東西寬度為一公里,南北長度為0.5公里,總體面積為14平方公里左右,在海拔上也屬于整個吉林省的最低點。
目前防川村的所有居民為31戶,常住人口為95人,其中漢族為24人,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些生活在防川村的村民多以種植農業作物為生,其中主要是玉米、水稻和大豆。
圖為防川村
大家可不要以防川村的面積狹小和人口稀少而忽視了它的價值,在沿海貿易中,防川村是絕對的面積小卻價值重大。
這里是中國沿圖們江進入日本海最近的地區,可以說是中國東北貿易出海的最關鍵位置,但要達成這一經濟價值的實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中國領土與防川村的實際接壤。
才能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將防川村打造成物流中轉基地這種重要戰略地點,而連接中國邊境地區與防川村陸地聯絡的,就是這條被稱為中國最窄領土的洋館坪堤路。
有關洋館坪堤路存在著一段歷史過往,整個跨度牽扯到晚清政府、沙俄、前蘇聯和如今的俄羅斯外交歷史。
清政府及沙俄簽訂條約場景復原
二 、天下第一堤
在清朝時期,光緒皇帝設立了洋館坪這個地理官名,而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個地方也不叫洋館坪,而是同音的陽關坪。
這三個字是根據這條道路的地理特色而確定的,因為這個地方整體向陽,后來在歷史發展中,當地人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出現音誤,才有了今天的洋館坪這個名字。
清廷時期,沙俄帝國一直對中國的遠東領土虎視眈眈,最后將中國遠東地區,包括今天的圖們江流域全部侵占,當時沙俄將目光主要放到了現在的黑龍江流域。
隨著鴉片戰爭的發生,整個清廷的軍事力量羸弱不堪,對于外東北的掌控力度基本為零,沙俄順勢提出《璦琿條約》,將整個外東北的六十多萬平方領土全部占領。
到1860年以后,沙俄帝國又脅迫清廷簽下《中俄北京條約》,在這條不平等條約生效以后,防川村曾被強占為沙俄帝國的領土,就連圖們江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也被盡數侵占。
后來沙俄與日本因為侵華利益而發生沖突,后來進行了戰爭,在這一過程中防川村曾經淪為戰場,被炮火所席卷和摧毀。
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俄軍的日本政府,就成為了防川村的下一任殖民者,日本政府深知這個地方的戰略價值重要性,在強占防川村以后,就將這里的中國村民全部趕走。
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日本在中國的所有不當利益和不平等條約全部被取消,防川村這個歷史上屬于中國的地區才重新回到中國的管轄范圍之內。
但當時能夠聯絡中國邊境地區和防川村的道路,只有那條狹窄的洋館坪堤路,兩地的百姓只能憑借此路來往,如果想要獲得其他通道,就需要借路到朝鮮和蘇聯境內,十分的不便。
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年時間里,邊防部隊曾和當地村民對防川村進行過一定的合作建設,在這塊狹小的領土上種植農業作物,讓人得以生存。
可這樣的開發并沒有持續多久,在1957年的時候,因為圖們江爆發大洪水,那條連接兩地的洋館坪堤路被大水所沖毀,防川村與內地的聯系就此斷絕。
在1957年往后的時期里,防川村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一塊飛地,不過好在當時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中國政府與蘇聯和朝鮮之間的聯系比較親密。
所以在與兩國政府商議過后,蘇聯和朝鮮允許防川村的村民借道他們的境內,與東北邊境地區保持交通,這種交通條件雖然需要看人臉色,但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滿足防川村村民的需求。
防川村“一眼望三國”示意圖
可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中蘇外交的影響,對方就開始拒絕保持這種友好互助的關系,很快防川村又一次孤懸海外,與中國邊境地區斷了聯系。
因為受到外交關系的影響,對方也一直不同意中國政府修繕洋館坪通道,直到1983年往后,蘇聯進入大后期,內外憂患都十分嚴重。
中蘇交惡時期的赫魯曉夫
三、 被評鄉村旅游重點村
此時的蘇聯需要改善外界關系,才同意了中國修繕道路,連接與防川村之間交通的請求。
隨著洋館坪堤路的通車,這塊孤懸中國領土之外三十余年的飛地,才再一次與祖國有了聯系。
而從此往后,如何加緊與這一地區的聯系與開發,將其打造成中國圖們江的出海口,以及保證連接兩地交通的穩定性就成為地區政府的頭等大事。
“東方第一村”防川村
在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蘇聯的遺骸中脫胎而出的俄羅斯,選擇了和睦友鄰的外交方針。
為了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保證自己在遠東地區利益的穩定性,俄羅斯政府選擇將圖們江入海口的航運權利交給中國。
到這個時候,防川村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為了徹底解決與防川村的交通問題,中國政府斥資修繕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洋館坪堤路。
這條路寬度只有八米,在今天中國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劃分上,主干道的寬度劃定在三十到四十米左右,次干道則為二十米到二十四米左右,支路則為十四到十八米。
因此上就寬度面積而言,洋館坪堤路是絕對的袖珍版本,但這條路的真正價值卻是無比重大的。
這條寬八米,長度在888米的洋館坪堤路是真正的中國領土,也是連接琿春市和防川村的唯一道路,其堤路左側為俄國領土,右側則為朝鮮領土。
因為坐落在三國的交界處,所以沿途可以欣賞到其他國家的美麗風景,因此上洋館坪堤路有著天下第一堤的美譽。
到2020年的時候,為了幫助防川村進行經濟發展,這個地方獨特的風景就成為了振興鄉村經濟的一道名片,防川村被評選為了全國鄉村旅游的重點村子。
從這以后,這個在往日歷史中很少被游客知道的“小地方”,迎來了全國各地的不少民眾。
而除了旅游經濟以外,防川村和洋館坪堤路在國家的對外航運上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防川村所在的圖們江流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出海口。
隨著中俄貿易的持續升溫,這個小村子將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表現出重要的戰略價值。
參考資料:
1.山西信息港:中國美麗的休閑鄉村——防川村 2020.6.29
2.延邊廣播電視臺:琿春防川村:邊境明珠煥新彩 2024.11.2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