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只有中國人喜歡喝熱水而外國人卻不愛喝呢?主要有一下幾點
體質差異的角度
- 中醫理論認為,西方人的體質和東方人存在差異。西方人體質相對偏熱,他們的飲食結構中,肉類、奶制品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占比較大。例如,歐美人日常飲食常常有牛排、奶酪等。這些食物在體內會產生較多的熱量,從中醫的角度講是一種 “熱邪” 積聚的傾向。而喝涼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這種體質上的偏熱,起到中和的作用。
- 相比之下,東方人的飲食中谷物、蔬菜等所占比例較大,體質相對平和或者稍偏虛寒。在中醫理念里,熱水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能夠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如《傷寒論》中有提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熱水對于脾胃虛寒等情況有一定的調理作用,適合東方人的體質特點。
生活環境與習慣的影響
- 外國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和習慣也促使他們不愛喝熱水。在很多西方國家,直飲水系統比較發達,從水龍頭接出來的水就可以直接飲用,水質也有保障。而且他們從小就習慣了飲用涼水或者冰水,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溫度較低的飲品。
-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習慣對人體的健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長期的習慣會使身體的機能與之相適應。不過,中醫也認為這種過度飲用涼水的習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人體的陽氣,尤其是脾胃之陽。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后天之本,脾胃陽氣受損可能會導致消化功能下降、寒濕內生等一系列問題。
- 醫學觀念的不同
- 西方醫學觀念和中醫觀念不同。西方醫學對于水的溫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沒有像中醫這樣強調。他們更關注水的成分,如是否含有足夠的礦物質、是否純凈無污染等。只要水是安全可飲用的,溫度并不是重點關注的因素。
- 而中醫則是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水的溫度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相關。喝熱水能夠幫助人體的陽氣升發,促進津液的輸布和代謝。例如,熱水進入人體后,可以通過脾胃的運化,將水谷精微輸送到全身,滋養臟腑經絡。所以中醫理念中對于喝熱水有著比較深入的認識,這和西方的觀念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