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無數(shù)老紅軍的功績都得到了肯定,為自己半輩子的革命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然而,由于這是黨第一次進行授銜,沒有之前的參考,一些英雄的軍銜充滿了爭議。
葉長庚就是這些人之一,明明他在29年就給紅軍帶來了大量的武器裝備,32年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師長,前途一片大好。
但在之后的16年里,他的職位就幾乎不再變動,僅僅升了半級,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讓羅榮桓抉擇了很長時間,久久難以確認(rèn)。
那么,葉長庚究竟有著怎樣罕見的經(jīng)歷?最終又被授予了什么軍銜呢?
幼年貧困,加入國民黨
葉長庚從小家徒四壁,屋里甚至只有幾個破碗,經(jīng)常沒有飯吃,殘破的茅草房也四處漏風(fēng),讓他每晚都要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度過。
迫于無奈,他只好去給當(dāng)?shù)氐牡刂鞣排#绯鐾須w,只為求一口飯吃。
每天清晨,看著地主家的兒子開開心心的跑去學(xué)堂,葉長庚總是一臉羨慕,干凈溫暖的衣服,松軟可口的大饅頭……
葉長庚希望自己今后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于是他更加的努力工作。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光陰如流水,葉長庚從放牛割草的小孩長成了挑送貨物的挑夫,無數(shù)的汗水曾從他的身上流下,但一切都未曾改變。
青年葉長庚心里逐漸產(chǎn)生了迷茫,此時的他似乎能一眼看到自己的未來,但卻又沒有絲毫辦法。
然而,直到1926年,葉長庚挑東西到廣東,路途的一聲聲呼喊震懾著他麻木的心。
“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雖然此時的葉長庚還不明白什么是帝國主義,為什么要打倒它,但23歲的年齡卻讓他心中充滿了澎湃。
他立即擠到了人群中了解情況,這才知道是國民黨在征兵,在詢問一番后,他被每月充足的月餉和免費的一日三餐徹底征服了。
他十分果斷的加入到了國民黨的軍隊中去,第一次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此后,葉長庚被分配到了重機槍連,在之后的日子里豁出性命,奮勇殺敵,職位一路飆升,短短三年,他就升為了機槍排排長,手下有不少人。
之后隨著時間的流逝,葉長庚的眼見得到了很大提升,可看著國民黨中軍官的不斷克扣軍餉壓迫士兵,有的在城里更是整天風(fēng)雨,無所事事。
過過苦日子的葉長庚逐漸對這支腐敗的部隊產(chǎn)生了厭惡,對于他們口口聲聲所說的革命更是深惡痛絕。
不過,隨著之后他接觸到了我黨,葉長庚心中的革命思想才真正萌芽,最終做出了那個大膽決定。
棄暗投明,成為師長
1929年,葉長庚率領(lǐng)的部隊與彭老總交戰(zhàn),激戰(zhàn)正酣,身為排長的他卻是心不在焉。
其實葉長庚早已和我黨人有過接觸,明白他們才會是國家的希望。
但此刻的他身為國民黨軍官,先不說我黨會不會接受,就自己那幾十個兄弟,葉長庚就不能拋棄,這樣他一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在一陣思索下,葉長庚最終決定暗地里資助我黨,給他們輸送了很多軍需物資。
不過,世上沒有密不透風(fēng)的墻,葉長庚資共的消息不知被誰傳了出去,得到消息后的他終于不得不做出決定。
準(zhǔn)備帶領(lǐng)手下的心腹去投奔我黨,就這樣,幾月后,葉長庚等人終于找到了彭老總的總部,以兩挺重機槍和不少步槍及多名國民黨精英為賀禮,投誠紅軍。
當(dāng)時的彭老總看到葉長庚等人的到來,滿心都是歡喜,對他們好生招待。
要知道,對于當(dāng)時的紅軍來說,兩挺重機槍可是十分寶貴的武器,整整值500大洋。
于是彭老總說什么也要將這幾百大洋賞給他們,但葉長庚等人卻連忙拒絕了。
“我們今天來這里絕不是為了什么獎賞,我們是想要革命,讓人民建立自己的國家。”
那天晚上,彭老總還專門設(shè)宴來歡迎葉長庚等人的到來,好不痛快。
來到紅軍的幾年時間里,葉長庚一如既往的奮勇作戰(zhàn),用鮮血捍衛(wèi)國家的領(lǐng)土。
1932年,葉長庚擔(dān)任獨立十二師的師長,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就是這樣的葉長庚,在之后的幾十年日子里職位卻沒有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呢?
專注后勤,授銜少將
其實在葉長庚擔(dān)任師長之后,他完全沒有絲毫的懈怠,依舊每天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戰(zhàn)斗。
但是,他和彭老總、陳毅等著名的軍事領(lǐng)袖不同,從小就平平無奇的他并沒有什么顯著的軍事天賦。
因此,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中葉長庚更多是在后方組織工作。
雖然他依舊是那么英勇,著名的百團大戰(zhàn)和許多戰(zhàn)斗中都存在著他的身影,但終歸還是沒有指揮過什么重大的戰(zhàn)役,戰(zhàn)功稍顯不足。
唯一值得歷史銘記的可能就是1945年參加的剿匪了,整整三萬的土匪讓葉長庚再次名噪一時。
但這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之后的葉長庚依舊擔(dān)任后勤工作,在正面戰(zhàn)場上沒有什么特大的功績。
而這也正成了羅榮桓的煩惱之處,明明依靠葉長庚前半生的功績完全可以擔(dān)任上將。
但他后半生卻又是那么“平平無奇”,至少是與其他中將和上將相比是如此。
這讓羅榮桓思慮了許久,才終于做出了最后的決定,“那就少將吧!”
羅榮桓深刻的明白如果自己給的太高,必定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他只能如此。
之后,羅榮桓還專門找到葉長庚談話,說了自己的為難和最后的結(jié)果,而葉長庚對此卻是完全沒有在意,輕描淡寫表示。
“就這樣吧!我葉長庚一介貧苦農(nóng)民,能走到今天已經(jīng)很開心了。”
結(jié)語
葉長庚本人的大度令人十分欽佩,事實也確是如此,作為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
葉長庚能憑借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運氣和努力都不可忽視。
但無論最終的結(jié)果如何,葉長庚對于國家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這是脫離于軍銜之外的事情,理應(yīng)被今后的我們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