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我曾經存在兩個偏見
一,愛情篇幅過重的內容,缺少文學價值和思考價值
可一方面,文學和思考都要落地于生活,而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難逃感情關,這普遍性和價值性還不大嗎?另一方面,感情里會放大各種情緒和性格特點,這里包羅萬象,順著感情,你能通過放大鏡看到一個人的成長,這不豐富有趣嗎?
二,我排斥承認從曖昧關系的異性身上獲得認可,因為大多是外在的,是男凝的
但一方面,不管男凝女凝,在我自信心還沒構筑成熟的時候,被人看到夸夸獲得自信,這不好嗎?(這是正向成長)我也經常跟朋友說,如果你覺得最近沒什么能量,你就找個人夸你,當然是引導對方夸你,不是假夸,從夸夸上,你會獲得能量。
如果不面對鏡子,我們對自己一無所知,而與人交往就是“照鏡子”,只是這個“鏡子”投射出來的你也要仔細判斷。我們通過做事-交往-驗證,來判斷、構筑自我,可能搭錯了,那拆掉一些重新來,可能搭對了,那建造效率UP。
我認為只有構筑自我的基建搭成了,才能安心的向內成長,因為我們常處于社會中,避免不了有很多人際交往,與人相處就是用自己的外在人格。如果你外在上是充滿自信的(漂亮、有錢、有魅力、性格好等等),那就能在與人交往時輕松一些,沒有壓力和負擔,才更能安下心來向內探索。
另一方面,我相信“因緣來者不拒,處處皆可煉心修己”(這是逆增上緣),感情中遇到的問題一定是關乎你的底層弱點。正如雅坤說的那句“這世界上沒有一個角落可以讓人躲開現有的問題,有也只是短暫的逃避,然后問題再次找來。”這是你需要研究的課題。
去除了偏見,我能更加客觀的看待感情了
我開始覺得和朋友相處是→理想人格
和另一半相處是→真實人格
慢慢又覺得,即便在感情中,人也依然要保留自我相處的空間,所以還得再細化一下
和自己相處→真實人格(課題一:真實人格向理想人格靠攏)
和伴侶相處→底層人格(課題二:底層人格向真實人格靠攏)
和朋友相處→理想人格(課題三:理想人格持續生長)
所以感情這是一個多么大的課題啊!關于感情,我覺得我挺會寫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