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認識皮卡,大概還是在十幾年前。
那時候,城鄉結合部的建材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種前半截是轎車模樣,后面卻有一個長長的斗的車型,載人、拉貨兩不誤。在那個滿大街還是面包車的年代,這類叫“皮卡”的物種,還挺讓人新奇的。
后來,開始接觸網絡,了解到皮卡除了干活,其實還能和性能扯上關系,可以賣的很貴,比如F150(雖然在國外它也是用來干活的),是有錢人的大玩具,具備一定的玩樂屬性。
再后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起來,自主品牌也開始嘗試做一些玩樂屬性的皮卡,比如長城炮系列。賣的不算很貴,十幾二十萬的價格,但是卻有著比肩硬派SUV的越野能力,作為皮卡也挺能裝,很實用,所以市場表現還不錯。
近兩年,汽車行業快速朝新能源方向轉型,出現了一些電動皮卡。最廣為人知的,當屬特斯拉Cybertruck,售價折合人民幣超百萬,也是屬于大玩具的行列,只是因為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暫時還沒被官方引進到國內,普通人看看就得了。
咱真正能買到的電動皮卡,不多,也有,比如吉利雷達RD6,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定銷量,路上也能見到實車。另外上汽大通最近也推出了一款電動皮卡,星際X EV。
30萬的電動“悍馬”
和上汽大通此前已經推向市場的星際L與星際R不同,星際X的定位會更高一些,是一款全新的車型,分為燃油版和電動版。
其中,燃油版率先搭載了旗下最新的上汽πPlus柴油發動機,排量為2.5T,匹配采埃孚8AT,具備全地形模式和前后橋差速鎖,同時有較多的舒適和科技配置。很明顯,它不再是單純的工具車,15.58-20.98萬元的售價也驗證了這點。
電動版星際X EV有兩個配置,豪華版29.98萬元,旗艦版32.28萬元,比燃油版貴出了一倍,也比目前絕大部分的國產皮卡甚至硬派SUV都要貴。要支撐如此高昂的售價,必然要拿出點真本事的。
首先就造型設計來說,星際X EV確實能讓人眼前一亮。長寬高分別為5500/2005/1874mm,軸距3300mm。論尺寸,其實和長城炮差不多,但星際X EV更多地采用了平直的車身線條,搭配純電車型特有的封閉前臉和環形日間行車燈,整車更多地呈現出一種未來科幻風,頗有些電動悍馬的意思,這和長城炮這類燃油皮卡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而電動版雖然和燃油版一同上市,且都叫星際X,但星際X EV也并非單純“油改電”。據官方表示,它是基于星際GST平臺開發打造的,整個車身架構重新設計,將電池組融入到底盤結構當中,電池組和大梁是一體的。是的,你沒看錯,星際X EV采用非承載式車身設計,帶大梁,這在電動車領域可不常見。
車身與車架大梁之間硬鏈接,意味著整車剛性表現會更好,能夠更好地應付極端路況;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或擠壓時對于電池組的保護會更周全,整車安全性也會更高。
在此基礎上,星際X EV采用前后雙電機四驅系統,同時前后雙叉臂四輪獨立懸架,旗艦版車型還帶有空氣懸架,支持高低、軟硬的調節,硬件配置水平可不低。
參數層面,前后雙電機總功率354kW、481馬力,總扭矩700N·m,可推動這臺總重2.9噸的大家伙實現 5.8秒的零百加速成績,在皮卡領域,足以稱得上是性能猛獸。
而在續航方面,星際X EV搭載容量102.2kWh的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里程560km。市面上搭載超過100kWh電池組的車型,售價幾乎就沒有低于25萬的,畢竟成本占相當一部分。
那么看到這里,星際X EV接近/超過30萬的售價,貌似容易被接受了一些?
體驗顛覆燃油皮卡
我猜你可能會反駁:30萬我買這?20萬我買個長城炮,剩下10萬用來加油都夠加多久的油了?
話這么說也不是不對,但正如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的區別一般,電動皮卡相較于燃油皮卡,除了能源方式不同,其實更多的是體驗帶來的差異。
就拿動力參數來說,20萬價位的皮卡普遍使用的是2.0T的汽油或者柴油動力,相比之下,柴油機低速扭矩更大、更適合載重(既然選擇購買皮卡說明車主肯定還是有一部分干活需求的),同時后期用車成本相對于汽油機也會低一些。但在電動機面前,這都不是事兒。
雙電機四驅動輒六七百牛米的扭矩,是柴油機無法企及的,而且因為電動機扭矩瞬間輸出的特性,所以即便在重載狀態下,電動皮卡的起步、加速過程也會更加輕快,操控更加靈活。就更別提作為電動車充電更便宜,并且幾乎免維護。在后期用車成本這塊,電動皮卡也擁有燃油皮卡無法比擬的優勢。
而針對越野以及戶外露營等一些20萬以上價位皮卡車型常見的用車場景,電動皮卡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以星際X EV為例,前后雙電機四驅與全地形模式加持,依靠輪間電子限滑就可以帶來近乎于燃油車三把鎖的脫困能力,操作更簡單、結構更穩定,足以應付絕大部分越野場景。同時,乘員艙與貨箱之間可貫通的通鋪設計,基于電動平臺開發同級獨有的236L電動前備箱,以及雙6.6kW功率的V2L放電,在露營場景無疑會更加合適。
我知道你一定擔心它的續航表現,星際X EV的CLTC工況續航里程僅有560km,實際用車還得打折扣,再按照80%-20%常用電量區間來計算的話,日常使用基本跑個300來公里就需要進行充電了。這也是現階段大部分電動車都會有的問題,如果追求高頻次的遠途旅行,電動車終究不會太合適。
但倘若你對皮卡情有獨鐘的話,電動皮卡還有一重要優勢你無法忽視:現階段,燃油皮卡被視為輕型載貨汽車,15年需要強制報廢,且在部分城市核心城區還會被限制通行。但電動皮卡屬于新能源汽車,不僅沒有強制報廢年限,還和私家小轎車享有一樣的通行權利。如果你愿意的話,開著它上下班通勤都可以,這可讓燃油皮卡車主羨慕壞了。
結語:
與家用車的電動化潮流相比,在皮卡領域,新能源的步伐要慢上不少,但也在悄然滲透。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皮卡還是用來干活的,目前市面上的皮卡主銷價格區間也都還在8-15萬之間,皮實、耐用是第一要素,即便壞了也需要好修。前文提到的吉利雷達RD6,切入的就是這部分市場,和燃油皮卡差不多的購車成本,但駕駛體驗更好,且后期用車成本更低,所以也是取得了一部分的銷量。
星際X EV的定位會更高一些,售價擺在這。相較于純粹的工具,它通過搭載科技和核心動力配置,讓車輛具備了一定的玩樂屬性,瞄準的是原本想買長城炮、坦克300這類車型的群體。就使用體驗來說,確實會有優勢,不報廢、不限行也確實更有競爭力,但作為電動車續航的痛點始終無法被忽視,在皮卡這類車型上會被進一步放大,想要賣得好并不是件易事。
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自主品牌、也是國內新能源一哥,比亞迪的皮卡——SHARK,這款皮卡采用和方程豹5同源的DMO平臺,搭載插電混合動力系統,性能、配置表現不俗,可以說完美解決了電動皮卡的續航痛點。不過這款車目前并沒有在國內進行售賣,短期內應該不會對國內皮卡市場造成沖擊。
不管怎么說,星際X EV的問世,體現了上汽大通對于高端新能源皮卡這一領域的探索,也期待著后續有更多的廠家能夠跟進,為用戶帶來更具價值的產品與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