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棚改
棚戶區改造是我國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國有超過千萬戶城鎮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居住在棚戶區中。此外,中國各地還有不少“城中村”、城鎮危舊房。棚戶區房屋破舊擁擠,廚衛設施不全,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棚戶區改造主要是對國有土地上的危舊房屋進行的工程建設。
主要包括:城市棚戶區改造、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國有墾區危房改造、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建制鎮、《住房和城建建筑部關于做好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將部分“城中村”改造項目也納入了棚戶區改造范圍。
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棚改已經成為關系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這一概念的出現頻率甚至比拆遷還要高。
我國國棚戶區改造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實施。
政府除了鼓勵地方實行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土地出讓收益返還等優惠政策外,還允許在改造項目里,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讓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
2、棚改現象
各地區要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土地征收、補償安置等前期工作制定具體辦法、依法實施征收,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在征收拆遷的實踐中,棚改的范圍有被隨意擴大的現象:有很多本不屬于棚戶區改造范圍的城市房屋,甚至有些地方集體土地的房屋也被冠上棚戶區改造之名,實際上卻是搞商業開發,借棚改的名義來實施征收拆遷工作,以建設相關項目。
很多被拆遷人好好的房子被拆,卻只按所謂“棚改”的價格予以安置補償,極大的損害了廣大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被拆遷人在遇到棚改的時候,一定要先做好判斷,自己的房屋究竟屬不屬于規定中的棚戶區。
3、棚改標準
棚戶區改造涉及到安置補償的問題,從棚戶區的定義和改造范圍,我們可以看出棚戶區改造大部分涉及到國有土地和少部分集體土地。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九條
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市場價格,補償可以參考就近區位類似結構的商品房的價格。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如果房屋所在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但涉及棚戶區改造一般都位于城市規劃區內,房屋雖然屬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第二2款的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的,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的區域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的,那么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當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是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予以安置補償的。
棚戶區改造本身是一件為利好之事,有利于我們改善生活質量,但是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安置補償方面,由于法律法規對棚戶區改造涉及的安置補償標準沒有具體的規定,一旦摻雜著違法的程序和手段,在棚戶區改造中就更加的模糊。
所以地方在適用棚戶區改造時,經常會遇到征收方將棚戶區改造的范圍自行擴大、借著棚戶區改造的名義進行商業開發,更有甚者將偏遠郊區的農村也列入“棚改”范圍,而且補償明顯不合理。
所以當認為安置補償不合理時,我們應當及時與拆遷方反映協商,如果無果,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以避免維權時效經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