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屆中國(海南)東坡文化旅游大會暨第十四屆東坡文化節盛大開啟,海南控股系列活動次第精彩呈現。2024年12月14日,“瑤問青天·飛信宮闕”系列東坡航天愛國研學主題活動在海控瑤城共享農莊盛大開營,來自島內外的兩百名師生和家長在瑤城古村跨越時空,感悟東坡詩意人生,探究航天科技奧秘,與東坡先生展開一場跨越千年的心靈對話。
海控瑤城東坡系列研學活動圍繞“航天研學、農耕研學及非遺研學”三大板塊,精心構建了沉浸式體驗之旅,通過新穎有趣的方式,讓青少年在探索東坡文化深厚底蘊的同時,也能近距離觸摸航天科技的璀璨光芒,從而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傳統文化與科技創新的種子。
本次東坡航天愛國研學活動創新性地采用了“太空課堂+太空實踐體驗”的融合模式,精心設計了三大核心環節:一是航天課程《東坡飛天夢》,引領參與者探索東坡文化與航天科技的交融;二是互動環節《飛信宮闕——致東坡先生的一封信》,讓學員們以書信形式向東坡先生表達對傳統文化的憧憬與敬仰;三是實踐環節,包括《少年火箭工程師》太空課堂及激動人心的火箭發射體驗。本次活動特邀航天專家、文昌國際航天科普營學術委員會主任喬志偉先生親臨指導,他不僅帶來了精彩的現場教學,還與所有參與者共同銘記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東坡航天探索之旅。
航天課程《東坡飛天夢》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與互動環節,讓青少年在了解東坡先生生平事跡與文學成就的同時,深入學習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重要成就與航天科技的奧秘。
飛信宮闕《致東坡先生的一封信》:通過書寫信件的方式,讓青少年表達對東坡文化的敬仰與對未來的美好夢想。這些信件將隨著我們特別設計的火箭發射活動,成為連接古今、跨越時空的美好紐帶。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青少年對東坡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更激發了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與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實踐環節《少年火箭工程師》:在航天專家的悉心指導下,青少年將親自動手制作屬于自己的火箭模型,并體驗火箭發射的激動人心時刻。這一環節不僅鍛煉了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更讓他們親身體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與神奇,激發了他們的科技夢想與創新精神。
太空音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志梅介紹,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與取得實效,海控瑤城和太空音符為文昌國際航天科普營配備了成熟的助教、執行與安全保障團隊,為每位參與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與講解,準備了豐富的研學物資與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研學手冊、小火箭模型、火箭發射工位、安全裝備等,并制定了詳細的安全預案與應急措施,確保活動的最佳體驗與學習效果。
“瑤問青天·飛信宮闕”,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辦推動了東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通過東坡與航天的結合,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不久前,由太空音符與海控瑤城聯袂推出的“太空農場盲盒”,憑其精妙融合航天科技與東坡傳統文化的獨特設計,榮膺“東坡文旅大獎”。此后,這一創新之作又在第三屆「中國航天夢」比賽頒獎典禮上璀璨亮相,作為慶祝香港回歸27周年的特別環節,與香港市民及青少年共享喜悅,為香港同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驚喜與啟迪。此次活動不僅深刻展現了東坡文化與航天文化的交融魅力,更加速了東坡文化的國際化步伐,贏得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贊譽與高度評價。
此次活動不僅是東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次跨界嘗試,也是海南文化旅游與航天科普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起點。它不僅提升了海南作為東坡文化重鎮及航天科技新高地的國際形象,更為全球觀眾呈現了一場文化與科技交織的視覺盛宴,激發了無數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熱愛與追求,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海控瑤城與文昌國際航天科普營將繼續秉承“勇敢追夢、不斷創新”的理念,繼續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汲取智慧與力量,讓東坡文化成為連接古今、溝通世界的橋梁與紐帶,通過更多元化的航天愛國活動,培養更多具備科學素養與創新精神的青年才俊,為中國航天事業和海南“向空圖強”貢獻古今傳承的科普教育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