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半年,蘇峻找到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向他展示自己和團隊歷時三年打造的V23樣車——一款為年輕人打造的方盒子。
尹同躍看到V23等一系列設計后很興奮,他告訴蘇峻,這是奇瑞想要的產品,“你們放心大膽地往前干。缺錢,奇瑞有錢,缺人,整個集團有十萬人。”
一拍即合,說干就干。據說兩個團隊在一起開會時,還在投影屏上打過一行字:“前路存知己,山海恰相逢”。從此,這個曾經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多了一個身份——iCAR汽車首席產品官。
這位工業設計出身的清華博士和大學教授,有很強的設計能力,同時他又是一個產品經理,兩者兼容的氣質讓他具備不同于傳統汽車人的產品創新力與差異化競爭策略,也擁有科技圈領袖的氣質。
這讓他在iCAR V23正式上市當天,能夠全程脫口演講將近2個小時,在后續汽車大觀的專訪中也金句頻出。
在蘇峻看來,未來有兩種車能夠活得很好:
一種是品牌,即在中高級市場中突破的車,如果單純卷成本、卷價格很難,所有的企業都在中高級市場突破,因為這就是消費者市場的規則,還是得品牌向上,價值感向上。
再有一種,是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在中國汽車百年史,為什么有些品牌走到今天依然是獨特的存在,因為很有特點,世界不能只有豐田,也不能只開卡羅拉(參數丨圖片)。
iCAR就要成為后者。
要成為一種現象級的爆品而且能歷久彌新,蘇峻和iCAR正在踐行自己的造車邏輯;而這個新物種的誕生,也開始驗證做透年輕人市場,真正需要的商業模式與產品力。
產品經理的“爆品”邏輯
“所謂的爆款邏輯,一定要具備一種穿越時間、穿越階層的潛力。”
在蘇峻看來,就像宜家和優衣庫一樣,產品是經典的、簡潔的,大眾都能買得起的。帶著這樣的邏輯,蘇峻認為在當下市場環境中造車,品類選擇尤其關鍵。沒有人可以靠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的配置來戰勝比亞迪,創業公司唯一的機會,就是做產品,用一款簡單、有差異化的產品去穿透一類需求。
蘇峻有過類似成功的經歷,他曾做出小米生態鏈的第一款爆品——空氣凈化器。
從開發到上市,蘇峻帶領17個人的小團隊做出一款大爆品,至今累計銷量接近3000萬臺。當時他們鎖定核心用戶需求——解決30平米空間的PM2.5迅速監測和凈化問題,當時市場上只有三四千的產品,定價699的智米直接賣爆。
如今到汽車市場,蘇峻決定從方盒子切入,這是一款給年輕人的車,能夠滿足工具、道具和玩具三個屬性的電動汽車。
iCAR V23所有的設計都是非常簡約但又很精致,但呈現出了一款足夠標準的越野SUV模樣:圓形大燈、前凸保險杠、外凸輪眉、尾部小書包,還有著方盒子車身,看起來非常硬派有力量感。
此外,新車采用四輪四角的設計,配備超短前后懸,很好提升車內空間表現的同時,實現更好的操控性。另外,該車還配備隱藏式門把手、車頂行李架、側踏板以及最大21英寸輪轂。車身尺寸方面,iCAR V23的長寬高分別為4220/1915/1845mm,軸距為2735mm,而空載狀態下,V23四驅接近角為43°,離去角41°,涉水深度600mm。而純電大G的接近角為32.6°,離去角為31.1°,最小離地間隙257mm,同時最大涉水深度850mm。
雖然iCAR V23的離地間隙和涉水能力不如“純電大G”,但接近角和離去角卻更大一些,因此面對崎嶇路況,iCAR V23憑借更“小巧”的身姿,也會有更好的通過性。
所以從電動風格越野這個品類和定位來看,iCAR V23幾乎找不到競品,這個性價比優勢,就是蘇峻要復制的爆款故事。
不做同質化 做好加減法
小米方法論里有一句話——產品即戰略,戰略即取舍。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創始人的蘇峻曾說,他的knowhow是通過洞察大眾最核心的需求,用精簡的方式做產品定義,再用規模化的能力做到極高性價比。
就像他當時做空氣凈化器時,果斷放棄冗余功能,精簡產品,高度集成零部件,去掉螺絲,外殼直接拍上去就可以組裝,組裝產線上的節拍減掉了近一半。
蘇峻在專訪中表示,從產品戰略角度,iCAR不做硬越野的。我們非常關注用戶實際需求,強悍越野性能在日常通勤中是沒有用途的,我們不會去做硬越野,這個是產品線里明確的。
正因如此,iCAR V23去掉了非承載式車身,將車體做輕,可以適應城市近郊各種路況,為了盡量不占用座艙的空間,iCARV23的前后懸、前儀表臺也非常短,100kW的后橋電機體積不大,更沒有空懸來占用后排空間,所以后備箱的下沉空間也不小。
前機蓋的作用是換油液、換油尺、監測發動機、維修便利,但作為一個電動車,沒有這些需求的時候,到底還需不需要前機蓋?答案是不需要。所以iCAR團隊從頭設計,前機蓋的零部件從20減到8個,做成了類似翼子板的固定殼,去掉了螺絲,直接是蚌式卡扣。
從車款設置來講,iCAR V23它只推出了三個車款,區別僅在于驅動形式和電池容量,沒有推出一個價位虛高的超高配,也沒有設置過多的配置差異來增加不必要的SKU,非常互聯網思維。
但應該有的配置,iCAR V23必須保留。
iCAR V23車機采用驍龍8155芯片加上5G車載網絡,中控配備2.5K大屏,支持無線Carplay,智駕采用達到L2+級別,能實現高速領航、撥桿變道、自動泊車、記憶泊車、遙控泊車和循跡倒車等功能。
這款車還保留了許多細節,比如隱藏式的玻璃水加注口、后門兩側類似大G的泄壓孔洞、再比如為實現車頂行李架和車側爬梯安裝強度而保留的全封閉頂棚+盲窗,還有24處預留的各種改裝接口等。保留這么多接口,是為了用戶可定制加裝前機蓋防空燈、車頂燈,盡情釋放創造力,滿足不同場景的個性需求。
給年輕人造的一臺大玩具,理應如此。
融合互補 從“小眾”到大眾
在發布會現場,尹同躍表示:“新時代需要新經典。iCAR要用創新的產品思路、創新的技術和創新的團隊,創造像V23一樣的新經典車。我們要把V23賣遍全球,讓來自中國的V23成為全球年輕人的玩具。”
他還表示,奇瑞總部每天都有各個國家的合作伙伴來談合作,他們一看到V23的樣車,絕對百分百要求銷售這款車,也有不少百年老店希望能夠合作生產V23。
iCAR的成功,離不開奇瑞的依托。“iCAR無比幸福,奇瑞這兩年的勢能這么好,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要市場有市場,而且大廠有資金,有人才保障,有源源不斷的注入進去的希望和活力。”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章紅玉表示。
確實,奇瑞“瑤光2025”戰略提出,未來5年投資不少于1000億元,建設300+瑤光實驗室,在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銀河生態五大核心技術領域也在源源不斷開發各種新技術,iCAR順勢繼承了奇瑞汽車27年的深厚造車底蘊。
在市場營銷方面,奇瑞奉行兼顧全球戰略。目前,奇瑞的產品已經出口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乘用車出口銷量最好的企業。所以未來iCAR品牌出口全球,不是不可能。
但不同于其他科技企業與傳統車廠的聯手,奇瑞在這次合作中,給出了出乎預料的權限與開放性,更多的是一種深度融合。在蘇峻看來,iCAR跟目前所有的新勢力都不一樣,iCAR是當下市場唯一兼顧大廠的體系能力和互聯網思維的洞察定義能力的新勢力品牌,不同于其他互聯網企業的供應模式,無論是蕪湖還是北京,都是深入產品之中。
從這個角度說,智米+奇瑞合作打造的iCAR,帶來的本身就是整個產品理念的革新、價值的煥新——重構自身的產品體系,也重新定義產品本身。
“只要我們能有這種極客精神去探索、去成功挑戰,iCAR應該是有無限上升的空間。”可見在贏得了不錯開局之下,蘇峻的造車斗志和品牌展望,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