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原本 是個放牛娃,卻開創(chuàng)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后世許多人對他贊譽有加,說他 是中國歷代皇帝中一個成功的典范。不少人還對他充滿膜拜之情,把他當成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官僚集團的平民代言人,把他統(tǒng)治的“洪武時代”看作是一個黃金時代。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穿越到朱元璋時代做普通人,將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呢?
事實上,朱元璋的殘暴是出了名的。因為死了太子,殺了半個朝堂。朱元璋統(tǒng)治的時代非但談不上美好,甚至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噩夢。
朱元璋親自寫定了一本刑典書,名叫《大誥》,要求戶戶皆有,戶戶恭讀。 就是這樣一部書,讓明帝國所有人都進退失據。
朱元璋在《大誥》里反復訴說愛民之心,但他所愛的只是抽象的百姓,而非一個個鮮活的民眾。
他用路引制度禁止百姓流動,嚴刑峻法強迫鄰里親人互相監(jiān)視舉報……打著懲治貪官的運動,更對民生造成了極大破壞。
舉個簡單的例子:
洪武年間,有一個叫陳壽六的江蘇農民,因捆綁當地“害民”縣吏上京而受到嘉獎,成為那個時代耀眼的“小人物”。然而此舉激發(fā)出了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項朱元璋發(fā)起的抓捕運動,帶來了無比巨大的恐懼。無論官員還是民眾,都可以是被抓捕對象。只要有矛盾、有欲望,彼此就可以隨便羅織罪名、陷害對方。
最終,這場運動并沒有廓清寰宇,相反,它以政治的形式,不斷催生人性中最惡劣的部分。除了朱元璋,人人都活在恐懼之中。
朱元璋以損害社會活力為代價,以欺騙和暴力等一系列殘酷手段來換取大明江山的穩(wěn)固。他視自己為大明父母,而將一切過錯都歸因到百姓、官員、甚至退居塞外的前代元朝身上。形象點說就是,“這屆百姓不行,群臣也不行,只有我老朱行”。
以上這則歷史小故事,出自歷史學者諶旭彬所著《活在洪武時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運》。回望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在任何時代,以政治運動治理社會都是行不通的,它只能在無盡的人心惶惶中帶來秩序的崩壞,在放大的人性之惡中產生道德的淪喪,然后經濟崩潰,最終只能是無數普通人、小人物的命運災難。
歷史與現(xiàn)實總是一脈相承,當人們早已把過去的災難遺忘,新一輪的故事或許又將重新上演。唯有 看清歷史,銘記歷史的教訓,才可能跳出夢魘般的輪回。
為此,店長薦書特別推薦諶旭彬所寫的《活在洪武時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運》。本書極具穿透力,通過12個案例重新審視“洪武之治”,直擊歷史真實面貌,深挖歷史背后的邏輯,展現(xiàn)了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被裹挾的命運。我們有幸得到作者親筆簽名版,數量有限,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搶先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